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田北俊嘆地產界成「運財童子」 替政府賺錢後反被罵霸權
這十年間,香港市民一定聽過「地產霸權」四字,由暢銷書書名、政治人物的口號,無不在指控這群掌握香港社會資源大半世紀的巨富商賈。尤其香港房屋問題極其嚴重,地產商成為部分人口誅筆伐對象,中央透過《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掃除香港政治問題後,下一步須處理香港房屋深層次矛盾。早前就有外媒報道,北京要求要求本港地產商協助解決香港房屋問題,表明不再容忍「壟斷行為」。
自由黨榮譽主席、萬泰集團主席田北俊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外界所指地產界「壟斷」香港社會資源的現象,有其歷史背景,但樓價過高的現象肯定不能完全歸咎地產商,政府政策亦有份促成。他期望未來政府可透過加速審批程序、開發郊野公園邊陲等多種手法,增加公私營房屋供應。
作為上代商界代表人物,田北俊表明不認同「地產霸權」的說法,認為這只是一些政治人物獲取注意的口號。他引述一些大地產商朋友的說法,指地產界長年以來貢獻社會、增加政府收入,如同政府的「運財童子」,但倒頭來反被批評為「霸權」,感覺並不公道。
指港人也有得益:難道統統投資到海外?
「地產霸權?作出來的吧?」這是田北俊被問到「地產霸權」四字時的第一反應。
在過去數十年,香港市民衣、食、住、行,都與地產商脫不了關係。私人住宅樓價高企自然不在話下,就連許多與日常消費息息相關的大型品牌和公用事業,如百佳、九巴、煤氣公司等,都和傳統地產商有關。
田北俊分析,這種現象有其歷史背景:「大孖沙」於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香港投資房地產,賺到錢後「資金無埞去」,政府賣地又有限,於是一併投資其他擁有土地資產的企業,例如新地收購九巴,相當程度是看中九巴擁有巴士站和車廠地皮,「有些行業賺到錢,有商人投放資金,發展下來香港市民也有所得益吧?如果連這個都要說不正確,那就是為批評而批評了。難道有錢就應該全部拿到海外投資?」
政府賣地政策、行政程序 致樓價上升及房屋短缺
田北俊引述身邊一些不願具名的地產界人士指,樓價過高的現象,其實相當程度來自政府的賣地政策,例如至今仍然採價高者得,不到底價就寧可流標收回地皮:「如果你想樓價便宜一點,市民有能力負擔,那首先地價也要便宜一點吧?到價才肯賣,還要愈炒愈高,那興建出來的樓怎麼可能便宜?那個底價計算方式是誰制訂?政府官員。」
再者,田北俊指香港建築工人不足,又沒有引入外來工人,結果搶高薪金以至整體建築成本,連同本身地價,發展商的利潤空間已經不大;政府審批圖則的行政程序又太慢,入則後每重程序都要等至少兩個月,「有時可10天處理完成的事,都要拖足兩個月,因為太快的話會被人懷疑又有什麼利益瓜葛。在香港6年建完一幢樓已算快,但在內地2年就可以建成,真不明白為何要搞到那麼複雜。」
所以田北俊認為政府「找不到地」只是表象,更重要是政府「如何處理已有的地」,站在這個角度,他認為地產商可多與政府合作、釋放更多新界農地,但始終主導權在政府手上:「政府會否考慮一下,我拿走你(地產商)一些農地,就讓你在其他農地建樓作為交換?現時補個地價(更改用途建樓)至少都幾千元一呎,加上農地原本千多元的呎價,隨時貴過直接買一幅新的地皮,那還怎麼吸引地產商釋放農地建樓?」對此,田北俊慨嘆政府往往害怕被指「官商勾結」,時常不敢讓地產商得益:「這個口頭禪一日不解決,一日都做不來。」
港人所付地價 最終都落在政府手中
訪問進行之時,地產界正好身處輿論焦點。路透社引述消息指,中央官員在今年一場閉門會議上,向香港發展商傳達訊息,要求將資源和影響力用於支持北京,以及幫助解決香港的住房短缺問題;更有傳有中央領導人不滿地產界影響特區管治。地產建設商會為此須特地召開會議應對。
田北俊直指,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商人視乎利潤決定商業策略,本身就是正常之舉:「《基本法》寫明,中央也認同的一點:『一國兩制』的『兩制』就是指香港實行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最不同的地方是,資本注重『賺錢』,社會主義才是注重『平均』。當然資本主義也不一定代表不公平,政府仍然可以通過稅收、賣地,向商人收取金錢,再用在普通市民身上。」
