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V】大俠霍元甲:亞洲電視永恆象徵 黃元申梁小龍演精武傳奇
成龍在春晚上的一句「問我國家哪像染病」,其意涵與現實的落差,讓他再度成為網絡熱話。不論是無心抑或有意,無庸置疑的是,這首「萬里長城永不倒」,在過去近四十年間,的確是鼓舞了不少華人,也造就了亞洲電視(麗的電視)的「愛國傳奇」。
雖然大眾最近又被這首歌洗腦,不過卻未必人人看過它所屬的電視劇:由黃元申、梁小龍主演的《大俠霍元甲》(1981)。
這睡獅漸已醒
《大俠霍元甲》由徐小明擔任監製,袁祥仁出任武術指導。1981年9月在「麗的電視」(即「亞洲電視」前身)首播,總共20集。由黃元申、梁小龍、米雪等人領銜主演。
本作背景設在民初時代,並可以按劇情分成三大段落。第一段講述霍趙兩家的恩怨情仇。天津靜海縣為「秘宗拳」之發源地,其中又分成了霍氏和趙氏兩大流派。霍氏四公子霍元甲(黃元申 飾)自小體弱,父親霍恩第(董驃 飾)為免他敗壞家聲,迫令他棄武從文。豈料霍元甲天資聰穎,自行練成秘宗拳的訣竅,並擊敗了前來挑釁兩家的「獨臂老人」程天嘯(徐小明 飾)。期後霍元甲與友人兼徒弟劉振聲(譚榮杰 飾)燒毀了趙家親戚龍海生(黎漢持 飾)的鴉片倉,只得逃至京城。
第二段則是描寫霍元甲成立精武會的過程。來到京城的霍元甲,發覺其時中國的內憂外患日深,而傳統的門戶之見,則令武術界難以團結,無法抵擋海外武術家的挑戰。於是乎他決定吸納各派所長,創出了令人難以捉摸的「迷蹤拳」,並先後擊敗日本武士和俄國力士,成立了「精武體育會」,以強健國人體魄。怎料昔日仇人龍海生已淪為漢奸,使計令霍元甲染上鴉片毒癮。歷經波折的霍元甲,雖然擺脫煙癮,但已經身心受創。一代宗師,就此與世長辭。
最後一段劇情,改以霍元甲的徒弟陳真(梁小龍 飾)敘事。陳真本為程天嘯的徒弟,為報仇才拜入霍元甲門下,打算偷取迷蹤拳藝。但在相處的過程之間,陳真被霍元甲的大俠風範所感染。在霍元甲慘死後,陳真矢志為其報仇。最終陳真橫掃虹口道場後,被日本政府處決於「精武會」門前。不過數年後,有人見到他帶著霍元甲的兒子霍東閣浪跡天涯……
【點擊圖片觀看資料】
國仇家恨以外的霍元甲傳奇
從上文的脈絡可以見到,《大俠霍元甲》是有意延續李小龍的「精武門」風潮。其中由陳真主導的段落,就跟《精武門》如出一轍。所以《大俠霍元甲》並非一個偶然的創作,而是商業計算下的產物,但這無礙它成為時代經典。因為在「李小龍式」的國仇家恨以外,《大俠霍元甲》還有很多其他的元素。例如在處理霍趙兩家的恩怨上面,就摻雜了不少對宗族家訓的批判。而霍元甲與大奸角龍海生的對立,亦非單純出於民族立場,當中亦有爭奪女主角趙倩男(米雪 飾)的關係。《大俠霍元甲》的成功地方之一,便是將大時代下的正邪對立,與傳統的愛恨情仇相互結合(甚至帶點老套),讓觀眾更易入口。
而在批判傳統價值觀之間,《大俠霍元甲》亦保留了一絲溫情的餘地。例如董驃飾演的霍恩第,雖然性格保守、為人嚴苛,但他對兒子霍元甲的感情,卻同樣是真誠。在人生最後階段,他衷心希望能夠見他最後一面。而侵華的日本武士,亦非一味看輕中國人, 他們也會恪守武道,尊重對手。陳真的愛人王秀芝(魏秋樺 飾),更加是一名日本間諜。
這些描寫除了為熾烈的民族情緒帶來緩衝,某程度亦反映出時代洪流底下,各人立場的無奈。
【點擊圖片觀看資料】
北派武打與「截拳道」
至於在動作場面方面,本劇的監製徐小明乃「太極梅花螳螂拳」傳人,而武術指導袁祥仁亦同樣是練習北派武術出身。故此不同於香港常見的南派風格,《大俠霍元甲》的武打設計是以北派為主,比較多跳躍、翻滾的動作,幅度也更為大開大合。大部份的手部動作,都會用盡整個臂展的距離。演員交手時,亦多採用側身的姿勢,讓自己的正身完全對準鏡頭,這樣便能更加突出北派長拳的特點。
稍為不同的是梁小龍,因為他的角色是以李小龍為藍本,所以會刻意模仿截拳道的打法。雖然同樣採取側身站姿,但出手路線較為直接,予人一種快速、實際的感覺。當然要扮演李小龍,後腳踩、側踢等「指定動作」,也是必不可少。這種風格後來一直延伸至梁小龍所主演的《陳真》(1982),該片乃《大俠霍元甲》的正統續作,正是講述陳真帶著霍東閣,流浪四方的故事。
萬里長城永不倒
最後,自然不得不提本片的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這首歌由黎小田作曲、盧國沾填詞、葉振棠原唱。歌詞以「萬里長城」和「黃河」作對偶,以中國壯麗的河山景色,描繪出中華民族面對外敵入侵時,所展現的不屈氣魄。當年在香港以至東南亞的華人社區,造成了極大哄動,而中國大陸更是為之雀躍。
當時內地剛實行「改革開放」,台灣以及香港的電視劇慢慢流入中國。對經歷過文革艱苦歲月的普羅大眾來講,這首主題曲讓他們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復興願景,成為他們建設國家的精神動力。此後,每當李隆基等歌星去內地登台,都會被邀請獻唱這首《萬里長城永不倒》,變相大大提高這批香港歌手的知名度。
而推出《大俠霍元甲》的亞洲電視,亦將這首歌視為它們的輝煌成就,彷似「台歌」一般。相信讀者都還記得,亞洲電視在結束廣播前的一段日子,也是全天候不停播放《萬里長城永不倒》。
時光飛逝,但許多華人的家國夢猶在。成龍以此歌獻唱春晚,也就情有可原。但是在現實的落差底下,卻只換來濃烈的諷刺味道。或許真正令長城不倒的,並非一個「大俠」或一首歌,而是「睡獅」的真正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