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爭鮮等3間食肆吞拿魚水銀超標!5類食物助降水銀毒
魚生的衛生問題一向惹人關注,食物安全中心昨日公佈,有三個吞拿魚刺身樣本被驗出金屬雜質汞(水銀)含量超出法例標準,當中的爭鮮早前才爆出三文魚壽司疑似被幼蟲依附的事件,如今再爆一則水銀超標。中心正跟進事件,爭鮮亦發聲明表示已將所有吞拿魚產品下架,暫停向該供應商取貨,並檢驗其他食材。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昨日公佈,指職員早前到荃灣爭鮮迴轉壽司、尖沙咀焱丸水產及沙田德美壽司抽取樣本化驗,結果顯示三間餐廳的吞拿魚刺身水銀含量超標,分別是百萬分之一點六、百萬分之一及百萬分之零點七九,超出法例標準的百萬分之零點五。為何魚會有水銀?因為汞等工業廢料排放到海洋,微生物攝入這些廢料、食物鏈上層的魚類又會吞食微生物,最終人類自食其果。
根據《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第132V章),任何人如售賣金屬雜質濃度高於法定上限水平的食物,即屬違法,違例者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六個月。中心已知會涉事食肆上述違規情況,對方亦已按指示停售該款食品。中心正調查有關食品的來源,若有足夠證據,不排除會提出檢控。
爭鮮今日發聲明指:「爭鮮已將所有吞拿魚產品下架,並將該批次吞拿魚銷毀。本公司已向相關供應商反映事件且暫停向該供應商取貨,同時已安排檢驗本司其他食材。」
大家或許只知道「水銀」是溫度計內的銀白色液體,但其實這種金屬物質對人體有害,食安中心發言人說:「汞可損害人體的神經系統,尤其是發育中的腦部。攝取大量的汞會影響胎兒腦部發育,對成人則會損害視力、聽覺、肌肉協調性和記憶力。」水銀較易積聚在油脂高的部位,例如:魚皮及內臟等,較易受影響的人士包括:孕婦、計劃懷孕的婦女和幼童等。
世界衛生組織曾講過,進食捕獵性魚類是人類攝入汞的重要途徑,食安中心總膳食研究報告提出,魚類體型愈大,汞含量就愈高。請按下圖睇更多水銀含量容易超標的魚類:
食安中心強調,烹煮魚類並不能減少當中的水銀含量。要避免吸入水銀毒,食安中心建議大家在選擇魚類時應選體型較小的魚類,避免進食上述汞含量可能較高的魚類,從而避免攝入過量金屬污染物,以防對胎兒和嬰幼兒健康的損害。發言人亦講到,魚類本身有益,含有奧米加3脂肪酸DHA、EPA等多種營養素,市民除了進食體型較小的魚類外,也應該進食不同種類的魚,切忌偏食,這樣才能吸收足夠營養,並減低攝入水銀構成的風險。
縱使高溫加熱不能完全將水銀除走,但營養師建議可進食一些有助稍微降低水銀毒性的食品,按下圖看是哪5種食物:
【周五心意運動.讓#心意成為眼和耳】您捐一份$50晚餐錢,已可助推行導盲犬服務,即到「01心意」平台捐款支持【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