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漫畫店1】信和港漫店細說起與落
今年《香港動漫電玩節》繼續擠迫得水泄不通,旺丁也旺財;另一邊廂,漫畫店卻陸續消失在我們面前,究竟他們用什麼方法來面對如此奇怪的現像?
旺角信和中心商場自80年代起已是極受青年歡迎的「宅文化勝地」,售賣明星相、唱片、電子遊戲、漫畫雜誌的店舗林立。在平面媒體息微的今日,屹立不倒的似乎只有遊戲店,漫畫店在數難途、相繼結業,只是有間專攻港漫的店舖,仍在這個過去的「主場」掙扎求存。
信和中心商場2樓的漫畫店「至Goal Club」老闆張瑞新(下稱「張生」)是「寫畫」出身,年少時跟隨上官小強在玉郎機構打工,當助理。90年代初,他兼顧「自由人出版有限公司」的專賣店零售業務,更涉足宣傳、出版、批發等不同崗位。寫畫對張生來講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搞書屋卻得以初窺漫畫市場面貌、眼界大開,「我或者從事寫畫的人性格都比較主觀;但市場告訴我很多事情不能主觀。」
例如他覺得《阿基拉》是「正嘢」,買家卻不多;有作品看來不外如是,卻賣斷市,「市場的客觀衝擊了我的主觀,幫我開竅。基於做生意立場,我不再執著自己睇法。」
自由人發展未如理想,張生於千禧年開辦「至Goal Club」。某年在東京涉谷參觀幾間專門而裝潢「骨致」的二手漫畫精品店,有意仿傚。市道不好,他更以為便宜舊書好賣,但很快便發現觀念錯誤,「經濟好,貴價食肆生意好;經濟差,平民化茶餐廳有需求,這是正常經濟現象。漫畫和電影是分眾產品,主流唔掂,二手都冇人吼。」
生意欠佳,張生唯有添置新書帶動人流、吸引顧客問津二手貨。後來新書「越做越好」,比例增加,但舗位所限,書量不及其他書屋多,張生決定走回自由人專賣店模式,以港漫為主、日漫為副,提供有別於其他書屋的服務。
適逢港漫「兵器潮」來臨,兩大港漫巨頭旗下大作——玉皇朝的《神兵》系列和天下的《風雲》推出角色使用的迷你兵器,風頭一時無兩,「絕世好劍」、「雪飲狂刀」、「天晶」等名字家傳戶曉。漫畫節大排長龍買兵器的現象持續幾年,遊戲改編的漫畫、黑幫題材江湖書也趁勢推出兵器。流行市面的各種限量版、特別版兵器數以百計,炒得火熱,不少人視之為港漫的小陽春。亦有人認為周邊精品比內容質素更受讀者重視,乃本末倒置,種下日後業界不思進取,題材、故事、創意走下坡的禍根。不論如何,此熱潮確為一時佳話,令出版社和書屋收入甚豐。
最初至Goal Club不能受惠,皆因兵器生意被壟斷。「行家早上軌道,掌握人脈貨源;我們半途出家,難攞貨便放棄」有見需求巨大,很多書屋便囤積居奇,書迷如想購得心頭好,要不捱炒價,要不退款,令他們非常「冇癮」,遂向至Goal Club施壓,要求盡快翻貨「抒困」。
「客人覺得我們做生意較老實、信得過,我亦自問有原則,訂單如一紙合約,上面寫明賣幾錢,貨物到手不會臨時起價。」張生跟發行商周旋,排除萬難,終於購得兵器。來貨有10把,8把照訂價賣給顧客,剩下兩把無人買才會拿去炒。「作為商家,我也想謀取暴利!只是白紙黑字,不能反口!」
張生兵器價錢合理,利潤只有兩成至兩成半,看到其他書屋炒家以「兩、三個開」轉手,他直言「眼紅」;但留有餘地的營商手法,為至Goal Club贏得誠信,張生得以跟一班熟客建立長期關係。
8、90年代港漫正值蓬勃之全盛期,薄裝每周以數十本計出版,漫畫助理不愁無工開。港漫畫風一般較日漫精細複雜,要趕期,工作繁重,助理起薪點低,跟「學師」無分別;但他們多是熱愛寫畫之人,可日顛夜倒地畫,捱過頭幾年關口,成為資深者,技巧、速度和經驗提升,議價能力不容小覷。
