【書評.曲水回眸】無有細節的年代

撰文:鍾耀華
出版:更新:

早前在臉書上看了一條由專頁「世界波」推薦,日本電視台NHK三年前刊出的紀錄片,他們嘗試去研究被譽為世界最強中場大腦的西班牙足球員沙維(Xavi),去分析為什麼他有過人的球場觀察力,往往能夠傳出絕妙的傳球,如手術刀般劏開對方的佈防。

在足球場上,除雙方守門員外兩隊在場上合共有20人,雙方會透過球隊整體的協作,走位互相配合,互轉攻防。在球員密佈的球場上,再超卓的腳下功夫也未必能突破對方的防線,傳球是比賽的基本,透過不斷的傳球,不斷的走位,拉開對方的防守,然後把球傳到被騰出的空位,射手接應埋門一蹴而就。在此,中場球員肩負重任,因為球隊轉守為攻往往繫於其腳下,一個優秀的中場,要有好的閱讀球賽能力,他需要了解己方球員的跑動方向,走動意圖,亦要讀出對方防守球員的陣勢,預視其行動,才能看穿未來的發展,把球傳到己方跑動球員下一/幾步所將到達的空間,完成攻勢。換言之,他要掌握球場上各方的一舉一動,運用這些場上所得的訊息,在瞬間作出傳球判斷。

NHK電視台的研究實驗是這樣的,他們讓沙維戴着微形攝錄機比賽,把他在比賽中第一身視野的影像都記錄下來,賽後工作人員請沙維重看一次錄像,然後在某刻關掉影像,請沙維畫出場上20人的具體位置。結果,另一位參與相同實驗的西班牙球員只能還原球場上6位球員的位置,甚至連自己的位置都畫錯,而沙維卻準確畫出球場上16名球員的位置,NHK節目組將之命名為「空間認識能力」,即將肉眼所見訊息轉化為俯瞰訊息的能力。節目組成員問他是怎樣訓練出這種能力,沙維說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說絕大部分都是從小在球隊巴塞隆拿的訓練所得——我們總是被灌輸用腦去理解比賽。

沙維在比賽的時候,頭總在左晃右晃,他其實是在觀察,去了解球場上球員的位置與動作,從各自的走動裏預判整個球場上下一步的形勢,然後判斷出各種不同的傳球選擇。(視覺中國)

這讓我聯想起自己最近的思考。在NHK節目組的記錄裏,沙維在比賽的時候,頭總在左晃右晃,他其實是在觀察,去了解球場上球員的位置與動作,從各自的走動裏預判整個球場上下一步的形勢,然後判斷出各種不同的傳球選擇。這些臨場習慣(晃頭觀察)與反應(傳出致命傳球),其實經過無數次的訓練,內化了各種組合出時可作出的傳球選擇。

在日本漫畫《青之蘆葦》裏,作者小林有吾突出了這種狀況——漫畫主角青井擁有這種過人的能力,能夠記住球場上每一個球員的位置,但是他並無意識,在教練的訓練與教導下,他逐漸掌握了這種能力,開始能夠透過語言去說出這些腦海裏所感知而至的訊息,繼而在球場上思考,作出逆轉形勢的傳球與判決。

「感知」是種奇妙的能力。那是一種感受周邊氣息而至的模糊意識。但那又不是透過無端的直覺而來,而是透過長期且反覆的訓練而習慣的潛意識,便於我們作出瞬間的判斷。當我們能夠預判,在現實來臨之前我們就得出短暫的空間去就將至的情況作出干擾。事實上,自由其實就是這個意思,在動態的現實裏作出干擾。在球場上,這個自由就是每次雙方陣勢變動前的幾秒,在社會裏,可能就是生命變化前的短期瞬間或時間。

我們要有感知訓練的道場,同樣也需要接應感知的同伴。感知的訓練道場,其實就是我們的日常。(視覺中國)

這種感知是有所條件的。我們要有感知訓練的道場,同樣也需要接應感知的同伴。

感知的訓練道場,其實就是我們的日常。在前幾篇文章裏頭,我提到北島《城門開》這本書,他說希望透過文字寫出自己兒時所經歷過的北京,去重建這個已被摧毀的城市。我在談《城門開》的文章裏談到,重建需要有既倒或者已倒的廢墟,因為我們需要先經歷,或者有所想像,才能重建,而在我成長的年頭,大部分的過去都已被抹除了,在現代化的大潮下,所有東西都變得一式一樣了——同樣的連鎖店,大商場,大品牌商品……我們還可以怎樣重建?