他亦認為,香港的商人向來重視社會責任:「許多大地產商,自身都有慈善基金,不是用上市公司的錢,而是自己家族的錢。說他們完全是貪財重利,說法不太公道。」此外,香港政府每年收入中,地價和利得稅加起來已佔一大半,「當中許多都是地產商交稅、補地價、投標買地而來,不信自己看看年報,全都是上市公司。所以(地產商)就像當了政府的『運財童子』,但明明市民所付的錢,最多是落在政府手上。政府不就可以把這些錢用在基層身上?是政府自己一直做不來。」
正因如此,田北俊直斥「地產霸權」的說法不符事實,更多時候只是一句政治口號:「以前立法會那麼多泛民議員,『地產霸權,官商勾結,輸送利益』,這十二個字那麼簡單,中文水平不那麼樣也說得出來吧?唱出來又有市民支持你、投票給你,做到議員,這純粹是討好基層的口號。實際上你看看年報,(地產商)真的有賺那麼多嗎?難道最大的支出不是跟政府買地、補地價嗎?」
認同梁振英開發郊野公園邊陲主張
若談具體建議,田北俊指要解決市民居住問題,私人住宅並非重點,而是理順公營房屋供應。至於土地來源,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近月多次主張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田北俊認為此建議值得支持,「香港有六成多的土地是郊野公園和農地,要改變其實也很簡單,甚至不用釋法,單純下一個行政指令,或是稍為修訂《城市規劃條例》,直接斬樹建屋。」
他指,這種做法最方便之處在於不用經地產商同意,可直接在邊陲地帶「斬樹起屋」,再優化交通配套即可完成,「『明日大嶼』肯定是倒錢落海,現時全中國連填海的沙都不足夠,真不知你(林鄭)要到哪去買沙,填完都已『天光』。反而在新界東、港島東南,有很大片郊野公園土地,很多都與新市鎮相連,本身都有一定交通配套基礎。」他又反問:「到底是市民居住的房屋重要,還是對住一大片樹林重要?」
田北俊明言,雖然過往曾因建議梁振英考慮辭職而被撤去全國政協委員職務,可是「一單還一單」,梁振英有關發展郊野公園的倡議,他認為相當合理。
現實而言,田北俊指以往的立法會和整體政治氣氛,反對派在輿論上佔有優勢,環保團體反對聲音易被放大,可是現時在國安法及新選舉制度下,反對派聲音已不成氣候,政府要處理郊野公園邊陲發展可說毫無難度:「無可否認,(新選舉制度)從市民民主參與角度上是有所減低,但換來的是『高度行政主導權』,政府要做就做,立法會一定能通過。所以政府如果辦事不力,以後就不能抵賴了。」
▼恒大集團危機▼
不擔心中央整治港地產商:中資集團自己都一身蟻
田北俊補充,所謂中央「整治」香港地產商的說法,由始至終都是猜測:「我和地產界的朋友,由始至終都不認為這說法是事實,也不覺得中央有意針對香港地產商,所以不用怕。」
他笑言,對於本港地產商地位,坊間曾有一個流行的說法,指內地企業過去數年大舉在香港搶地,是「替換工程」的一部分,當中央不滿本港地產商情緒加劇,就會希望削弱後者在香港市場內的勢力,並改由中資地產股取而代之。田北俊指,首先並不認同這個研判,再者內地中資地產商本身都「一身蟻」,負債極高,相信再沒能力在香港大幅擴充勢力,最明顯的例子自然是恒大集團近日爆發的兌付危機。
田北俊提到,內地政府去年8月,為加強監控內房融資,推出「三條紅線」的去槓桿化政策,分別為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百分之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百分之一百、現金短債比不少於一倍,防止地產泡沫爆破,「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跟你說,香港絕大部分的地產企業,一條線都不會紅。」他亦指,近日發生的事令其覺得中美關係有稍緩和契機,而歐美經濟環境未改善之下,利息提不起來,香港銀行體系穩健,再加上有前海合作區的機遇,現時對於香港的營商環境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