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舞|源於夏商的新年武術舞 戴上奇特面具娛神娛人驅鬼酬神
農曆新年將至,【武備志】先祝大家身體健康、文武皆順!其實除了一般見到的舞龍舞獅,大家又知不知道古人在農曆新年還會跳一種武術舞呢?那就是源於夏商的「儺舞」。
說起傳統,古人在農曆正月前夕會跳「儺舞」(儺:粵音「no4」,「揶用」的「挪」),以軀邪避災,這種將武術和巫術融入舞蹈的民間風俗,至今仍在流傳於河北、山東、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貴州一帶。
「儺」為古時臘月驅除疫鬼的儀式。早於商周時代便有「儺舞」風俗,《論語‧鄉黨》記載「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已載古人為驅鬼逐疫而以「儺」為祭祀儀式。最原始「儺舞」,很早便以操演兵器為舞蹈一部分。
▍「武」「舞」互通
我們常說「止戈為武」,認為「武」字含義是停止暴力乃「武」最高境界,但這是先秦哲學家賦予新意。根據古文字學研究,「止」原為象形「趾」字,表示整個腳,表示行動。「武」字本意指「戈」(兵器)在行動,與停止暴力含義可說是剛剛相反。
所以「武」原意指先民執兵器在前進好動,甚至乃通執兵器而舞。因此,學者馬敘倫在《說文解字書疏》中指「舞為武的轉注字,字巫的後起字,蓋巫從大,象執旄尾而舞…為武巫之轉注字,可證也。」
古時儺舞,據《周禮‧夏官》所載,舞者披熊衣戴面具,執兵器而舞,是摹仿原始狩獵活動,人類披獸皮偽裝成動物,再伏擊獵物而成功狩獵。這種源於狩獵的舞步進一步演化成巫師驅鬼之舞,把戰鬥中致勝技術經驗進行表演,即「儺舞」前身。現今儺舞不准許女人參與,正保留原始時代男性負責狩獵遺風。
▍儺舞的儀式
現存儺舞地區,參加者每年正月間為期半個月維持儀式,目的也由驅鬼而進一步涉及酬神。儀式大約分起儺、跳儺、搜儺、圓儺四部份(視不同地區有調整):
起儺:由戲班首領(大伯)率弟子於神廟內點香開始儀式。
跳儺:整個儀式最長部分,涉及舞蹈表演,寓意新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搜儺:活動高潮,由舞者去寸內各家各戶驅邪逐疫。
圓儺:首領虔誠地長跪壇前,謝過儺神。
而舞蹈過程中,打鬼者手執武器,揮舞跳躍,發出驅鬼聲,揮動武器動作包括擊、刺、劈等動作,武術成份甚多。現存儺舞,如江西樂安流坑的儺戲,便分文武劇目,一是祭祀類,另一類是武功類。
武功戲有《闖轅門》、《古城會》和操兵法的《滾團牌》等多種戲目,表演時有規範動作、跳躍、翻滾、步法、身法等。這些武舞,據地方文獻所載是古時為防禦外敵入侵,村民教子弟操習拳棍團牌,於新春初用以為舞演戲,從而教演戰陣兵法。
由武術演化而成舞蹈,配合面具及道具,用於敬天祭神的儀式,隨後慢慢融入中國戲劇中。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曉得大家能否盡數?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八種太極發勁方式,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