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談運動員發展:強化發掘培訓 鼓勵學校配合

撰文:郭灝霆
出版:更新:
運動員取得佳績,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而必須在運動員本身、教練、訓練場地、設施、科學數據分析配合練習等投入長遠投資,而這一切都需要有關當局的大力支持。
郭灝霆
近年多位香港運動員揚威海外,除了掀起本港對運動的熱潮,喚起市民對運動的重視外,相信大家會重新關注香港對體育界資源投放的問題。圖為李慧詩。(資料圖片)

轉眼奧運會已完結了三個月,是時候總結一下運動發展!

資源貧乏 考驗運動員決心

歐鎧淳、李慧詩、葉姵延、張家朗……相信大家對這些名字並不陌生。近年來,香港運動員在多項國際賽事中屢獲佳績,取得多方面的突破,揚威海外!除了掀起本港對運動的熱潮,喚起市民對運動的重視外,相信大家會重新關注香港對體育界資源投放的問題。運動員取得佳績,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而必須在運動員本身、教練、訓練場地、設施、科學數據分析配合練習等投入長遠投資,而這一切都需要有關當局的大力支持。

回顧七十、八十年代,體育發展面對不少問題,不同項目均資源貧乏。當時不少項目僅屬業餘性質,莫說能有資源保送運動員到外國受訓,就連硬件亦十分不足。曾為香港爭光,在美國亞特蘭大奧運中奪得首面奧運金牌的李麗珊,曾以「艱辛」來形容她的運動員生涯。她表示,從前資源嚴重不足,需要自己動手造帆、比賽費用亦需要自付。但因為她喜愛玩滑浪風帆,就有無窮鬥志,一直有動力去磨練。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對運動員是重大的挑戰,不止是硬件的問題,更是考驗他們決心的時候。

1996 年亞特蘭大奧運,李麗珊贏取滑浪風帆金牌,成為香港歷史上的首金。(Getty Images)

資源分配不均 影響非精英項目運動員發展

「香港運動員基金」的成立,就是為了表揚 1996 年奧運首金的佳績,當時投放了 1,300 萬港元為現役及退役運動員提供「教育進修經費」及「生活資助」,讓運動員可免去財政負擔,全心全意投入訓練,運動員生涯得以延續。不少運動員受惠於這基金,包括支援我在香港教育大學完成學位課程,及退役後所提供的一筆過資助。這些資助和支援,對於一個投身了運動事業超過十年的運動員來說,是一道「堅固的橋樑」,協助我們重新適應社會,不致於在轉型的路上感到迷惘。

事實上,香港體育界尚有多個項目因未能成為「精英項目」而受到忽視,長期缺乏資源。一些運動例如沙灘排球、棒球等,得到的資助都不多,支援運動員如運動康復及治療、宿舍、心理輔導等自然更少。他們要自行聘請教練,作針對性指導及部署;他們為提高水平,亦需要定期參與職業比賽,但這些開支對運動員來說簡直是「惡夢」。一方面很希望有機會向更高水平發展,另一方面又會被現實情況嚇怕,可見資源不足直接影響項目及運動員的發展。

青少年最注重的是學業,但很多時候學校並未能配合青年運動員的訓練及比賽時間,令他們需在學業及運動之間作出取捨。圖為協恩中學連續四年於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封后。(資料圖片)

循學界發掘潛質人才 充實運動梯隊

要在一項運動項目保持持久的競爭力,就必需訓練有潛力的青年運動員;而現時主要通過「明日之星」等計劃,去招攬有質素的青少年加入港隊。但事實上,這些計劃一直是被動方式招攬,公眾對計劃的認知不足。為防運動人才出現斷層,當局除了呼籲有興趣青年運動員主動報名,亦應投放更多心思去發掘有潛質的青少年,例如港隊與學界、區隊有更多接觸,招攬已在社區有不俗表現的青年運動員,主動吸納有潛質的人才加入港隊,令整個運動梯隊可以更加強壯及結實。

在培養及持續發展方面,青少年最注重的是學業,但很多時候學校並未能配合青年運動員的訓練及比賽時間,令他們需在學業及運動之間作出取捨。亦因為「學生運動員」在學校裏仍然不算普及,以致很多時候他們只能獨自面對問題,繼而萌生放棄的念頭。雖然現有「夥伴學校計劃」,為青年運動員「度身訂做」個人時間表,但參與計劃的學校十分少。各方面應鼓勵推行計劃,令在學青年運動員可平衡兩者,培育他們持續在運動上發展。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