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感人語】2011彩虹戰衣得主郭灝霆 退役運動員不只得一條出路
在過去復活節假期,香港人見證一項歷史性的時刻。
世界場地單車錦標賽首次在香港舉行,這已經不僅是香港的事,這是世界的事。自1990年日本舉辦過該項賽事後,香港是第二個在亞洲舉行的城市。
每逢體育盛事舉行,自然令一眾退役運動員再次現身,今次也不例外。
2011年世界場地單車錦標賽男子15公里捕捉賽冠軍-郭灝霆(Marco),是香港歷史上第二位獲得「彩虹戰衣」的單車手。自他退役後,一直留在運動界別,但不是教練,究竟他最近的發展如何?
攝影:倫星揚
一般人對退役運動員有不少既有印象,他們會是教練?還是旁述?這些崗位對他們而言當然有一種薪火相傳的精神,把自己最專業的知識和經驗給予觀眾和下一代,不過他們不只得以上兩個崗位。Marco於2015年正式退役,一直尋找自己的興趣,而他的興趣在於科技上。「去年9月成立了Sport.Plus,想用這個平台傳遞運動員的精神。而今次世錦賽,Sport.Plus是合作宣傳單位。」Marco說。「除此之外,Sport.Plus的理念,是做運動數據化的內容,例如戴手帶做運動,過程會收集數據到手機程式,然後希望收集香港精英運動的專業意見,令用家受惠。」
說回今次Marco在世錦賽的角色,Sport.Plus宣傳的策略是找來香港不同項目的世界冠軍作專題訪問,當中包括吳安儀、蘇樺偉及胡兆康。其次,Marco親臨UCI瑞士總部,與各個贊助商交流,如官方計時Tissot及官方服飾Santini等交流,談論將來UCI如何在香港發展單車青年培訓。「香港被選為世錦賽的主辦城市,當然達到一定水平和要求。UCI會觀察過往比賽的整個流程、比賽氣氛、入場人數等等,而香港單車隊一直有不俗成績,以亞洲城市來說,四、五年有一件彩虹戰衣,男、女、青年也有,令UCI感受到香港已有一定的發展。」Marco解釋。
另外,Marco提及到香港的青訓可以再完善一點,希望建立到一個更強壯的梯隊,令全民參與。他亦建議香港應好好利用一個世界級的單車館,多舉辦學界比賽便可以發掘精英出來。「要吸引小朋友成為單車手,先要有成功的案例。小朋友很簡單,可能看見我或Sarah(李慧詩)穿起彩虹戰衣,就會有一個夢想和提升興趣。」Marco舉例。「香港中、小學開始有單車隊,有完整一隊亦有隊衣的。而青少年成長的過程是接受完青訓,然後會做全職運動員。若說要代表香港出戰世錦賽的話,可能最快要三至四年的全職訓練才會有機會參加。」
要鼓勵香港青年成為單車運動員,一方面當然是家長。家長除了考慮子女的運動成績,還會擔心他們退役後的出路。「退役後可以做什麼,可能就是看我們了。」Marco形容自己經歷10年的全職運動員生活,重新投入社會其中一項最困難的是溝通。「運動員很單向,每日起床、訓練、進食、休息不斷重複。基本上不用社交生活,也不懂說話。重返現實社會,最大的問題是:自己願不願意改變,放下運動員身份。」當然,他們並非全無資助,擁有8至10年或以上的全職運動員,若分別是亞洲冠軍級或世界冠軍級,退役後會一筆過的獎金。香港奧委會有運動員就業支援,提升運動員的時間管理和演講技巧。
Marco是其中一個從全職運動員重新投入社會的好例子,他透露未來有機會與大機構合作,舉辦一些社會企業責任計劃,內容包括前往大概10間學校推廣單車運動,與精英運動員分享,成功的話將會有8000名學生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