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遭遇官媒「潑冷水」 風向急轉凸顯決策層矛盾
「地攤經濟」最近成為中國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衝擊下,中國面臨相當嚴峻的就業形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態支持後,地攤經濟被視為緩解就業壓力的對衝措施。不過,北京時間6月7日,中共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率先刊發評論文章《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隨後中央電視台和《人民日報》也發表評論,給地攤經濟「潑冷水」。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就業壓力大增。儘管官方公佈的調查失業率在2020年2月飆升至6.2%的有統計以來高位,但市場分析普遍認為,由於現有統計口徑存在缺陷,中國官方的失業率水準和其他經濟指標明顯背離。根據中泰證券研究團隊測算,中國新增失業人數可能已經超過7,000萬,對應的失業率約為20.5%。
前不久召開的中國「兩會」,李克強在新聞發佈會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四川成都從3月開始,允許攤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在街道上設置臨時攤點,而這在以前往往被視為「佔道經營」。此外,對於其他違背環境秩序的行為,城市管理部門也以教育勸導為主,一般不實施處罰。這種臨時性舉措增加了10萬個就業崗位。
6月1日,李克強在山東考察時,在熟食攤前表態:「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煙火,和『高大上(網絡流行語,高端、大氣、上檔次)』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隨後,中國各省市陸續出臺了鼓勵地攤經濟的政策。中共中央文明辦也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明確要求不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北京日報》發文《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輿論迅速發酵。支持者認為,北京作為首都,定位為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發展地攤經濟顯然與這些「高大上」的城市定位不符。地攤經濟的無序發展擠壓城市公共空間,往往衛生條件差,商品質量參差不齊,容易產生食品安全隱患。
而支持地攤經濟的人認為,地攤經濟成本小、門檻低、經營靈活,往往為低收入或沒有固定工作的人提供收入來源,同時豐富供給層次,滿足民眾不同的需求。在疫情衝擊下,可以緩解就業壓力。
從3月開始,中國政府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推動復工復產,5月用電量數據顯示,各行業用電基本達到2019年同期水準,復工復產已經進入平臺期,而住宿、餐飲行業用電量僅為往年七成。也就是說,現在仍然無法復工的企業,或許再也難以復工了,這背後是無數失去工作和收入的員工。而已經復工的人員,如果企業面臨經營壓力,也可能出現「復崗再離崗」的情況。放開地攤經濟的相關限制,可以讓再離崗人員在城市中尋找到生存的空間。
地攤經濟迅速放開雖然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辦法,但疫情過後,地攤經濟該以怎樣的方式存續,仍然是管理者需要考慮的問題。民眾在互聯網熱議地攤經濟,不是助長「城市頑疾」或站到城市管理部門的對立面。很大程度上是懷念過去地攤帶來的便利和「生活氣」。就以北京為例,2017年末政府主導轟轟烈烈的城市「天際線」清理廣吿牌行動,這樣冰冷的政策最終因為引起廣泛爭議而被叫停。
地攤經濟凸顯出政府決策層與民眾生活現實需求之間的現實矛盾。政府需要考量的是如何在「高大上」的經濟發展和城市管理之間尋找平衡點。經濟發展需要時放任其一哄而上,不需要時就「一刀切」的做法,與政府提倡的「保民生」「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背道而馳。事實上,陽春白雪的宏觀政策和下里巴人的地攤經濟並不對立,都是決策者管理溫度和管理能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