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例風波一周年|引爆國際三件大事 一年總結蝴蝶效應有多巨大?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的連串風波,由2019年6月9日起爆發,不單止令香港政治生態天翻地覆,亦推動全球政治局勢演變。
在修例風波一周年,《香港01》總結了事件對國際的三大影響。這些影響至今仍然繼續,甚至有深化跡象。

香港示威模式蔓延歐亞

過去一年修例風波中的連場示威,手法與過去並不盡同,甚至可以說形成了一種新的模式,這種模式孰優孰劣仍有待觀察,但已為香港以外地區示威者模仿,則是清晰可見。這種模式包括,示威者透過網絡號召發起集會和遊行,網絡號召方式衍生出「無大台」的運動結構,沒有一個可以完全主導事件的發起團體,所有事項經過抗爭者商討後決定,提出行動的人往往是傳統政治圈子中的不知名人士。雖然泛民傳統政黨有參與,但角色大大弱化,由過去的發起者變成參與者。

過去示威都是以點對點遊行為主,隨着事件演變,示威者以國際巨星李小龍一句「be water」為行動綱領,以即時、野貓式、打帶跑的方式進行攻勢,例如堵塞機場。可以說,從示威手段這個點上,修例風波輻射到了這小小1,106平方公里小島以外的世界。

捷克天鵝絨革命30周年前夕,示威者出席集會要求總理下台。(美聯社)

近年國際政治其中一個話題就是政府失效,無法解決中產至基層人民的生活困境,各地不時出現數以十萬計的人民示威。就以捷克首都布拉格為例,2019年4月已有數以萬計市民參與集會,6月初示威人數有12萬人,6月23日多達25萬人上街要求總理下台,時間幾乎與香港反修例示威同步。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李小龍亦是國際不朽巨星,「be water」一語很快傳了出去,成為全球示威者參考對象。

活用通訊軟件 黎巴嫩人WhatsApp組織示威

反修例激烈示威衝突事件中,示威者大面積利用通訊軟件的現象,很快在世界其他地區也湧現。去年10月,陷入經濟危機的黎巴嫩政府計劃開徵WhatsApp稅,人民以WhatsApp聯絡示威,全國活動停滯。人們由反對徵稅逐漸擴大到反對政府貪污、要求經濟改革等訴求,就算政府宣布撤回徵稅,然而民怨一發不可收拾,示威並無降溫跡象。示威期間如需要支援和醫療,人們亦會在WhatsApp群組互相聯絡,通訊軟件成為示威活動的重要工具。

經過13天示威之後,時任黎巴嫩總理的哈里里(Saad Hariri)宣布辭職,並承諾盡量回應民意。

黎巴嫩示威持續,總理哈里里10月29日宣布辭職後,示威雖然有所減少但未完全停止。(資料圖片)

社交平台傳播快 伊拉克人facebook號召抗議

除了通訊軟件,社交平台在反修例行動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不少兩邊陣營人士透過facebook接收即時資訊,又與他人討論政治形勢,成為傳播消息的工具。

在伊拉克,ISIS戰爭大致結束後,政府未能改善民生,甚至連基本的食水、醫療也無法保證。去年9月起,當地人透過facebook號召示威,抗議政府貪污及失業率高企。

不過,伊拉克政府並無回應訴求,10月政府切斷網絡,禁止使用facebook和WhatsApp,並以武力鎮壓,一度以實彈射擊示威者,至11月底已造成約400人死亡,超過8,000人受傷。

其後伊拉克什葉派最高領袖支持人民有示威權利,聯合國秘書長亦對武力鎮壓表示關切,時任伊拉克總理邁赫迪(Adel Abdul Mahdi)下台。

大約500名示威者11月11日在拉宏格亞市(La Jonquera)的邊界一帶封堵連接加泰羅尼亞與法國的交通要道AP-7高速公路,目的是促使西班牙明白,坐下來對談是唯一的解決方法。(Reuters)

