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批政府不接納中性質疑 夏志誠籲政府應心存謙卑

撰文:翟睿敏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於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預計耗資6240億元,合共建造1000公頃人工島,連接屯門沿海地帶、北大嶼山等地區,最快2032年可供70至110萬人口入住,引起社會爭議。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今日(31日)舉行論壇,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土地正義聯盟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及天主教香港教區輔理主教夏志誠獲邀出席。夏志誠批評政府未有諮詢便強推計劃,忽略社會意見;施永青指應同時考慮填海在內等各種土地選項,又建議分拆專為港人置業的市場;朱凱廸則預料議會將會通過明日大嶼計劃。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舉行「明日大嶼」論壇,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左二)、土地正義聯盟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左一),及天主教香港教區輔理主教夏志誠(右一)獲邀出席。(洪嘉徽攝)

郵輪碼頭等未達預期 夏志誠籲政府應存謙卑

夏志誠指,按照上下補助原則,社會應強調下層的個人參與,避免權力過度集中,惟先決條件是要有資訊共享。夏志誠批評,政府「開局」便宣稱「明日大嶼」是未來的工作重點,開宗明義以行政主導的姿態宣布計劃,未有給予市民參與的機會,以致引起社會不滿,「在現時民運低潮的情況下,仍能號召5800人上街,對政府好不利」。他認為政府應該心存量度及謙卑,接納中性的質疑為發展的助力而非阻力。

夏志誠又直言,政府多年來推行多個發展項目如啟德郵輪碼頭、邊境商業城等,但最終成果均未達政府預期,認為「明日大嶼」的發展橫跨數十年,政府不應對結果過於「老定」,非所有建設能按規劃發展。

施永青(右)指,解決供應不足應該是政府的首要目標,因為以港人的技能及勤奮程度,理應享有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洪嘉徽攝)

建議分設2市場 施永青批城市規劃差

施永青直言若純粹就填海而論,會持反對態度,除了對環境造成影響外,一次過供應大量土地難以控制價格,不符合房地產商的權益。惟提及「明日大嶼」,施永青稱不排除有填海的需要,因為房屋問題極為複雜,多種因素需一併考慮。施永青批評,過往的城市規劃失誤,缺乏照顧市民的住屋需要;過往政府過度依賴土地作為財政收入,不敢供應太多土地以免地價下跌影響收入;香港作為自由港,樓價易受外來資金影響等各種因素,造成今日的房屋問題。

施永青續指,解決供應不足應該是政府的首要目標,因為以港人的技能及勤奮程度,理應享有更舒適的生活環境。他提出分設2個市場,一個為港人而設,一個為外來投資者而設,政府以限制售價及銷售對象的手法,確保每名港人一生中可購置到一個上車盤,在住屋上有基本保障,令經濟及民生兩者並存。

朱凱廸批評,土地專責小組的諮詢「越諮越糊塗」,因考慮到市民希望更寬敞的生活環境、沒有計算到需要更多的安老及醫療設施、未包括香港需要建立的土地儲備等理由,推翻了早前「2030+」中香港尚欠1200公頃土地發展的預測,但未有提供最新的土地需求估算數字。(洪嘉徽攝)

朱凱迪:預咗會過 希望政府完善計劃

朱凱廸重申,「明日大嶼」雖預計耗資6000多億元,但計算通脹在內的話隨時會超過1萬億元開支。他又指政府希望社會問「東大嶼是否可行」,但其實計劃一定做得到,故應問的是「東大嶼是否最佳選項」。朱凱廸批評,土地專責小組的諮詢「越諮越糊塗」,因考慮到市民希望更寬敞的生活環境、沒有計算到需要更多的安老及醫療設施、未包括香港需要建立的土地儲備等理由,推翻了早前「2030+」中香港尚欠1200公頃土地發展的預測,但未有提供最新的土地需求估算數字。

朱凱廸坦言,議會中大多數的聲音支持「明日大嶼」,故「預咗會(通)過」,但仍希望能為計劃增加幾項條件:1)更新土地需求面積、類型及需要時間;2)與其他土地選項比較,解答為何東大嶼是最好的選擇;3)公布計劃打算離岸填海或近岸填海及選址;4)計算社會投資報酬;5)公開已經完成的交通影響評估。

朱凱廸又強調,按政府統計,單位數目比住戶數目增長較快,顯示住屋分配不均,若此問題並不解決,即使東大嶼落成,尚有人或要居於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