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日本槍術淺介

撰文:李嘉譽
出版:更新:

槍是中國武術的重要兵器,而在一海之隔的日本,亦同樣佔據著特殊地位。究竟日本槍(やり)有何獨到之處?與中國的槍術又有甚麼區別?

日元戰爭改變了日本的戰爭模式,此後槍具開始多見於日本的文藝創作中。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E47MUY

 

矛與槍
日本槍的源頭,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三世紀的古墳時代。當時矛已經相當普及,據聞天武天皇(日本第四十代天皇,在位時間為公元673年至686年)便在自己的府第插了一支長矛,以作信物。而這種古代長矛,就經常被視為日本槍的前身。

不過由於缺乏具體的史料證據,很多人都對兩者的傳承關係產生疑問。事實上,在爾後一段相當長時的時間裡,矛或槍都不是戰場上的重要兵器。例如在平安時代(公元784年至1185年),軍隊便是以薙刀作為主力。直至鐮倉時代(公元1185年至1333年)後期,槍才正式進入了日本的戰爭歷史。

促成這個改變的主因,應為1274至1281年間發生的「元日戰爭」。其時元世祖忽必烈先後對鎌倉幕府,發動了兩次進攻。雖然戰爭的核心在水路,但也展過數場規模不小的陸上戰。為了對抗蒙古軍的騎兵及方陣,幕府士兵逐漸改用攻擊距離較長、穿透力更強的長槍作為主要武器。及至「元日戰爭」後,長槍便再沒有從冷兵器的戰場褪色。就算去到火器出現的江戶時代,「長槍足輕」(即配備長槍的步兵)依然是陣前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在軍隊以外,隨著槍的影響力日漸擴大,不同的槍術流派也開始在民間出現,例如佐分利流、香取神道流,以及因宮本武藏而廣為人知的寶藏院流等。

 

制式與款式
按照江戶年間「長槍足輕」的標準,一支傳統日本槍的長度當介乎在4.5米至6.5米之間,槍身取材自硬木,再用竹片從外包裹,並以金屬製的圓環或絲線繫緊。而尾端則會輔上一個「錘頭」,以鞏固整支槍桿。為了配合用者的持握習慣,除了一般的圓身外,槍桿亦可以被改造成橢圓、多邊形等各種形態。

至於在槍頭方面,有別於中國常見的錐頭,日本的槍頭一般較為修長、狀似劍身,長度介乎1呎至3呎之間。其材質跟薙刀所採用的金屬相同,加上部分款式亦是兩面開刃,故此有人會將之形容為「劍與長兵的混合體」。

日本槍的結構大致如上,而隨著時間發展,自然亦衍生出很多不同的變種,外型及功能各有殊同。現兹列出其中比較著名的槍種:

1.素槍:可以視為日本槍的基本型態,槍頭為一柄長1呎左右的「短劍」,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輔件,適合量產,亦可因應場合修訂樣式。

2.三角槍:槍頭為一個厚重的三角錐體,三面俱不開刃,攻擊力全數集中在槍尖,故此尤其適合貫穿鎧甲。可分成「成三角槍」及「平三角槍」兩款。

3.兩鎌槍:又名「曲槍」,槍頭形狀近似於「三叉戟」。即除了中間的槍刃外,兩側還有配上了月牙型的鉤鎌,用以勾扯敵人的兵器或直接割擊對手。常見的款式有「十文字槍」、「千鳥十文字槍」、「月槍」等。

4.管槍:初見於江戶時代中期,握柄處為一個可以前後滑動的管軸,以此加強送槍的速度,適合初學者進行練習。

5.菊池槍:因南北朝年間的大戶「菊池氏」而得名,槍頭為只有一面開刃的短刀,平日可以用「刀鞘」封刃。不過由於鑄造困難,加上不易應用,故多被視為傳說中的武器,文化意義佔重。

6.大身槍:顧名思義體型極其龐大,槍頭介乎30至60厘米之間,桿身則可達至120甚或180厘米。由於重量關係,難以應用在搏擊之中,因此該與菊池槍一樣,乃彰顯武家風範的象徵式用具。在日本享負盛名的「天下三名槍」:御手杵、日本号、蜻蛉切,便屬於大身槍。

+1

 

槍術打法
雖然槍具的種類繁多,各個流派的側重點也大相徑庭,但基本上所有使用大槍的武技,都可以稱為「槍術」(そうじゅつ)。至於在實際的技法方面,則需要按照槍具本身的特性而定。以素槍為例,由於其槍頭乃一柄兩面開刃的「短劍」,因此除了刺擊之外,亦會有下劈、橫掃等類近於單頭棍的動作,務求以刃鋒削斬敵人的四肢或項頸:

 

若果是使用「十文字槍」等兩鎌槍,則要如前文所述般,善用鉤鎌牽制敵人的兵器。而按照某些流派的演武片段,兩鎌槍除了可以應付槍、矛等長距離兵器外,對太刀等中距離武器亦該同樣湊效:

(雖然演武的動作以藝術成分居多,但從中仍能推敲出一些真實的鎌槍技法。例如在2:56就可以見到持槍者先以鉤鎌牽制對方的太刀,再以跪坐的姿勢令其刃鋒完全向下,方便自己接下來的進攻)

 

部分流派如寶藏院流、風傳流等,則會在演武或練習時卸去槍頭,改以白布裹纏槍端,故其打法比較接近中國常用的大槍。而從片段所見,這類槍具的彈性一般都比較高,演習者會藉此使用一些抖彈動作,有時亦會以槍桿進行敲打或掃擊:

(由於卸去了槍頭及兩旁的鉤鎌,演習者只能以槍頭的白布刺擊,以及用桿身纏槍,整套打法相當接近於中國的大槍武藝。另外,這類槍具的彈性明顯較高,似乎材質上亦跟其他槍種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