加泰羅尼亞人參考港人 堵機場塞交通抗爭

香港示威者的行動,無疑是全球的參考對象。Be water其中一項就是阻礙交通,令城市運作不暢。去年8月香港示威者佔領機場,令大批航班取消。到了10月,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示威者「學習香港」,包圍巴塞隆拿國際機場,癱瘓周邊交通。

加泰羅尼亞人不滿西班牙最高法院在10月14日判決9個分離運動領袖9至13年有期徒刑,而上街示威,指西班牙政府政治迫害。當晚大批示威者突襲往來機場的主要道路,並憑着登記證進入並佔領機場。

當地示威者接受傳媒訪問時坦言,9月底開始已經着手研究香港的示威模式,9月29日曾經舉行講座,介紹港式抗爭手段。

印尼人翻譯港示威影片 模仿蒙面示威

同樣是去年10月,印尼亦有一場示威。當時印尼通過新的刑法,將婚外性行為、未婚同居以及侮辱總統列為非法。由9月30日起,當地人就發起連串示威,大量示威者都是學生。

印尼學生也從香港示威得到「啟發」。有示威者向傳媒表示,有人將香港示威者應對催淚彈的片段翻譯成印尼文,讓當地示威者參考。有學生指,示威者主要透過通訊程式溝通,不少人有分享香港的示威資訊,並模仿港人蒙面示威。

印尼示威:當地全國多地連日爆發示威,出現警民衝突(美聯社)

中美貿易戰擴大至政治戰

2017年8月,美國調查從中國進口的鋁材有否涉及不公平貿易,打響了中美貿易戰。隨着加徵關稅的商品範圍愈來愈廣,中國在2018年4月起對美國商品加徵25%關稅報復。

中美貿易戰可以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關稅戰。在這階段,美國向從中國進口的鋼鐵、鋁等產品加徵關稅,而中國則向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化工品、汽車等徵收關稅以報復,中美雙方互加關稅的「戰爭」持續至2018年10月。

中美貿易戰初期焦點在大豆,中國一度暫停進口美國大豆。(路透社)

第二階段,2018年11月起,中美互派代表團商討解決方案,12月1日宣布休戰,暫不會推出新的徵稅措施。之後兩國繼續談判,美國焦點落在知識產權之上,指中國及中資企業竊取知識產權。

不過在兩國「休戰」的同時,孟晚舟事件為中美關係帶入第三階段,這段時間,中美兩國雖然在貿易方面取得進展,但涉及中興、華為違反伊朗制裁,以及隨之而來的針對中國以補貼扭曲市場的指控,令事件焦點由關稅轉向知識產權與營商手法。2019年5月,美國再向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612事件後 美參議員提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2019年6月,香港爆發反修例事件,就讓中美關係進入第四階段,亦是首次踏出商業範疇進入政治範圍。

6月12日,香港發生612事件,警方以武力驅散示威者,令外界大為關注。6月15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提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2019年9月17日,被港府質疑有港獨傾向的黃之鋒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山參加有關香港問題的聽證會。(路透社)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早在2014年佔中時期就有人提出,然而當時反應冷淡。不過今次與2014年時大為不同,美國參眾兩院跨黨派議員,都有份推動及說服黨友支持該法案。到了8月6日,民主黨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發表聲明,承諾國會復會後跨黨派議員將推動法案通過。

中美角力急速升溫 香港夾在兩巨輪中間

9月8日,香港示威者在中環遮打花園發起「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集會」,並到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請願。9月16日,盧比奧指已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達成共議,法案應可在沒有爭議之下通過。而9月17日,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歌手何韻詩、大專學界代表張崑陽等人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10月15日於眾議院一致通過,並在11月19日於參議院一致通過,11月27日特朗普簽署後正式生效。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每年向國會提交報告,審視香港是否有足夠自治,以繼續給予特殊待遇,包括視為有別於中國的獨立關稅區。

