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2022|李家文講座談詠春繪本心得 葉問生前為人風趣又嚴肅?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接觸葉問詠春將近十年,著有《武藝傳承:香港葉問詠春口述歷史》。是次嘗試以繪本形式,與新聞同仁兼好友彭芷敏、插畫師鄧子健合作,在書展前推出兩本字少圖多的兒童繪本《香港非遺與葉問詠春──阿樺出拳》、《香港非遺與葉問詠春──阿樺秘笈》,希望吸引對葉問詠春有興趣的小學生及讀者關注香港文化保育。
早前,李家文博士、彭芷敏在香港書展舉行講座「畫出香港非遺與葉問詠春」,邀請到葉問長孫葉港超師傅及葉準弟子彭耀鈞校長擔任嘉賓講者,分享在繪本創作過程中的心得經驗,並介紹葉問詠春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係。
葉問長孫、葉準弟子憶述 葉問當年趣事
繪本主要介紹葉問詠春,講座自然談及葉問的種種往事。
李家文指葉問生前喜歡飲茶、打麻雀,但並不喜歡飲茶時被別人請教功夫。彭校長是葉問長子葉準的徒弟,他亦曾向師父葉準問及問公的事跡。他憶述葉準指,如果飲茶時向問公請教功夫,問公便會刻意說其他東西而不會回答你。因為葉問在武館教功夫時已經很用心力去教,教功夫以外其實是一個休息的時間,亦是師徒間聯誼的時間,所以他不談功夫。
葉問長孫葉港超師傅補充,他小時候曾跟葉問一起居住,在他記憶中葉問跟老一輩師傅一樣,外表十分嚴肅,但實際上是一名相當隨和的老人,他不時會跟自己玩耍,甚至作弄自己。
此外,彭校長分享了葉問為人風趣的一面。他指葉問當年有吸煙的習慣,一天他叫武館一名叫「阿昆」的雜役替自己落街買煙,怎料去了一個多小時仍未回來,令葉公心情焦急。當等到「阿昆」回來後,葉公便笑指他是「無耳尿壺」,歇後語即是「揸頸用」,意味自己「揸自己條頸」,揸頸就命,自己不滿也得苦忍。原來葉問相當喜歡這種表述方法,多說歇後語或間接的說話。
製作繪本過程毫不簡單 作者編輯師傅各有要求
李家文近年一直致力推廣詠春武術文化,她獲田家炳基金會贊助的詠春研究按計劃將要去到中小學推廣研究成果,為了讓學生更有趣味認識詠春,構思以圖畫來提起學生學習趣味,於是與插畫師鄧子健合作推出繪本,嘗試以另一種方式推廣葉問詠春。
然而繪本始終跟研究論文不同,對象是小學生而不是成年人,因此內容表達方式跟以往《武藝傳承》截然不同。李家文研究葉問詠春多年,所以有很多想法,希望為繪本增添價值元素。彭耀鈞校長擔任書本顧問,負責為詠春相關內容把關。芷敏則主力編輯工作,負責從兒童角度編寫故事。三者在製作過程中各有堅持,互相需要經常交流磨合。
彭校長早在《武藝傳承》撰寫時已參與顧問工作,但這次同樣擔任繪本顧問卻看得比之前更緊,不只在意繪本圖畫是否傳神,動作是否標準有力,小至人物排位、街景招牌、動作細節無不講究。
彭校長在會中表示︰「正正因為繪本的對象是小朋友,在不經不覺間他們一定會吸收到當中事物。當我們在做這樣一件富有意義的事,在介紹非遺傳承,透過一本書讓小朋友對詠春有初步接觸,小朋友不會自己去選擇,所以我們給他們的東西一定要盡量是最好的。所以繪圖的神似傳神,會間接影響小朋友,讓他們間接認識箇中人物,所以謹慎一些會較好。」
而芷敏本身是一個「詠春」局外人,沒有看葉問電影,對詠春沒有興趣,正好嘗試以一個不認識,小朋友,初接觸詠春的心態去創作。她舉例指︰「彭校長希望用照片表達多一些,但從編輯角度而言,既然選擇以繪本方式推出,應該以手畫為主。因為歷史資料照片我們有很多,選擇繪本方式正正是想以另一種方式去表達。最後就要便選取當中平衡。」
另外,芷敏又指︰「因為家文熱愛、熟悉葉問詠春,所以有很多想法,有時想講的話會很深奧。我便會提示她,小朋友不會這樣說話。」她總結道︰「一切都需要平衡。但問題是要畫到多仔細?花多少時間?要求要多高?」
經過李家文、彭芷敏的介紹後,大家千萬不要看輕繪本背後的難度及影響,始終社會的未來乃是屬於今天的小朋友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