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武避不了生水泡 搣不搣皮關鍵 預防方法亦要知|武編周記

撰文:公相君
出版:更新:

學武少不免「周身傷」,但除了撞瘀扭傷,亦有些小傷大家常常受苦卻少有提及,例如上次的痱滋之苦。最近有同事因事有水泡,令編輯R再度憶起年青時的「腳底水泡地獄」。這次分享一下護理和預防方法,當然並非什麼專業意見。

▍學武與水泡

按維基語,水泡(英語:Blister),或稱水皰,是皮膚表層聚積一小包體液的現象,體液可以是淋巴液、血清、血漿、血液、膿等,通常是由於摩擦、灼傷、凍傷、化學品接觸、感染引起的。水泡內通常為清澈液體,比如血清或血漿。

成因為當皮膚受到摩擦、熱、冷或遇到化學物品而受損時,就會形成水泡。水泡由在表皮層和下稱表皮之間的組織液聚集而形成水泡,通常水泡可以對其下面的組織形成緩衝作用,以免受到更多的損害,也能使傷口盡快痊癒。

我想學武的讀者都會有過腳底出水泡的情況吧?因為大多數武術訓練都要脫鞋,結果腳底就會很易因摩擦而起水泡。如果從小就學武,大概很快腳底就會因不斷出水泡而結繭,然後很快就擺脫困擾。對於很多研習者來說,手腳有繭是一種辛苦訓練的成果,因此也不會除掉。

例如在沖繩傳統空手道中,他們就是用名為「卷藁」(Makiwara)的工具,強化拳鋒硬度,煉成「一拳入魂」的鐵拳。

延伸閱讀:

【痱滋】搏擊難免生痱滋 預防方法你要知|武編周記

【空手道】大山倍達也用過 源於沖繩的古法鍛煉:卷藁Makiwara

我也是這樣想的,因為小朋友時就開始學武,結果對自己的腳底繭厚度充滿信心,就算學泰拳時該拳館用一種極高磨擦力的「毛毛地蓆」,也只是令我多生了一次水泡。

但後來去練巴西柔術,除了手心因抓道服而起水泡之外,當中有一些動作是「腳面剛好劃過地面」,例如那些位置轉換、掃技和摔技,當你劃過地面時聽到清晰的「WEEEE」一聲,感覺到一陣灸熱,你就知道會起水泡。隨便一個動作例子:

以上片段的示範者有穿摔跤鞋,但不幸地我沒有。這些位置通常都是腳的兩側,尤其是腳掌與腳拇指連接處那個凸起的趾骨位置,學立技時基本上不會磨擦,結果腳底儲起來的繭根本保護不了這些「嫩滑肌膚」。

然後到學兵器,正因為從小學習都不穿鞋,結果玩兵器要穿鞋時就很不習慣。我那些用作室內健身訓練鞋還是可以完成任務的,但室內健身不太要求左右前後快速移動,結果可能太緊、或者襪子不適當,也令我一些未試過有水泡的位置出水泡,例如腳根對上附近。但日子久了有繭就沒了換鞋打算,現在想想羽毛球鞋或者摔跤鞋可能挺適合(或者一雙「白飯魚」打天下?),如有經驗的讀者可以分享一下。

白飯魚(圖片擷取自:維基百科)

▍護理方式:搣不搣皮之爭

水泡的問題不在於很痛,而是在於永遠不舒服,很多時候情願割傷也不想起水泡。但這世界很多事情都不到你選擇,起水泡不幸是其中一件。

我的處理手法是,假如沒穿水泡就不弄穿,等它自行「收水」然後變硬皮是最好的,衛生署教大家處理燒傷時,也是叫大家不要弄穿水泡。

假如穿了,我會用消毒藥水消毒,然後貼膠布,晚上睡覺時就不貼,以便它「透氣」。重點在於不搣皮,很多人說不搣皮「更易埋口」,但我不搣皮的主要原因只是搣了皮後那「真皮」無論碰到什麼都非常不舒服,碰自己的皮好像已是最好的了,就留它當個保護。很快死皮就會變硬,然後到下面表皮長回來後,就可以把死皮剪走。

假如皮掉了,我的處理也是消毒貼膠布,然後傷口就會以極慢的速度長回表皮。順帶一提,還是小朋友時剛好出現噴霧膠布,然後有次水泡掉皮後想多個保護,不知就裡就往「脫皮」傷口噴,黐線,痛到塊面「拿埋一舊」,面都痛埋。

▍預防

這也是為何很多柔道/巴西柔術運動員,會用一些纏手指、腳邊的繃帶。除了能防上關節、韌帶或關節囊扭傷,更能防水泡,尤其是保護腳側皮膚。在網上可以找到很多「Taping」的片段,大家可看看有沒有一些合用:

重溫李小龍十大經典金句︰【點擊圖片放大觀看】

+8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節」嗎?點擊圖片觀看說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