美國此一輪舉動,大大觸碰北京神經,研判香港反修例水風波,是美國為牽制中國的一步棋,華府手影幢幢,將事件提升至國家安全層面,有份促成北京於上月在全國人大會審議及通過「港版國安法」,中美角力又爬升至另一高峰。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香港時間5月30日凌晨2時50分召開記者會,以中國推港區國安法,違背《基本法》及中英聯合聲明對香港的自治承諾為由,宣布展開取消香港特殊地位程序,並會採取措施制裁削弱香港自治的官員。但特朗普只提「路線圖」,沒有「時間表」,被指口硬手軟。

北京則依然一副硬口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警告,如果美方執意損害中方利益,中方一定會採取一切所需反制措施應對,奉勸美方「認清形勢,停止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中美埋身肉搏,香港恍如一隻扁舟,夾在兩巨輪之間,形勢驚濤駭浪。

澳洲正進行《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的聽證會。(路透社)

波及台灣選舉 漣漪效應下高雄市長韓國瑜再被罷免

2018年九合一大選,民進黨慘輸給國民黨。(洪嘉徽攝)

港台關係密切,中港關係往往影響中台關係,甚至左右台灣政治局勢。反修例運動源於陳同佳案,正正是陳同佳涉嫌在台殺害女友潘曉穎,因此事件在台灣亦廣受關注。

2018年選舉 民進黨大敗韓國瑜冒起

台灣總統蔡英文自2016年上台之後,推出不少進步政策,包括修改勞基法、年金改革、同性婚姻法等。然而,這些議案受到國民黨及保守人士批評,2018年「九合一」選舉之中,國民黨一掃總統選舉的頹勢,在不少地區都勝選,其中一向是民進黨大本營、連續執政已達20年的高雄市,韓國瑜以超過89萬票,擊敗民進黨的陳其邁,令高雄「翻藍」。

民進黨此役的執政縣市,由13席大減至6席,國民黨則由原本6大增至15席,除了高雄市,還攻下了宜蘭縣、雲林縣等民進黨執政多年的「地盤」,蔡英文也宣布辭去黨主席職務。

2018年11月24日「九合一」選舉,時任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自行宣佈勝選,在台上發表勝選感言,並深深一鞠躬向市民致意。(中央社)

國民黨無突出人物 韓國瑜本可重燃該黨總統選舉信心

這次選舉讓新任高雄市市長韓國瑜成為焦點人物。國民黨在「後馬英九」時代缺乏有同樣政治魅力的人物,一度「迷失」,韓國瑜冒起及各地「翻盤」的戰果,讓該黨重燃總統選舉的信心。

韓國瑜在當選前並未在高雄「深耕」,然而出身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的他,熟悉群眾運動,在參選及當選後利用群眾運動手段,令支持度上升。例如他的競選口號是「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但欠缺具體政策,上任後宣稱簽下了53億元新台幣的漁農貿易諒解備忘錄(MOU),被外界指出MOU沒有法律效力,並非真正訂單,有誇下海口「谷人氣」之嫌。

訪港行程成民望轉勢點

而韓國瑜支持度由高轉低的轉捩點,是在3月出訪香港時,除了會見特首林鄭月娥,更未事先通知而進入中聯辦,與時任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共晉晚餐。事前他強調中港之旅只談經濟、不涉政治,但卻成為首名到訪香港中聯辦的台灣市長,遂被反對者冠以「中國代理人」之名。

另一方面,蔡英文在2019年與美國簽訂《2019年台灣保證法》,持續對台軍售,國艦國造等加強軍力的舉措在台灣亦受到支持。

王志民(右)於中聯辦內會見韓國瑜。(中聯辦網頁)

反修例運動在台受關注 韓國瑜回答不知道

到了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由於香港其中一個遊行口號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引起台灣人對未來的恐懼感,蔡英文回應時重申台灣絕不接受「一國兩制」。此後,蔡英文在總統代表黨內初選的民調支持度回升,贏得黨內提名。同一時間,韓國瑜被問到如何看待香港反修例遊行時,回應時稱「不清楚,不知道」,成為當地輿論攻擊的對象。