散文作者,退休教師盧瑋鑾(筆名「小思」)擅於寫細節,學問的、生活的、市景的、人際的,各種的細節。她在《曲水回眸》一書內提及,她這種觀察的訓練來自小時候爸爸的訓練。

《曲水回眸——小思訪談錄》;作者: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小思生於1939年,她說小時候爸爸常帶她「行街」。行街不是走大商場購物的那種。1940、1950年代的香港,街道還非常興盛,街上有各種各樣的販夫走卒,磨刀的,小吃的,生活雜貨的,賣菜的。小思說她爸爸事事好奇,喜歡以不同角度觀事,總愛叫她一起看,當年沒錢娛樂,爸爸五點半下班的時候,便帶她行街消遣。爸爸在街上總愛停下來看些什麼,有時幾分鐘也不走開,愛看行人動態,街上店舖攤檔,他看什麼小思便看什麼,慢慢就學到觀察。

「舉個例子,爸爸和我都喜歡看粵語片,當時灣仔駱克道有兩間放粵語片的劇院,國民和環球,門前擺滿零食攤檔,售賣俗稱『鹹酸濕』的零食,如醋浸沙梨,酸木瓜、椰子酸薑等,也有些只賣新鮮沙梨的檔。多數人付錢取貨,轉身便走,爸爸卻往往站着不走,看小販拿着刀快刀批削沙梨,削、削削削,不消一分鐘,沙梨的皮全削去了,真是刀法如神!也會看燒臘工人怎樣飛快轉着鐵叉燒鴨。跟爸爸行街,我看到不為人留意的庶民智慧、謀生技能,也學到了聚焦的觀察方法。」

這就是感知力的訓練!當香港變得千地同貌時,何以訓練?無法「感知」,也就無法「預判」,也就無法「突破」。在球場上就是突破防線,在文學上就是突破規條的枷鎖,在思想上在政治上就是突破強權的打壓……我們還可以一直數下去。換句話說,沒有細節的地景,就無法鍛煉感知力,其實就是我們不自由的條件。

當香港變得千地同貌時,何以訓練?無法「感知」,也就無法「預判」,也就無法「突破」。(視覺中國)

無有細節的年代,城門要開。也不是完全沒有細節。細節之為細節,則不是那種輕易可見的東西。再倒模的機器,運轉起來還總是有分別,也會有損耗的。損耗的不一,也總就是細節。

感知力訓練的道場即(具有細節的)日常,但日常卻無不證自明的政治正確。在非正常的環境,一個非正常(無細節)的日常,會磨滅人的感知力。北島、小思、小林有吾、NHK電視台、沙維、巴塞隆拿(還可以細數下去)透過他們各自的方法,重現/建了他們可視的細節,讓我在日漸一統的年代裏,重新理解了他們的細節。但再好的中場球員,如果沒有能夠理解那種想法,把握各自所創造出來細節的接應球員,是無法配合而轉化成入球的。如果社會裏還有各異的人在劃出各異的細節,我們也要把握這些心意,創造出屬於我們的細節。

「感知」只是改變的起點。當今教育着重抽象的知識體藝而忽略技藝,配上宏大敍事的視野訓練,實際上讓我們失去「看見」的可能,斷絕了「行動」的熱情,斬去了反抗的「技藝基礎」。

上文刊載自第107期《香港01》周報(2018年4月16日)《無有細節的年代》。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鍾耀華的文章: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