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田北俊:新選制類近港督委任 不需要中間派 停運希望聯盟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去年發起「希望聯盟」,主打中間路線參選立法會,惟後來選舉取消,聯盟進入休眠狀態。北京之後透過「完善」選舉制度扭轉香港政治環境,一舉掃平民主派,在「愛國者治港」大前提下,新一屆立法會可篤定由建制派掌控。
田北俊接受《香港01》專訪時提到,新選舉制度有點近似於回歸前、其初入政壇時的「港督委任制」,無可否認公民參與程度有所減退,但不必然是壞事,政府得到「高度行政主導權」後,執行政策可更有效率,「最緊要你一言堂得嚟啱」。他表明,這種政治局面下已不再需要當日所提倡的「關鍵少數」,亦即「希望聯盟」原先意義已失去,不會再運作。

冀新制度可吸引「忠誠優才」

田北俊於1988年獲時任港督衞奕信委任為立法局議員,其後分別在立法會功能界別、地區直選勝出,見證政制多次變遷,長年被視為開明建制派。

「其實現時就快等同回復到那個年代(委任制)了。」田北俊如此評估新選舉制度。「現在的『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是有選舉,但事實上都是類似當年英國政府的委任制。現時1,500人的選委,基本上都是被委任而來,大部分席位連選舉都不用舉行。分別在於,當年英國派來的是港督,現在北京派來的是中聯辦,由特首去執行。(特區政府)民生事務可以作主,但重要的大政策就不能了。」

他承認,這種選舉制度下公民參與會有所減少,但對管治來說並不一定是壞事:「(這種制度)好處是委任一些『我認為能幹』的人當管治者,如發現他們辦事不力,可以『即炒』,不用再等什麼選民、選舉、做騷、拿票,政府做不到事,那就無從抵賴。從管治角度一定是好了,社會穩定了,不用管那麼多政治顧慮,那誰當特首分別都不大。希望日後真正的『叻人』會願意出來服務香港,少一點所謂的『忠誠廢物』,多一點『忠誠優才』。」

因此田北俊評估,日後的政治形勢,特區政府工作的阻力會大幅減少:「在政治上,現時的特首已易做很多。因為有什麼事,中聯辦可以幫你解決。就算是連建制派都未必認同的敏感話題,像入口勞工,與中聯辦談好了,工聯會又敢反對嗎?政府也可以『一言堂』,但最重要的是你『一言堂』得正確。要是到時你再做錯,那就不能抵賴是反對派妨礙你了。」

田北俊去年發起「希望聯盟」,標榜中間路線參加立法會選舉,參加者包括政治學者袁彌昌等。(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已不再需要關鍵少數

承上,田北俊指去年之所以發起「希望聯盟」,是因為民主派提出「35+」的「奪權」主張,認為勢色不對,有「炒車」危險,於是標榜中間路線,打算扮演平衡者的角色:「我當時是想找3至5個人,平時就擔當建制派角色,不會反對《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可是在關鍵時刻會站在香港人的一方,即是關鍵的少數。」

可是在新政治形勢下,田北俊認為所謂「關鍵少數」的意義已經失去:「3至5個人,已經不可能是關鍵,市民也不會覺得立法會是旗鼓相當。有了《國安法》、選舉制度改了,根本不再需要關鍵少數,反正建制派一定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