張生回顧這段最投入漫畫的日子,認為自己對寫畫熱誠不夠強:「做嗰行,厭嗰行,我逐漸為事業去做。」本身喜歡畫人的肌肉和頭髮,聽到同事說畫實景前途更好,便轉學實景。在自由人做宣傳策劃,思維變得客觀之餘也更現實,營運至Goal Club純粹是一盤生意,非關興趣:「基本上我已經很多年無看漫畫,只是偶爾好奇,因客人盛讚某些作品而拿來揭揭,了解下有何特別而已,因為人老了。」「現在睇《壹周刊》的興趣反為更大,漫畫方面我已經很out了。」
面對網絡侵權猖獗、讀者流失、港漫日落西山的當下,風雲不再,玉石欠明,張生又認為哪些港漫畫家仍為健筆、仍有市場價值?由生意角度出發,他最睇好2012年起連載新版《鐵將縱橫》的畫壇巨人邱福龍,以及人稱「和仔」的鄭健和:「和仔一直都是有火之人,我當初卻對他甚有保留,他以前的作品不是不好,但總是他自己愛畫的東西,會好艱難;現正連載的《西遊》,一聽書名就知會受歡迎。」
多年來一直記錄港漫創刊號銷量,方便攞書,鄭健和過往作品創刊號從未過百,《西遊》打破了局面。他直言不喜《西遊記》故事,但商業眼光來看,如此大路題材注定賣得。一再添書,錄得300多本銷量,破至Goal Club暢銷紀錄。儘管創刊號報捷,長篇還是講韌力,往後每期平均賣到百六書,他估計整體成績(計埋街外)會比鄭健和前作升兩、三成。
張生認為真正懂得欣賞畫功的港漫迷越來越少,現時畫功最為上乘的作品要數《鐵將縱橫》,仍有一定捧場客;新一代讀者較著重故事好看與否,有無突破。鄭健和的《西遊》是講唐三藏把經書送還西天的「後傳」,「很多客人讚《西遊》並非出色在畫功,而是意念,我覺得這更緊要,」「和仔的《西遊》顛覆了《西遊記》,用四師徒角色創作新故仔,實在離經叛道。」已出版30多期的《西遊》仍有新讀者加入,故此張生一直保留最早期數,以便新讀者補購。
薄裝港漫在全港報攤均有發售,讀者很少會特登去書屋購買,除非有著數。至Goal Club除了在訂購精品方面作風「均真」外,亦以每本減價1元來吸引顧客,補購股務尤為重要,「近10年很多像我這年紀的中年人返大陸工作,一去幾個禮拜,miss了幾期書,我幫到他們。」張生指有港漫迷愛儲書,睇要一本,擺要一本,「驗屍官」為數不少,二手書滿足不到他們,新淨書可以在此補回,只要不阻礙其他讀者和搞亂檔攤,張生容許他們逐本檢查,最緊要開心,「要是在報攤『驗屍』,不被人問候老母才奇怪!」曾為港漫從業員,經歷過她的黃金時代,深明老讀者熱情,張生盡量滿足他們所需、配合他們的閱讀習慣,成功在云云書屋中「我自行我道」。
經歷過2003年沙士極低潮,至Goal Club仍勉強站穩住腳。然而港漫產業息微,被動的紙本漫畫銷路收窄,娛樂因資訊科技發達變得多元化,電子媒介已成為主流消閒的渠道,「不講手機了,TV Game都已經很多選擇、發展得好犀利。」面對眾多興趣選擇,漫畫迷數量下降是世界大勢,日漫也難逃厄運,現時生意僅靠一班熟客支撐,長遠對張生是一個負累,「看實體書的讀者已經不多,所以我覺得出版社與其把回書放在倉庫中,不如放給書屋賣,幫補我們的生計!」
張生有見很多漫畫迷向他查詢一些已經「完售」的舊漫畫,他想要補購也困難重重,「我開一張單也要幾毫子成本,要是補書還那麼不方便,豈不是把那些實體書讀者趕回到網上看漫畫?」他曾向文化傳信反映意見,後者也從善如流,改善與書屋的溝通,以書屋作為補購旗下漫畫的主要渠道。
「你問我幾時唔做?我隨時都會唔做,舊年已經有諗過!」談及至Goal Club的前途,張生態度灑脫,「我一直都想轉型」張生說,反正對漫畫已無年輕時的著緊,多年經營書屋累積的經驗,正好投放到其他生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