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呼籲取消公積金制度 真能救企業於水火嗎?
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傳播,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舉措。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消息,截至2月14日24時,全國新增確診病例2,641例,新增重症病例849例,新增死亡病例143例,新增疑似病例2,277例。幾項數據均明顯下降。
但疫情不可避免地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近期,各類金融政策、減税降費政策出台,以求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給企業造成的損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黃奇帆甚至建議,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減少企業負擔,引發輿論熱議。
住房公積金制度始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中國住房制度由配給制轉向市場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公積金作為企業給員工的住房工資強制撥劃到職工賬戶,是職工福利的重要體現,更重要的是,住房公積金是免税工資。按照現有方案,企業和員工繳存比例為一比一,個人繳存上限為税前工資的12%。而現實情況是,很多政府和企業的繳納金額甚至是個人繳納金額的兩至三倍。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劉俏、張崢旗幟鮮明地反對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原因有二,其一,短期來看,降低公積金繳存甚至取消公積金制度的確會減少企業現金流支出,緩解企業經營壓力,但這是以降低職工薪酬為代價。對企業來說,即使有調整公積金繳存比例或暫緩繳存的政策,在考慮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後,尤其是現在很多企業面臨的是用工不足問題,企業並不一定會選擇改變原有企業的公積金繳存策略。勞動力市場交易雙方自由選擇形成市場均衡,為什麼要用一項效果不明的經濟政策去破壞呢?其二,無疑,疫情防控期間經濟生活的主要挑戰是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根據《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 年年度報告》,2018 年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為291.59 萬,只佔近四千萬大中小微企業的7%。短期內取消住房公積金,為數龐大的中小微企業並未直接受益,遑論數目近億的個體工商組織!這對支持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緩解就業壓力有多大作用?
此外,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商業住房貸款的重要補充。北京大學調研顯示,在房價相對較低的城市,住房公積金貸款金額普遍佔到居民房貸總額的60%至70%。以2018年數據為例,公積金貸款的累計房貸筆數為3,334.82萬筆,以三口之家推算,惠及1億人。進一步分析,因為公積金貸款利率遠遠低於商業貸款利率,這大大降低了居民的購房成本,變相增加其可支配收入,有助於提升消費,這不僅對房地產市場有正面促進作用,對以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也有重要意義。
討論政策建議時,如果將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經驗數據過度放大,很容易脱離真實情況。中國不同城市差異極大,一刀切的政策帶來的傷害可能遠大於政策初衷。
劉俏和張崢建議,目前應該討論的是如何改革完善現有公積金制度,而不是直接取消。應該考慮擴大繳存覆蓋面。對於貸款額度、繳存比例等問題,因城施策、因人施策,讓制度政策更加精細化。精準測算資金使用和管理的效率,與房地產市場和保障性住房制度銜接配合。同時,決公積金管理的屬地化對於就業人口的流動的制約問題,建立城市之間信息共享和政策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