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空手道的不同方式:運動、全接觸 空道更允許地面寢技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空手道於今屆奧運首度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即使2024奧運不會再辦,但亦已把空手道展示於奧運世界殿堂。不過空手道發展至今,又豈止奧運中的運動方式呢?

+4

其實在20世紀初的日本,許多日本人根本不知道什是「空手道」,甚至連空手道的前身「唐手」亦一竅不通。唐手乃至空手道能夠傳入日本本土,並得以盛行,全因一人而起。那人就是「現代空手道之父」、現代空手道流派「松濤館流」的創始者——船越義珍(Funakoshi Gichin)。

在傳統空手道「寸止」的基礎下,日本空手協會(「全空連」前身)確立了運動空手道「點到即止」的比賽方式。其後,極真之父參加日本戰後第一次的全國空手道選手權後,認為「寸止」與他心目中的空手道相距甚遠,於是發展出「全接觸空手道」體系。

「運動空手道」及「全接觸空手道」外,還有其他不同特色的空手道,如戴上護具作全接觸比賽的「硬式空手道」競賽方式、糅合寢技及其他格鬥技的「大道塾空道」等。

及至近年,外國創立以運動空手道為主的全接觸職業聯賽——Karate Combat,為空手道界帶來又一新面貌。

▍運動空手道

「運動空手道」。這是一種以世界空手道聯盟(World Karatedo Federation,簡稱WKF)為首,以體育競賽型式為發展目標的空手道競賽方式。WKF的競賽方式改良自傳統空手道,使之成為更安全、更多元、更便於普及的運動形式。

其搏擊比賽(自由組手/Kumite)規例以「點到即止」的「寸止」方式進行,選手會戴上護具作賽,以控制力度的打擊「擊中」對方得分,並以分數決勝。

延伸閱讀

東京奧運|劉慕裳力爭空手道「形」獎牌 一分鐘理解空手道比賽

【競技空手道】WKF/奧運空手道的搏擊比賽規例

▍全接觸空手道

+2

「全接觸空手道」即允許全力打擊的比賽方式,跟「運動空手道」形成鮮明對比。極真空手道為由空手道大師大山倍達於1965年創立,強調抗打、身體硬度等搏擊能力。

在極真空手道的比賽,參賽者不會穿戴拳套及護甲等護具,只限制不准用拳、肘擊打頭部,以及不能攻擊眼、喉、下陰等要害部位,其他部份皆可攻擊;比賽更以擊倒(Knockout)對方為目標,務求將對手擊倒以獲得「一本」取勝。

極真空手道啓發了不少後進,幾乎現今所有的全接觸空手道團體都是由極真會衍生出來,其中包括:正道會館、大道塾、蘆原空手、圓心空手、士道會、誠道塾等等。至今已有各種全接觸式空手道比賽,賽例略異,例如有部份會戴上護具,又或會戴上手套而可以擊打頭部。

以正道會館比賽為例,則採用了兩種對打形式,其一與極真相同採取直接打擊制,其二為戴上拳套後可拳擊顏面與頭部。又以大道塾比賽為例,除了拳、腿、摔的技法,它還允許絞技和關節技,甚至允許使用地面技術,但每次不超過30秒。

延伸閱讀

【極真空手道】「寸止」以外的比賽方式 全接觸空手道的先驅

【硬式空手道】參考劍道比賽 戴上護具的全接觸比賽方式

▍無所不可的「着衣格鬥技」空手道:空道

大道塾的創辦人是在極真空手道中有「人間機關車」之稱的東孝。東孝本人在高校時期已練習柔道,更在柔道比賽獲取佳績。1972年,東孝正式投入極真會門下,練習空手道。1976年取得全日本選手權(極真會)亞軍,及後蟬聯二屆極真王者(冠軍)寶座。

經歷長期的極真空手道練習及親身經歷,東孝先生深感號稱「格鬥空手道」的極真距離真正自由的搏擊還有相當的距離,其拳、腿、膝、肘等技術並未涵蓋所有的格鬥技法,因此又被稱為「着衣格鬥技」。為了把大道塾的本質:格鬥空手道,更有效地推廣至全世界,避免世人將空手道和格鬥空手道兩者混淆,所以把大道塾冠以另一個不同的名字——「空道」。

北斗旗是大道塾一個搏擊比賽的名稱。除了拳、腿、摔、頭擊、肘擊、捉衣打擊的技法,它還允許不多於30秒的地面絞技和關節技。大道塾致力於發展能同時在真實情況和無限制格鬥比賽中運用的技術。跟綜合格鬥技不同的是,對於躺下的對手,打擊僅能「點到即止」。比賽勝負按照打擊效果判定,效果可分成「Kohka」(效果)、「Yukou」(有效)、「Waza-ari」(技有)、「Ippon」(一本)。

延伸閱讀

大道塾空道|從空手道及柔道衍生的武術 自由度甚高的北斗旗賽事

▍全接觸競技空手道職業聯賽——Karate Combat

+1

當一些人不滿現時的某搏擊比賽規則,而這些規則和限制並不能輕易解決或改變,新的比賽就會應運而生。或許是MMA的急速發展反過來有所影響,又或許是大家希望「回到本心」,近年出現的新比賽,大多都向著「增加搏擊性」、「更激烈」、「更少限制」等等方向出發(當然也希望更好看)。因此,Karate Combat便應時而生。

Karate Combat是一個全新空手道職業聯賽組織。賽事會巡迴全球各地舉行,並在比賽畫面中創新加入選手即時生物數據及即時搏擊數據,透過數碼及移動網絡平台直播至世界各地。該賽事將採用全接觸方式。賽例邀請到多位武術專家參與制定,當中包括歐洲首位晉身UFC名人堂的Bas Rutten、前UFC重量級冠軍Chuck Liddell、匈牙利空手道世界冠軍Ádám Kovács等。

Karate Combat與WKF空手道競賽方式截然不同,它採取全接觸式、非得點制的競賽方式,在特制的空手道「坑」中進行。換言之,比賽不會在擊中後暫停,而是連貫地作出搏擊動作,而且打擊亦不需要留力或「點到即止」。比賽採取像拳擊、MMA的「回合10分制」,即裁判按選手每回合的技術表現、主動性、效果來給分。

由於賽例對於打擊技法限制,以及參賽的選手大多來自於「運動空手道」,令Karate Combat 競賽表現上有別於其他「全接觸空手道」,成為別樹一幟的存在,彷彿展示傳統空手道的搏擊能力,以反擊那些批評競技空手道欠缺搏擊能力的聲音。

武圖App2

【香港空手道奧運代表劉慕裳的日常生活點滴】

+9

【被譽為「太美的柔道家」的烏克蘭柔道選手Daria Bilodid】

+2

【健康又性感的Daria Bilodi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