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電影《癲螳螂》前瞻性動作設計 關節技殘忍誇張呈現
我們常說香港的動作電影領先全球,是指拍攝技術、風格和動作設計,均是走在時代最前,或反過來影響歐美動作電影發展。最為人熟知,是六十年代末李小龍電影和八十年代成龍和袁和平電影,均對西方動作電影美學帶來鉅大影響。
近年,荷里活動作電影掀起近身格鬥風潮,片中主角往往扭鎖敵人關節的拍攝手法,均為觀眾帶來感痛的刺激感。其實這種動作設計,早於1980年已在港產片一度嘗試,可是當年帶點CULT片味的拍法,未能在主流電影落地生根,但可見本港動作片的意念與創意。今次為大家介紹這套有關電影為1980年上映的《癲螳螂》。
瘋狂的《癲螳螂》
1980年由香港東亞影業公司拍攝的《癲螳螂》,由當年武打紅星梁家仁、錢月生、高雄主演,葉榮祖執導,戴徹任武術指導。全片基本上是男角當道,剛陽味極重的一部片子。
故事講述80年前福建省甫縣,阿吉(梁家仁 飾)平日幫二叔賣魚維生,一次機緣認識騙他鮮魚的小孩趙小乖(黃一龍 飾),與小乖和他爺爺趙東山(錢月笙 餘)結為好友,並從爺爺身上學得八步螳螂拳。有天玉馬堂手下在飯店白吃白喝,阿吉仗義擺平事件,並與馬玉堂結怨,種下禍根。玉馬堂堂主蕭俊(高雄 飾)無惡不作,為了報復阿吉,先後殺了阿吉二叔和趙東山、並把小乖和阿吉捉回玉馬堂嚴刑拷打,並於阿吉眼前弄死小乖。連翻打擊下,阿吉神智失常,發瘋似的衝破枷鎖,並擊斃堂中眾人,更扭斷蕭俊全身關節,並啖其肉。
梁家仁與高雄
片中主演梁家仁和高雄,都是香港龍虎門師出生。梁家仁(1949- )在七八十年代專演動作電影,為少數演員曾與劉家班、洪家班和袁家班合作。八十年代初為無線第一代《天龍八部》飾演喬峰,後來戲路轉演喜劇,數次於周星馳電影中以喜劇人物亮相,2015年於海南電影節獲終身成就獎,經典角色有《贊先生與找錢華》梁贊、電視劇《天龍八部》喬峰和《唐伯虎點秋香》管家。
而演反派的高雄(1947- ),拍邵氏武打電影出身,從影以來多演正派角色,《癲螳螂》是他少數反派演出,亦曾演出荷里活電影,經典角色如亞視版《精武門》中演霍元甲。兩位演員都是從影以後才學電影武術,卻雙雙成為影視作品中經典大俠。
螳螂拳、香港電影與瘋狂腳鎖
螳螂拳在香港動作電影中經常受到青睞,因為螳螂拳身法秀氣靈活,而螳螂拳講究連消帶打,雙手進招細緻綿密(故也有梅花拳之稱),上下盤的動作均極具美感,動作長短兼備、剛柔相濟而勇猛快速,加上有明顯的動作特色,高辨認度令它常常見於電影動作設計中。
電影中說主角練的是八步螳螂拳,當然從片中所見,武指在呈現八步螳螂的特點上功架和劉家良的動作設計相比或有不同,但亦有螳螂拳步法和出手特點,而梁家仁在打螳螂時也能打出那份矯健靈活。
電影最後一幕大戰,出現誇張的扭鎖腳關節技法。現時巴西柔術,尤其是無道服寢技比賽,常常會出現腳鎖。因此這一幕極為瘋狂的腳鎖片段,在外國變成流行影片:
最後那些帶點像摔角的動作,在當年港產動作片大開大合的打法下實屬少見,這個設計可能想呈現戲中主角已呈瘋癲狀態,拍攝手法與現在近身格鬥拍攝手法別樹一格。
【以下影片圖片慎入】
《癲螳螂》最後大戰一幕
值得一提的是,這片電影導演葉榮祖,導而優則演,八九十年代初專演喜劇和市儈小人物,現在已經淡出。
八步螳螂拳
說起八步螳螂拳,按網上資料所述,源起於山東,因中國多年戰亂和文革關係,此拳主要傳人在台灣和美加。「八步螳螂拳」為民國時山東「形意」「通臂拳」陳德善、「八卦拳」王宗慶和「螳螂拳」姜化龍三人所創,因此亦糅合了通臂、八卦、形意和螳螂拳特色。有別於傳統螳螂拳,這套新拳法基本練習動作為八個式子和八個步法,故有「八步螳螂拳」之名,當中包含了八卦的身形圓轉、通臂的鬆柔綿長和形意的准狠直接。當中最明顯分別,是早期螳螂拳拳法是打猴步,但姜化龍等幾位師傅認為這步法雖敏捷而欠穩定而加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