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聯匯實施邁40年 陳德霖八字總結:行之有效毋須更改
近年不時有聲音認為,香港與內地經濟緊密連繫,或是時候檢討聯繫匯率制度,包括應否放棄與美元掛鉤,改為跟其他貨幣包括人民幣等一籃子貨幣掛鉤。
金融管理局前總裁陳德霖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世界正走向兩極化,香港只是彈丸之地,穩定的匯率可令投資者少一個風險系數需要考慮,他重申聯匯制度「行之有效,毋須更改!」
今、明兩年均是香港重要的里程碑:2022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2023年則是聯繫匯率制度成立40周年。
聯繫匯率制度的建立,有份為香港奠定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金管局的網頁便如此介紹道︰「聯繫匯率制度自1983年10月17日在香港實施,透過嚴謹、穩健和透明的貨幣發行局制度,使港元匯率保持穩定在7.75至7.85港元兌1美元的區間內。是香港貨幣金融穩定的支柱,經歷過多個經濟周期仍然行之有效,過去多次地區和全球金融危機後,更凸顯制度穩健可靠。」
不過制度至今將近40年,有人認為已完成歷史任務,也浮現一些「缺點」,包括香港没有主動制訂港元利率的自主能力,不能藉調控利率去遏抑本地通脹,甚至是樓市泡沫元兇。沿用多年,又是否真的無檢討空間?金融管理局前總裁陳德霖接受《香港01》專訪時就以八字總結:「行之有效,毋須更改!」
80年代初港元曾現信心危機
回到1980年代初,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地緣政治帶來的不確定性,加上1981年香港股災,市民對港元失卻信心,紛紛拋售港元換取美元,當時港元以浮動匯率制度運行了九年,港元匯率從1983年初的6.5港元兌1美元,急劇貶值至差不多10港元兌1美元,形成貨幣及金融危機。
陳德霖曾撰文,回想當年下班後見到一間大型超市被市民包圍,將口袋的港元現鈔換成日用品,食品、廁紙等早被搶購一空。其後香港政府在1983年10月17日推出聯繫匯率制度,將港元兌美元的匯率固定在7.8的水平,港元信心危機才逐漸平息。
的確,聯繫匯率制度行之有效,先後挺過90年代的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的次貸危機。惟近年不時都有檢討制度的聲音,例如認為香港可以仿傚新加坡,改與一籃子貨幣掛鈎,以及完全放棄貨幣發行局制度,改為設立適合本港經濟情況的獨立貨幣政策。
更多陳德霖專訪︰
回歸25周年|港承百年強項迎內地機遇 陳德霖︰雙循環交接最佳地
回歸25周年|聯匯實施邁40年 陳德霖八字總結:行之有效無需更改
回歸25周年|憶述80年代移民潮 陳德霖︰港保持競爭力人才勢回流
地緣政治局勢緊張 金融被「武器化」
一石激起千重浪,雖然不少重磅官員多次重申,聯繫匯率行之有效,對穩定香港貨幣金融基石至為重要,港元與美元掛鈎可為國家利益效力,不應輕易放棄。惟近年地緣政治局勢再度緊張,在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當中,歐、美等國更被指將金融「武器化」,通過制裁、凍結俄國資產,及將大部分當地銀行移出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以支援烏克蘭,市場再度討論「脫鉤」的可能。
其實這種金融制裁,曾離香港僅「一步之遙」。反修例風波後,港區《國安法》實施,美國採取反制措施,如制裁中港官員,及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打擊聯匯制度甚至一度被美國政界擺上台面作選項討論。
陳德霖亦坦言,全球已進入兩極化,一方以歐美西方國家為首,一方以中國、俄羅斯為主,兩端之間有不少「中立」國家,「有些傾向某一方,每個國家都會盤算,﹙靠近﹚邊一方才符合自己國家最大利益。」聯繫匯率制度的存在,似乎亦是兩極化中的「矛盾」存在:港元一方面與美元掛鉤,是全球第三大美元外匯結算中心;另一方面,香港亦是主要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於人民幣國際化之中有重要角色。
回歸25年主要經濟數據變化
世界政局混亂 港元資產仍穩健
世界政局陷入混亂,2019年下半年的社會事件,其後的新冠疫情,以及外圍俄烏戰爭等衝擊下,港元資產未見大幅流走,陳德霖認為是聯繫匯率制度發揮作用。他解釋,金融市場當中,若果睇好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增長,資金就會流入,相反就會流出,資產價格亦會隨之而波動,在沒有聯匯制度下,投資者同時要關注的,除了資產價格外,還有匯率變動的風險:「如果擔心匯率及資產虧損,投資者可以沽出資產,但若果(聯匯制度下),不用擔心匯率波幅的話,你就可以留低本幣,暫時不投資,否則如果要同時擔心匯率的話,就要沽出港幣。」
他以日本為例,日圓近日持續貶值,投資者可是沽出日圓資產;又或者可以沽出日圓;又或者只沽出日圓,不沽出資產;更可以完全沒有任何相關資產下,直接於市場拋空日圓:「日本規模如此大的工業國,都要留意日圓(匯價)的上上落落。」
香港僅「彈丸之地」 應維持匯率穩定
他坦言,貨幣市場具投機性,經濟出面問題時,市場會同時沽出資產及貨幣,對經濟體而言屬雙重打擊。雖然匯率自由浮動,令央行可以自主定立貨幣政策,惟資金流入流出,匯率就有機會大幅升值或貶值,「香港只是彈丸之地,(聯繫匯率)令投資者少一個風險系數要考慮。」
「行之有效,無需更改」陳德霖以這八個字結束這個「老問題」:「匯率是一個經濟體系的支柱,不是得閒想改變就改變,行之有效,為何要改?香港百多年來,做得最好是貿易及金融中介,難道你覺得百多年來都是這樣,因此就要改下先?做得不成功當然要反思,但成功的話,為何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