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改革|陳克勤:過去施政被批「離地」 要改「不干預」迷思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再次撰文論述香港要改革,他指過往很長一段時間,政府施政常被社會批評為「離地」。當中除了反中亂港分子的煽動和扭曲外,也要承認政府過往部分政策措施與社會發展需要及民眾訴求,存着一定距離。故此,以問題導向找準方向,不僅需要政府從行政角度出發,實現治理體系、治理能力、治理效能的改革,並改變對「不干預」的迷思。

陳克勤再撰文談香港要改革。(廖雁雄攝)

陳克勤20日才在報章撰文論及香港要改革,認為要深入探究現行的治理機制,是否適應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打破固有發展路徑,使治理能力與現實發展需求相匹配,政府更加積極有為,進一步探索如何將行政主導與高效市場相結合。他今日再在《大公報》以「推動治理改革 強化制度優勢」為題撰文,指出如何將一系列治理機制的構建,轉化為治理水平的提升,成為下一步特區政府與治理體系的每一分子,需要努力的共同目標。

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講話,對香港提出四點希望(資料圖片/聯合採訪)

陳克勤又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2年「七一」重要講話中,對香港提出「四點希望」,其中首個目標便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無論從國家治理的成功經驗,還是從論述邏輯去理解,都可以認為香港要實現更大發展,首要前提便是提升治理水平,之後才能實現「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因此,香港的改革,需要從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入手。改變對「不干預」的迷思。

他指,香港在全世界「最自由經濟體」榜單中名列前茅,成為引以為傲的一大優勢,但同時,也造成社會上部分人陷入一種迷思:為保香港的「最自由經濟體」優勢,即使出現貧富懸殊、利益固化等自由市場常見的問題時,也是可以接受的,導致每每香港社會有聲音呼籲政府,加大社會福利投入力度時,便有相反意見認為,這是與資本主義的治理理念相違背。當國家提出「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時,更有意見認為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香港,難以達成這一目標。首先,國家所提出的「共同富裕」理念,既不是平均主義,也不是所謂「劫富濟貧」,而是透過「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將發展成果最大化地惠及民眾。

資本主義絕非僅得自由、放任

再者,在「最自由經濟體」榜單中,加拿大、丹麥等貧富差異較小經濟體,亦常年位列榜單前十。事實上,資本主義社會絕非僅有「自由、放任」一種形態。過去長期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的香港,已造成多方面深層次矛盾在社會積累,成為阻礙香港進一步向前發展的巨大阻力,習近平主席指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引出了急需香港社會認真研討,從而形成共識的重大問題:香港長期信奉的治理理念,能否適應如今形勢下的發展需要?

換言之,實行資本主義的香港,是否也要完成上述目的?他認為,香港特區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由中央授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故此,從憲制秩序而言,香港特區的治理體系無疑是國家治理體系的一部分。進而香港特區的治理理念和目標,亦理應與國家所提出的「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保持一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繼續完善各方面制度機制,是要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香港作為國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自然要將「一國兩制」這一創新制度設計所帶來的獨特優勢,轉化為推動香港社會向前發展的治理效能。

陳克勤指完善選舉制度後,以愛國愛港者為絕對主體的治理體系完成構建(黃浩謙攝)

他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隨着完善選舉制度、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健全維護國家安全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治理機制構建工作得以完成,以愛國愛港者為絕對主體的治理體系完成構建,形成一套有效的把關制度。為香港進一步提升治理效能,達至良政善治的改革目標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要實現治理能力的提升,不僅需要政府制定精準的政策措施,還要透過行之有效的落實渠道,切中社會和民眾的實際需求。

過去施政被批「離地」 要以問題導向找準方向

他分析指,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政府的施政常被社會批評為「離地」,當中除了反中亂港分子的煽動和扭曲外,也要承認政府過往的部分政策措施與社會發展需要及民眾訴求,存在着一定距離。故此,以問題導向找準了方向,不僅需要政府從行政角度出發,實現治理體系、治理能力、治理效能的改革。作為香港治理體系網絡的一員,民建聯錨定了向「治理型政團」轉型的改革方向,提出將「是其是,非其非」變為「成其事」;由「有建言」到「有行動」的理念升級。

陳克勤指作為香港治理體系網絡的一員,民建聯錨定向「治理型政團」轉型的改革方向(資料圖片)

他認為,上述方向是要在幫助特區政府提升治理效能的同時,透過民建聯覆蓋全港的服務網絡,更加全面了解社會需要與民眾訴求。透過改革,不僅為特區施政建言獻策,還為政策落實提供協助,也為民意反饋增添渠道。透過更加良好的治理,使得特區政府、香港社會和民眾形成更加正向的互動關係,從而更易凝聚共識,推動香港社會向前發展。正如國家的改革開放進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