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治療室2】《眼淚的祕密》也可做音樂治療?

撰文:張碧尤
出版:更新:
眼前這個「小伙子」,就是專業註冊音樂治療師何顯斌。(馬熙烈攝)

今日約好了的音樂治療師,就是眼前這個戴著黑色膠框眼鏡的年輕人,背一個大結他,狼狽地拖拉著放滿樂器的旅行箱,實在令我有點意外。音樂治療師Pan(何顯斌)作自我介紹時,亦尷尬一笑,「我都擔心自己外表不夠權威。」正正因為這個「不夠權威」的樣子,配合陽光笑容,未拿出樂器,已有種治癒感。Pan隨意在結他弦線上掃幾個chord,四周馬上溢滿輕鬆動人的旋律。

Pan其實已經擔任音樂治療師6年,他在美國讀高中時參加交流計劃,期間偶然接觸到音樂治療這個學科,「我自小就很喜歡音樂,又希望將來的工作可以幫助他人」,音樂治療剛好結合了他的興趣和志向,於是在大學時報讀冷門的音樂治療。

形容音樂治療為「冷門」並不是要貶低其價值,只是因為音樂治療在全球各國都不算為人熟悉,而大部分本地治療師都在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國修讀課程、註冊,再回流返港執業。而全職治療師更廖廖可數,一般治療師都以freelance形式接工作。Pan亦不例外,除了個別個案外,他一般獲社福機構、學校邀請,開辦音樂治療小組,服務對象包括特殊學習困難學生、情緒受困人士、精神病康復者等。

訪問當日,我故意向他「挑機」:「吳若希的《眼淚的祕密》如何在音樂治療中應用?」他快速拿出ipad掃過歌詞清單,向我展示《眼淚的祕密》的歌詞,反問:「你認為這首歌的歌詞題材是甚麼?那句歌詞最讓你產生共鳴?」他解釋:「協助受助者以歌曲、歌詞分享個人經歷、感受,比考據用哪首歌更重要。」

最後他提醒我,在失意時自行聽歌想舒緩情緒,可能會有反效果,像傷感時再聽傷感的歌,就讓情緒更墜入谷底,這時,有治療師作適當的引導就可發揮作用。這一刻,音樂治療師的專業形象在這個「小伙子」表露無遺。

何顯斌 Profile:

香港創意藝術治療中心創辦人之一,擔任註冊音樂治療師6年。去年聯同3位同業撰寫本地首本音樂治療個案分享書籍《音樂‧殊不簡單》。

香港創意藝術治療中心

香港音樂治療協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