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芬蘭的「白日夢」藝術展覽 織出非凡工藝
白日夢在現實中會以什麼形式出現,你想像過嗎?
甫踏入展覽場地,一幅幅色彩鮮艷的巨型作品掛在牆上。遠看還以為是畫作,走近一看,紡織品特有的紋路映入眼簾。這幾幅掛氈,出自芬蘭藝術家及設計師Kustaa Saksi之手。
「我其中一個親戚很會作夢,很多時她的夢境都和大自然有關,我有很多靈感都是源自她的分享。」Kustaa解釋。「另一個靈感來源是我小時候的經歷。我記得自己在海邊散步,海洋的生物常常令我充滿幻想,還有森林、石頭、佈滿積雪的島嶼,以及北極光。」長大後,他愛上旅行,並從中繼續吸收創作養分。「在夢中,任何人、任何事都是自由的,可以全部是幻想。」
他的作品,驟眼一看,只見色彩斑斕,但細看之下,才發現處處是驚喜。其中一幅作品,描繪了大海中船隊和怪物交鋒,遠看只見疑似茫茫大海和蛇形的怪物,走近一看,才看見外型兇猛的海怪原來捲着一艘艘戰船,「他們在和海怪作戰。」Kustaa指着戰船。也是看近後,才看見大海上的波浪、海怪的輪廓,全都由不同形態的絲線織成。
「我的作品主要材料是羊毛,它們柔軟又溫暖,而且有種朦朧的感覺,和夢境有點相似。」8年前,Kustaa和一個意大利品牌合作,自此和羊毛結下緣分,「第一次將羊毛捧在手上,手心傳來柔和的觸感,令我很想繼續運用這種材料創作。」但一直到4年前,他才有機會再次用羊毛創作,「我和荷蘭博物館合作,於是和他們商量可否用羊毛創作藝術品,他們點頭,並為我以及紡織實驗室牽線。」他也因此認識提花編織(Jacquard)。
「這間紡織實驗室已經有過百年製作提花編織的歷史,因此他們很熟悉這種工藝。」提花編織相比其他紡織工藝,提花編織總是有種不夠細緻的錯覺,Kustaa更笑說這種技法多用於大量生產,但正因如此,他更堅持不讓作品流於表面,「我愛融合不同的物料,如天然纖維以及高科技物料,例如塑膠、夜光磷粉、金屬亞加力膠線等。」所以,其中一幅青蛙作品,用閃光燈拍攝,會從彩色變成黑白色,皆因白色部分用了反光纖維,「不過這其實是意外發現啦。」他笑說,「意外也是一種上佳的靈感。」
不過,萬事總是起頭難,任何技術也不例外,「一開始學習這種技術,其實很難,要不斷練習和嘗試。」Kustaa坦言自己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很快便會下決定,難得提花技術和他能夠「共融」。「提花的一大好處是能夠控制一切,而我不是一個會在細節位糾纏的人。」草圖完成後,大約30小時便可完成一幅作品,「這個過程有點像action painting。」
正因如此,和時裝品牌合作,對他來說是一種挑戰,但也同時是樂趣,「我要將品牌的概念化為視覺,例如去年和Marimekko合作,靈感來自深海風景,但我要配合品牌的風格,於是最後我調整了本來的設計,又例如馬年和Nike合作,要如何突出馬的肢體動作呢?這些摸索的過程都很愉快。」和Ferragamo合作,他更將作品化為動畫,「我不安於只做一件事,所以我有藝術家和設計師兩個身分,但它們會互相幫助和影響對方。」
但Kustaa始終覺得他的作品最大的功用是「工具」,「我製作漂亮的作品,但更希望通過作品,讓不同觀眾自行演繹不同的故事,不同人可以有很不同的看法,而我喜歡聽他們的故事,這可算是一種社會連結吧。」
「Woolgathering」展覽
日期:2016年3月26日至4月17日,周二至周日上午11時至下午8時
地點:中環善慶街6至10號華善樓G/F B號舖(Usagi Hong Kong)
查詢:2448 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