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間零售店年底恐執笠 銅鑼灣小商戶呻苦 怕等不到政府資助

撰文:林樂謙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重創本港經濟,零售及餐飲業受到極大衝撃,政府推出兩輪抗疫基金救市,合共涉逾1,600億元。惟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早前表示,計劃雖然可減慢失業率上升速度,但營商環境持續轉差,最壞情況年底前或有四分之一店舖結業,涉1.52萬間零售店舖。

有旺區零售商戶向《香港01》表示,政府發放資助速度太慢,他們未必能等到資助到手,便須裁員或結業,亦有小商戶呻經營環境非常艱難,「(政府)再唔比多啲資助,我地真係會死!」

在銅鑼灣售賣玩具精品的黃小姐表示,政府發放的8萬元零售業資助,最多「頂兩丶三個月租金」。(梁鵬威攝)

政府兩輪抗疫基金救市,對餐飲及零售業的支援主要包括,首輪向合資格零售商戶派發一次過8萬元的資助,並向食物業的合資格食肆派發20萬元資助,向小食食肆等派發8萬元。

至於次輪資助,則向僱主提供為期半年的工資補貼,資助每名僱員每月最多9,000元;餐飲業可選擇按店舖面積申請一筆過資助,金額由25萬至220萬元不等。

政府資助只夠「頂兩丶三個月租金」

黃小姐在銅鑼灣售賣玩具精品,店舖主打人氣卡通角落生物的產品,她表示,肺炎疫情爆發至今「每個月都要蝕住做」,生意額大跌七成,「在限聚令下市民減少聚會,自然減少買禮品做生日禮物及見面禮,即使有意購物,亦不會買貴價產品,一般只願意買數十多元的產品。」她預期,隨著失業率上升,市民購買意欲進一步下降,未來市況或會變得更差。

她較早前申請政府的零售業8萬元資助,認為都「頂到兩丶三個月租金」;而業主願意減租逾三成,短期可應付部分開支,但「自己就出唔到糧」,又無法受惠於政府第二輪的工資津貼,因早前已解僱兼職員工,自己亦為自僱人士,形容零售商的經營環境非常艱難,「(政府)再唔畀多啲資助,我地真係會死!」

售賣泰國香薰的劉先生認為,工資津貼的發放速度太慢,目前已有不少商戶已結業,稱「救都救唔返」。(梁鵬威攝)

部分商戶已結業  「救都救唔返」

售賣泰國香薰的劉先生,稱疫情開始至生意插水式下跌,差過沙士時期,為入行近20年來最艱難的情況「如果去年社會事件仲賺到100蚊,依家就得返30蚊」。

他期望可以「留得低」,等待市況回復正常,「依家執咗間舖都無意思,出去打工都未必搵到工,唔通返屋企坐咩!」劉先生續指,政府推出的資助「好過無」,但工資津貼的發放速度太慢,即使他需要養數名員工,但租金貴、無人流、無生意,亦難以勉強留住夥計,以等待政府發放資助。目前已有不少商戶已結業,「依家咁遲,救都救唔返。」

生意每況愈下,他指「依家最困難係無了期咁等,每日心情都好忐忑,大家都係用唔同方法生存,但即使疫情完結,經濟都會變差,睇唔到曙光。」他又認為,目前零售商要面對網購的競爭,加上租金成本持續上漲,料實體小店的生存空間會愈來愈細。

經營台式餐廳的Anita表示,已申請百分百擔保計劃,料可借貸百多萬元,相信足夠營運多半年至九個月。(梁鵬威攝)

餐廳申請百分百擔保  夠經營至少半年

餐飲業亦是疫情下的另一災區,從事餐飲業逾20年、經營台式餐廳的Anita表示,在限聚令下,近期情況最差時一晚只有三枱客人,生意額按年大跌七成,目前只靠熟客支持,餐廳上下員工都要親自送外賣、到附近大廈「洗樓」派傳單,而營運資金緊拙,約10名員工須需延遲出糧。她透露,高峰期時她曾擁有11間餐廳,現時只餘下一間樓上分店,「做左廿幾年,經歷咁多風風雨雨,無理由會死係呢個時刻,都有少少傷感。」

她早前獲政府首輪發放20萬元資助,稱「好似一粒冰跌落一盤熱水度」,足夠支付部分薪水;以食肆面積計,她可獲政府次輪工資津貼約50萬元,又申請百分百擔保計劃,料可借貸百多萬元,加上業主願意減租一半,減低不少營運壓力。「拉埋門已經可以隨時走人,不過始終係咁多年心血,希望可以保得住個招牌,如果(政府)啲錢到手,應該都夠做多半年至九個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