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車戰有學問 為何兵器打橫放對泥淖戰不利?│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撰文:中和出版
出版:更新:

【武備志編按】本文節錄自許嘉璐《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兵車〉一節,本選節談及古代兵車在戰場上的各種用途、形制種類和車上的陳設。在古代,兵車除了用來衝鋒陷陣外,亦有用來在休戰時圍陣防備外來偷襲。而文獻中兵車上的武器擺設,亦涉及了不同武器用具的記載。值得留意的是,相比交通用的一般馬車,用在戰場上的兵車,其戰馬一般會披上鎧甲(介馬),這點在常見的兵車插圖中較少提及。

(五)兵車
上文說到過,兵車古稱戎車,因為戎是古代兵器的總稱,就跟戎馬是軍馬,戎服是軍服,戎行是軍隊一樣。

在上古,貴族平時乘的車子遇有戰事就開上戰場,兵車與一般車子沒有甚麼區別。但拉車的馬在打仗時要披上鎧甲。《左傳.成公二年》:「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在這次戰鬥中不介馬一事被特別記下來,即因為平時一般都要「介」,齊頃公太輕敵急躁了,因而破例。同時,兵車上要放武器如弓、矢、戈等,因而車上有橐、弢等盛武器的容器。《左傳.成公十六年》:「〔楚共〕王召養由基,與之兩矢,使射呂錡(晉大夫),中項,伏弢。以一矢復命。」又:「石首(晉大夫)曰:『衛懿公惟以不去其旗,是以敗於熒。』內(納)旌於弢中。」弢本是盛箭的,當然也就可以放旗。《左傳.宣公十二年》:「晉人或以廣(兵車)隊(墜,指陷入泥坑),不能進,楚人惎(教導)之脫扃;少進,馬還(旋),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扃是兵車上擱置兵器的橫闌,兵車既陷於泥淖,橫木增加阻力,去掉扃後仍不免原地打轉,是因為旗子兜風,抵消了馬力,因此楚人又教晉人把旗平倒在車衡上。扃、旆都是兵車必備之物。

在古代兵車上,不同崗位士兵各有其職。

在古代兵車上,不同崗位士兵各有其職。

古代兵車上都有旗,種類、名稱繁多,不能細述。旗與鼓是指揮作戰的信號,因此主帥的車上必有。《左傳.隱公十一年》寫鄭伐許,「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揮)而呼曰:『君登矣。』鄭師畢登。」蝥弧是鄭伯旗的專名,大概各國諸侯、大夫的旗都有特殊的徽志。以旗麾軍而師畢登,可見旗在戰鬥中的作用。潁考叔「取」旗,即從車上拔取。又《莊公十年》:「公將鼓之,〔曹〕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鼓為進軍的號令,旗的具體作用大約主要是讓全軍看到將帥所在的位置。

古代軍旗各部件的名稱。

古代軍旗各部件的名稱。

與平時乘車相反,戰車不求其舒適,而求其輕快,因而沒有車蓋、帷幔之類。

行軍過程中兵車還有一個特殊的用途:宿營時用車圍成圓圈,以防備敵人的偷襲或野獸的侵擾。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車者,所以當壘〔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連車樹柵,為甬道而南,既為不可勝,且以示弱。」「連車」,也就是用車為營,「不可勝」,說明這種自衛方法不易擊破,「示弱」,即讓軍隊躲在裡面好像不敢出戰。營壘之門,就是車所圍成的圓周留有缺口,並把兩輛車的轅相對而向上斜立,形成門形。因此軍門又稱轅門。王昌齡《從軍行》五:「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捲出轅門。」這種方法來源甚古。《史記.五帝本紀》:「〔皇帝〕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張守節《正義》:「環繞軍兵為營以自衛,若轅門即其遺象。」其實,從「軍」字本身就可以看出古代是以車當壘的。軍字上邊的冖,在篆體即表示包成一圈,與下邊的車相配,就是車子環衛的意思。《說文》:「軍,圜圍也。四千人為軍。」圜圍是本義,等到軍成為編制單位的名稱,已經是較晚的事了。

古代天子和諸侯所乘兵車又叫「戎路」。

兵車中又有不同的種類和名稱。《周禮.車僕》提到戎路、廣車、闕車、革車、輕車五種。對此前人有過許多詳細的考證,也有許多異義。我們只就古代文獻中常見的略作介紹。

戎路是天子以及諸侯所乘。《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王(周襄王)命尹氏、王子虎、內史叔興父策命晉侯(文公)為侯伯,賜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輅同路,大輅是封賜同姓諸侯的車,又稱金路。古代既以車、服為等級標誌,所以大輅、戎輅之服即包括車、服二者。

輕車即一般的戰車,為進攻敵軍的主力。《左傳.哀公二十七年》:「中行文字(荀寅,逃亡在齊的晉大夫)告成子(齊大夫)曰:『有自晉師告寅者:將為輕車千乘以厭(壓)齊師之門,則可盡也。』」戰車的易損部位需用皮革包裹,因而輕車又名革車。

軘車。其形制已不可考,《左傳.宣公十二年》:「晉人懼二子之怒楚師也,使軘車逆之。」孔穎達引服虔云:「軘者,屯守之車。」再從軘由屯得聲來看,這是一種防禦性的兵車,可能不像輕車那樣便於馳騁,但卻為敵人車馬所難於攻破,因而較為笨重。

出土自秦陵的銅馬車。

《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作者|許嘉璐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年1月

【本書內容獲「中和出版」授權轉載。】

八種太極發勁方式,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