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殳.無隱錄|《手臂錄》的進階之作 游場概念揭示槍術實踐法門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如果說《手臂錄》奠定了中國軍旅武術近三百年來的發展基礎,那麼同為吳殳撰寫的《無隱錄》,則可算是《手臂錄》的進階版。書中提到的「游場」概念,以及對槍術技法的增補,對任何有志於研究兵器武技的人來講,都是不容錯過。

延伸閱讀

文武全才 手臂稱王——吳殳

【吳殳.手臂錄】兼收大槍、單刀、狼筅 奠定中國三百年兵器武藝

入門與昇華

《無隱錄》於康熙廿六年(1686年)由明末清初的武術家吳殳(1611—1695)寫成,屬於《手臂錄》的續作,故此兩者在內容上稍有重疊,例如《諸器篇》內的叉說狼筅說、藤牌腰刀說等章節,就與《手臂錄》幾近一致。而某些基本的槍術技法,包括封、閉、拿、攔,以至閃賺顛提說、臨陣兵槍說等論述部分,則指示讀者直接參考《手臂錄》。可見《無隱錄》的確與《手臂錄》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讀者必先熟讀《手臂錄》後,方能在《無隱錄》內再作補充。

吳殳(1611—1695)年輕時精研兵法,並跟隨過多位名家學習武術,堪稱文武全才。【武備志】的「名家系列」,便曾撰寫過他的生平故事,讀者可以點擊上面連結觀看。

因此,《無隱錄》並非一部為入門者而設的作品,這點由內文的舖排便可反映出來。在《手臂錄》中,除了上段提到的一些技法外,還有很多關於對敵心態的篇幅,例如治心篇、宜靜篇、審勢篇等。而去到了《無隱錄》,則全部內容都集中在具體的技法和鍛煉方式,並將《手臂錄》內的一些隱語加以補充。例如在《手臂錄‧戳法》裡的「萬派歸宗」,只寫了一句「有口授。戳法至此,百尺竿頭矣。以上馬有沙無」。即扎法至此已經接近巔峰,若然要再作進步,則只能向馬家槍法求之。

但在《無隱錄.行着》一篇中則詳細寫道,所謂「萬派歸宗」其實就是將此前的各式要點練至極其嫻熟,然後再於「上陣游場」之間驗證所學,最終達至「身心如一」的境界。按照按「香港八極拳協會」的盧韋斯師傅(網名:韋雙翎)研究,「游場」當為同門間的實證切磋。由於這一步全講個人經驗,並無統一法則可循,故在《手臂錄》及《無隱錄》的部分篇章中才隱去其辭。

【《手臂錄》內所載的槍法技理,對後世影響甚大。例如台灣、香港的不少大槍習者,便按《手臂錄》重新發掘古典的槍術武藝。點擊圖片,觀看香港八極拳協會盧韋斯師傅的示範】

+8

游場打法

事實上,「游場」是本書一個非常關鍵的概念,它包含了兩個意思:一是上文提到的「實證切磋」,二是戰略部署。蓋因某些講求速效的技法,在很多場景其實並不適用。例如單手將槍身完全送出的「單殺手」、「青龍獻爪」,雖然能夠增長攻擊距離,但若然遇到同樣懂槍的對手,則「在游場受破不少」、不可常用「以召侮和喪命」。

故此本書特意將原本散見於《手臂錄》的各式游場技法,歸納成一個獨立篇章,其中可以見到很多誘敵之法,例如「鯉魚暴」一式便是「扎至六七分,前手打槍於地,激起再人必中」。而「無影槍」則是「於我槍下進來,扎其前手,至急者也」。這種重視變化與戰術的打法,在稍後的《馬家槍二十四勢圖說》同樣表露無遺。

【點擊圖片,觀看《馬家槍二十四勢圖說》的部份招式】

+2

至於前文提到過的「青龍獻爪勢」,在《手臂錄》中只寫道「欲其深,足稍進可矣」,而圖譜的姿勢則為單手送槍。但《無隱錄》卻表明「至於實事,只用八分」,所以圖中姿勢採取雙手推槍,兩手仍緊握槍根位置。吳殳亦乘機提醒習者,「短器皆有破單手殺之法」,而程沖斗乃至坊間強調的「一寸能長一寸強」,「在練則可,在破未然」:

這些細微變化,反映出吳殳本人的武藝及思維,實繼續隨時間而不斷進步。「無隱」之意,便正是希望透過增補《手臂錄》的內容,進一步解開槍術的奧秘。正如書中所言:「道與藝俱有正眼,得此而後工力有所施」。

要有所進步,便需用心研究,找出每下技法的訣竅之處。學無止境,大家共勉之。

相關文章

【王宗岳.陰符槍譜】槍法中的太極拳法 中國古典武藝永恆經典

【俞大猷.劍經】明朝大將復興少林棍勇 原因竟跟宋太祖有關

【戚繼光.紀效新書】戚家軍團練兵紀實 中國最早的徒手軍事武術

【實用文系列】八極拳盧韋斯師傅:大槍武藝基礎三式 扎、封、閉

【實用文系列】八極拳盧韋斯師傅:大槍競技的防守與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