事實上,6月10日台灣「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等人,就在香港在台經貿辦事處聚集,聲援香港示威運動。台灣大學等學府與鄰近地區,都出現了香港式的「連儂牆」,奧援香港示威者,而這些連儂牆一度被「統派」團體「愛國同心會」破壞。無論是各黨治人物包括蔡英文、韓國瑜,以及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朱立倫,還是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均先後因應形勢表態反對在台灣實行「一國兩制」。

高雄市長韓國瑜9日在受訪時被問到對香港「反修例遊行」的看法,回答「我不知道」。(網上圖片)

台親中媒體冷處理 與社會、網上熱議成對比

與此同時,台灣的親中媒體冷處理香港反修例事件,與網上及社會熱烈關注造成極大反差。據《BBC》觀察,《中時電子報》有關6月9日香港大遊行的報道,在6月10日下架,而同一集團的《中天新聞》,6月9日完全沒有任何報道,台灣卓越新聞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直言「不可思議」、「完全違背新聞原則」。台灣民眾在6月23日舉行「拒絕紅色媒體、守護台灣民主」的運動,以表達對這些媒體的不滿,直指這些媒體甚至影響國家安全,掀起一輪電視「轉台」運動。

7月1日,香港發生衝突立法會事件,部份示威者後來到台灣尋求庇護,到得一些地方組織幫助。而銅鑼灣書店創辦人林榮基在逃犯條例修訂推出後,4月決定前往台灣,其後於今年4月在台北市重開書店。

林榮基2015年失蹤,後證實在深圳過關時被拘留,2016年回港,今年4月底因憂慮《逃犯條例》修訂而前往台灣。(資料圖片/中央社)

中國對台壓力加大 抵制金馬獎

就在台灣社會普遍關注香港反修例風波之際,中國對台灣加大施壓,去年8月起「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暫停發放中國內地居民赴台個人遊簽證,亦不准中國電影赴台參與金馬獎。

台灣方面作出「反擊」,8月17日,有台灣組織響應「聲援香港」行動,舉辦「全台同行──台灣同心817全球抗爭連線」行動,在台灣多個地方舉行集會。香港的反修例風波,在台灣掀起漣漪。

「亡國感」成關鍵詞 蔡英文高票連任

在政治氣溫飆升下,台灣在2019年下半年的關鍵詞是「亡國感」,民眾「保台抗中」的情緒升溫,同時民進黨的支持度大升,國民黨支持度下滑。在中港兩地政治、社會半年來緊密互動的情況下,今年1月11日舉行的台灣總統選舉,蔡英文高票當選可謂幾無懸念。

蔡英文以817萬票高票當選,遠超2008年馬英九創下的765萬票紀錄,而得票率亦達到57.13%的史上第二高。韓國瑜則只得到552萬票,得票率38.61%,由本來的當選熱門變了大敗收場。難怪有人說,香港的反修例風波,完全改寫了韓國瑜的政途,亦改寫了整個台灣的政局走向。

蔡英文在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以817萬票高票當選。(資料圖片)

罷韓公投支持票達93.9萬 超過2018年當選票數

但韓國瑜之敗仍未完結。由於2018年當選高雄市長之後,國民黨在沒有最佳人之下,鋪路由當時民調支持度最高的韓國瑜出選,韓國瑜之後投放不少心力在總統選舉,甚至請假參選,有批評者攻訐他「忽略市政」。

結果,高雄市發起了罷免韓國瑜的公投,今年6月6日投票結果幾乎是壓倒性,支持票數高達93.9萬票,不單止遠超57.5萬票的門檻,亦超過了總統大選時韓國瑜在高雄市的票數61.9萬,以及超過了2018年市長選舉韓國瑜的票數89.2萬。

香港修例風波至今已發生1年,但對於全球的影響並未終結,甚至有深化跡象。新加坡金管局在今年6月5日表示,自去年中以來,大量資金從香港等地流入,當地銀行業4月來自非居民存款大增44%,達到破紀錄的621億坡元,是連續4個月增加。隨着「港版國安法」立法,中美角力加劇,全球政經局勢或有新一輪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