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首讀及二讀《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 料交法案委員會處理

撰文:吳倬安
出版:更新:

立法會今天(2日)首讀及二讀《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修例後容許符合特定條件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可在港取得正式註冊資格,毋須通過執業資格試。政府將成立「特別註冊委員會」,共有10名成員制訂獲承認的醫學資格名單,考慮條件包括教學語言及醫學院國際排名等。
立法會在下午完成首讀及二讀(辯論中止待續)草案,交由內務委員會決定是否成立法案委員會處理,法案委員會完成審議後將交付大會恢復二讀。

陳肇始:「釜底抽薪」應對人口老化問題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發言時指,《醫生註冊條例》修改後,將開闢「特別註冊」的新途徑,讓非本地培訓醫生在符合一些條件後便可在香港取得正式註冊,申請人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須持有獲承認的醫學資格,並在頒授該等醫學資格的醫學院所在的任何國家/地區已註冊為醫生,須獲香港公營機構,包括醫管局、衞生署、香港大學或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聘請為全職醫生,並在取得專科醫生資格後,繼續以特別註冊醫生的身分在這四間公營醫療機構工作最少五年。

陳肇始指,特別註冊醫生的資歷獲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認可,並須於公營醫療機構最少工作五年,同時通過在職評核,方可申請正式註冊,強調海外醫生受多重監管,質素獲得確保,形容有關做法對非本地醫生的要求較本地醫生更為嚴格。

她又指,今年2月已就條例草案諮詢衞生事務委員會,獲得委員會支持,又指當局已向醫委會、前線醫生團體、教育界、家長團體等解說草案,聆聽意見。陳肇始指,明白公營醫療系統面對很多挑戰,政府作出不同應付方法,才能解決公營醫療短缺問題,包括更新軟件和硬件,又指本港每一千人只有兩名醫生,醫生嚴重短缺,故政府今次要釜底抽薪,應對人口老化等問題。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