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IMF:中國經濟有望從疫情中快速恢復

【武漢肺炎】IMF:中國經濟有望從疫情中快速恢復
撰文:孫素青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疫情仍在持續,給中國經濟蒙上一層陰影。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中國將出現迅速復甦,因為製造商將補回失去的時間並且重建庫存。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稱,正在收集數據以評估疫情在中國爆發的影響,儘管形勢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希望能看到V型復甦。

格奧爾基耶娃稱,疫情為中國經濟帶來了一定下行風險,但相信中國經濟能快速反彈。此外,中國財政金融領域也採取了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中國對本次疫情的整體應對也體現出了大局為重的精神。格奧爾基耶娃表示,「我們必須要意識到,中國為了控制住病毒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我們必須要記住,這個問題首先衝擊的是被其影響的人,是被其影響的很多人的正常生活。(中國)將關注點聚集在這些方面是正確的。」


IMF指美國尚未到放鬆加息時候 預告有機會削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警告,美國和歐洲的高通脹資料,意味着放棄加息還為時過早。另一方面,預告有機會削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因疫情防控和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問題,為中國經濟帶來了持續風險。

她表示,在通脹出現明顯下降之前,美聯儲「別無選擇,只能堅持到底」。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是高通脹,這需要央行提高利率,從而推高消費者及企業的信貸成本更高。同時政府還需要照顧社會上最弱勢社群,避免窮困人士受高通脹所衝擊。

疫情防控和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問題,為中國經濟帶來了持續風險,IMF 可能會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測。(新華社)

另外,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和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問題,為中國經濟帶來了持續風險,IMF 可能會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IMF 預計今年及明年中國經濟增長分別是3.2%及4.4%,風險偏向下行並有可能下調預測。她指中國確實有財政空間刺激經濟和應對下行壓力,中國政府亦正考慮放棄新冠清零政策,轉向更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可能有助減少供應鏈中斷,並應對增長放緩。

她看到擺脱大規模封鎖、以及採取非常有針對性的限制的重要性,這種限制容許政府在不涉及重大經濟成本的情況下,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她促請中國政府檢視新冠疫苗接種政策,以及專注於為「最脆弱人群」接種疫苗。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