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港繁榮靠3優勢 唐英年籲建更多公屋 共享成功成果

撰文:詹詠渝
出版:更新:

香港回歸祖國25年,經濟增長保持平穩,國際都會地位不改,全國政協常委、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形容發展「相當唔錯」,特別是金融及專業服務兩大方面。展望未來,儘管中美衝突日益加劇,或影響本港「中介人」角色,但他相信,香港仍然可保持作為內地面向世界的窗口這獨特優勢,但倡議香港探索歐美市場以外的發展機遇,以至解決港人住屋問題,讓社會共同享受成功的成果。

唐英年認為,香港一直是高度開的放經濟交易平台,得以繁榮發展全因擁有三大優勢。﹙資料圖片﹚

過去四分一世紀,本港經濟成績表用亮麗來形容,並不為過──GDP從1997年的13,730億港元,增長至2021年的28,616億港元,而政府收入和儲備也錄得可觀增幅,如果按世界銀行標準計算,即將黃金及外滙儲備計算在內,截至2019年,香港以4,413.5億美元(34,204億港元)排在全球219個國家及地區第八位,比韓國還要多。

唐英年認為,香港一直是高度開放的經濟交易平台,得以繁榮發展全因擁有三大優勢︰一是香港是個多元社會,各地人才十分容易融入;二是連接內地與國際的「中介人」角色;三是健全的法制及稅制。「香港是國家﹙中國﹚對外最開放的一個窗口,許多企業都很喜歡香港這個平台,無論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

回歸25年主要經濟數據變化

中美矛盾只會深化 探索歐美以外機遇

但隨著內地愈趨開放,經濟實力直逼「一哥」美國,中美衝突愈演愈烈,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的「中介人」,無可避免也受影響。唐英年明言,中美矛盾只會深化,不會好轉,他以形象的比喻道︰「美國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做了全球的『大佬』,但任何『社團』都是這樣,你做大佬做得耐,有個人開始挑戰你地位時,大佬會給你過好日子嗎?一定不會!所以它在多方面都針對中國,幾乎預計得到。」

形勢有變,唐英年認為,香港可進一步開拓新市場,例如東盟、一帶一路國家等,「我們現在最大的貿易夥伴是內地,而最大的出口市場仍然是歐美,但我相信將來都會有一個新的大市場,我們應該進一步開拓這些新市場,例如東南亞、中東、中亞。」

市場可以開拓,但原來的「中介人」光環怕不怕慢慢褪色?唐英年認為,香港人適應力強、頭腦轉數快,只要香港保持著一國兩制的優勢,仍然繼續有發展空間,可以對國家的深化改革有貢獻。「﹙只要﹚我們保持住貨幣自由兌換流通,保持住開放自由貿易的體制,保持住國際標準的金融監管機構,保持住普通法的制度,仍然可以得到世界認可。」

面對中美交惡,唐英年認為香港可進一步開拓東盟、一帶一路國家。(廖雁雄攝)

籲發展文化及藝術產業

近年新經濟發展迅速,資金對科網公司趨之若鶩,但香港在新經濟發展似乎未能跟上國際步伐。唐英年則認為,科技不等於發明,創科不只是研究出一個更先進的產品。「科技一方面當然是技術上的進步,另一方面其實是『頭腦的匯聚』,只要你這個地方可以匯聚到科技人才,科技自然會進步。」他續稱,科技人才可以在香港發展概念,落實生產製造則可以選擇到大灣區,「產品在香港發布,又或以香港為總部,在此吸引外國資金,即便是研發工作,也可以外判給內地。」

他認為,香港是一個高度開放的城市,能夠吸引世界不同地方精英,從海外、亞洲、內地直接來香港,有足夠吸引力吸引多方面的精英留低,以此為家。唐英年以大疆(DJI)為例,創始人汪滔曾在訪問中提及,「假如我沒有去香港,便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假如我留在內地或去了美國,也不會創立大疆創新。」

除了創科發展,唐英年認為香港還可以發展文化及藝術產業,因現時亞洲未有一個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加上香港稅率低,相信可以推動藝術品交投。「我們硬件條件好好,無增值稅,有些地方先徵後退,例如新加坡來一件(藝術品),收了稅先賣去泰國,到時先退稅給你,分分鐘坐幾個月都無(未收到)。」事實上,現時香港的拍賣、展覽、畫廊都做得好蓬勃。

唐英年促新一屆政府興建更多公共房屋。﹙資料圖片﹚

須解決住房問題 擴大公營市場

發展新興產業,無疑可作為香港向前的引擎,但拖後腿的問題還須解決。過去25年,住房問題困擾港人,有海外智庫便指出,本港連續第11年成為全球最負擔不起的住宅市場,樓價中位數相對家庭收入中位數比率達到20.7倍,相當於不吃不喝20.7年才能置業。「上車」負擔重,市民難「安居樂業」。

唐英年坦言,住屋是一個問題,夾心階層尤其「苦」,「『中產基層』是最慘的,他們收入超過上樓(資助房屋)要求,但又買不到樓,所以交緊貴租。」他認為,新一屆政府將會興建更多公共房屋,擴大公營市場,令私營房屋比例相對下降,以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須解決樓市『畸型』現象,社會才可有更加公平的發展,共同享受成功的成果!」

更多「回歸25周年」專訪︰

回歸25周年|港承百年強項迎內地機遇 陳德霖︰雙循環交接最佳地

回歸25周年|聯匯實施邁40年 陳德霖八字總結:行之有效毋需更改

回歸25周年|憶述80年代移民潮 陳德霖︰港保持競爭力人才勢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