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白蘿蔔貼士|網民驚見黑心白蘿蔔!專家揭2原因 小心4異常狀態
白蘿蔔是常見的食材,一年四季也會食到,以致令人忘記了白蘿蔔是冬天的當造食材。近日,有網民分享購入了一條白蘿蔔,切開後驚見蘿蔔心已發黑,有人勸喻她把蘿蔔扔掉。究竟黑心蘿蔔可以食用嗎?食用後又會有什麼後果?
白蘿蔔變黑心 網友勸勿吃
白蘿蔔可以做出多款家常料理,又能吸收湯汁的味道,是很多人都喜歡的食材之一。早前,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手作廚房料理&美食趣」中分享,買了一條白蘿蔔打算做菜,切開發現蘿蔔內心已發黑,表示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網友紛紛勸喻樓主不要食用,質疑蘿蔔已變壞。
白蘿蔔現藍黑斑或條紋 宜盡快丟掉
台灣農糧署曾分享「白蘿蔔安心嚐味指南」,提醒白蘿蔔的切面一旦出現藍黑斑或條紋,多數由2個原因引起,保險起見須盡快丟掉,不可食用。
台灣農糧署曾分享白蘿蔔的外表有4種異常情況,部分會影響口感。
白蘿蔔4種異常情況
1. 皮裂
即白蘿蔔的表皮出現小裂縫,主要是由於白蘿蔔在成熟期時,土壤水分的變化太大而導致。如果裂口乾燥並沒有腐爛,用削皮器刮走表皮和裂縫,即可食用。
2. 味苦
如白蘿蔔食用時出現苦味,原來是因為生長期時遭遇逆境,如土壤營養不足、乾旱等之類,不過食用是不影響健康。
3. 蓬心
即蘿蔔的切面出現空洞,原因大多是因為過熟,太遲收割而導致。如果蘿蔔的切面沒有變質、變黑的話,仍可以食用。
4. 腹黑
切開蘿蔔時發現有黑色或藍色斑紋或條紋,可能是蘿蔔在生長時缺乏營養,或是感染了黑腐病菌絲,不宜食用。
白蘿蔔染黑腐病菌症狀
根據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的資料,黑腐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病菌一般在種子、病殘體及土壤中,透過昆蟲、降雨及灌水傳播,從蔬菜的傷口、裂口及水孔侵染。在溫暖潮濕的環境及低窪地區種植,很容易導致蘿蔔受到感染。發病初期,白蘿蔔的葉片會呈現「V」形或不規則形水漬病斑,蘿蔔根塊亦會變成褐色。嚴重時,整片葉片會佈滿病斑,根塊內部的維管束會木質化、變黑及腐爛。最後,蘿蔔根塊會形成中空及發出惡臭,不適宜食用。
白蘿蔔挑選秘訣
台灣農糧署分享,如果想挑選好吃的白蘿蔔,可記住3個口訣:「皮白又帶葉,光滑不過裂,沉重夠清脆」。
白蘿蔔符合以上條件,就代表夠新鮮、水分充足,而且已熟透才收割,味道自然最好吃!
白蘿蔔存放妙招
假如買了白蘿蔔,但在一餐吃不完,亦有方法可以保存,甚至可持續保鮮一個月以上。日本白蘿蔔農家泉水淑子曾分享一個冷藏方法。
白蘿蔔存放步驟1:切掉白蘿蔔頭上的長葉。
白蘿蔔存放步驟2:削掉全部白蘿蔔外皮。
白蘿蔔存放步驟3:將白蘿蔔切段,放入保鮮袋。
白蘿蔔存放步驟4:排掉袋內空氣並封好,放入雪櫃蔬果室冷藏保存完成。
下次用白蘿蔔時,取出需要的分量,其他未用的繼續冷藏保存。不過,請緊記白蘿蔔只適宜冷藏而非急凍(冷凍),如果放錯了急凍格,下次取出白蘿蔔時,會發現肉質變黏,口感就變得不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