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統武士鎧甲的獨特美 豈是皮製札甲那麼簡單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提到日本武士的話,大家一定會馬上想起武士刀跟極具特色的武士鎧甲。但是你又知道日本傳統鎧甲以什麼材質製成嗎?本文為大家簡單說明一下。

▍日本傳統鎧甲的種類

+1

彌生時代以後,日本各勢力爭鬥不斷,從此甲冑隨著時代而不斷演變,從古代的短甲、掛甲、綿甲冑,進化到中世武家政權時所用的大鎧、胴丸鎧、腹卷、腹當,及至演變成近世的當世具足。

而大家常見的日本傳統鎧甲大多屬於「小札甲」一類,是以古墳時代(西元250年-710年)的掛甲為原型,再演變成平安時代前、中期(西元794年–1068年左右)的「綴牛皮」,後來固定成為平安時代後期(西元1068年–1185年左右)的胴甲形式。

掛甲是「小札甲」的原型。「小札甲」是以繩索縱向橫向連繫小札(鐵或皮革材質細長板材)的胴甲,是種可以伸縮、屈曲活動的甲冑。由於這種胴甲可以變形,十分適合騎馬的騎兵使用,以滿足早期日本武士的騎射需要。

及至平安時代中期,律令制約崩降,地方豪族官員等地方勢力壯大,紛紛成立武裝勢力組織。根據這時期的文獻,如《太神宮諸雜事記》、《帥記》等都提及「綴牛皮」。它是指騎馬武士所穿的甲冑,學者推測是以繩索串連牛革小札製成的掛甲,「綴牛皮」後來發展成「大鎧」的形式。

大鎧是日本中世紀早期的甲冑形式,由頭盔、胴甲、大袖3個部分組成1套甲冑。在古代它僅稱為「鎧」,但由於它比後來發明的胴丸、腹卷、當世足具等甲胄體積要大,所以稱為「大鎧」。同時期還有一種外形跟大鎧相似的鎧甲「胴丸」,適用於徙步作戰的胴甲。

到了戰國時期,由於太刀、薙刀等砍擊為主的兵器漸漸被淘汰,長槍等刺擊兵器取而代之成為戰場主力,再加上火槍投入應用,舊式小札甲冑無法對抗,於是以鐵板、皮革板製成的板式甲胄興起,成為日後主流。

當世具足除了頭盔、胴甲、袖甲「三物」外,還有籠手、佩楯、臑當「三具」的小具足,加上用來收納三物三具的櫃(箱子),才可稱為一整套甲冑。(圖片擷取自︰Wikipedia)

近世的當世具足其實就是「現代甲冑」的意思,應是從過去的胴丸發展而成。當世具足除了頭盔、胴甲、袖甲「三物」外,還有籠手、佩楯、臑當「三具」的小具足,加上用來收納三物三具的櫃(箱子),才可稱為一整套甲冑。

延伸閱讀︰

武士對決|美軍士兵自製紙皮盔甲對打 部件齊全活像日本武士甲冑

【中世紀騎士】淺談15世紀歐洲板甲的性能和弱點

【武士刀】細訴千年工藝匠心 戰爭模式帶動鑄刀技術變革

▍獨特的製作方式

+6

除卻戰國後期的板式甲胄外,日本大部份傳統鎧甲都以小札方式製成。依小札的材質可分成「鐵札」及「革札」。鐵札是以鐵做的小札,革就是以「練革」(經加工的堅韌皮革)做的小札。

平安時代的大鎧主要以革札製成。但根據《保元物語》亦有「混以鐵札」的記載,即是在革札之餘還會使用鐵札保護重要部位。鐵札主要用於胴甲正面及左側一帶,因為古代武士騎射時會以左側面向敵人引弓。及至鐮倉時代後期之後,胴甲多數採用鐵札與革札交互使用的方式,稱為「鐵革一枚交」。

最初期的小札甲是由一片片的小札結合而成,後來漸漸成為將諸多小札橫向排列疊合、上漆固定的「小札板」,再由小札板組合構成鎧甲的不同部位,最後成為一整套甲胄。

以平安時代的胴甲為例,一般會由「前立舉」、「後立舉」、「長側」、「草摺」等部件組成。前立舉保護胸部,由2段小札板結合而成。前立舉保護背部,由3段小札板結合而成。長側保護側部,由4-5段小札板結合而成。大鎧的草摺前後左右各1間,共4間,每間由5段小札板合成。在胴甲正面或會設有一張皮革稱為「弦走韋」,「韋」是指鞣製過的鹿皮。以皮革包覆大鎧、胴丸鎧,以防止放箭時弓弦勾到胴甲的小札。

後來室町時代末期,為抵抗長槍、火槍等集中一點攻擊的兵器,由小札板發展出更為強韌的板物。板物是指用錘打成平板形狀的鐵板或皮革板製成的小札板。除了札頭平齊的板物外,亦有一些將板頭切割成小札、V形、碁石等形狀的板物,甚至會在上面塗漆加厚,令其看上去好像是整排小札一樣,模仿小札的外形。

參考書目︰

三浦一郎著,《日本甲胄圖鑑》,2017年。

武圖App2

包括香港在內,現時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術愛好者,嘗試重塑大槍技法。他們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錄》。點擊圖片,觀看香港八極拳協會盧韋斯師傅的示範】

+8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