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長隆虎鯨撞池壁疑自殘 專家稱是摩擦皮膚 網民:放過牠們吧
有網民拍片反映,珠海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內,一條虎鯨在30秒內連續撞擊飼養池壁,疑似自殘。
1月12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服務局回應稱,經實地調查,片中的虎鯨身體無異樣,上述行為並非情緒宣泄。有專家表示,上述行為不屬於虎鯨的撞擊範疇,更像是在摩擦皮膚。
事件引起網民討論,有人質疑虎鯨這種行為「像是應對痛苦、憤怒、壓抑、挫折的自我傷害」。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呼籲大家不要再去水族館、動物園參觀,還動物自由,「放過牠們吧」、「只想在大海看到牠們,而不是在人類圈養的囚籠裏」。
網傳影片顯示,在度假區的長隆宇宙飛船園區內,一條虎鯨肚皮朝上遊動,先是用頭部撞擊飼養池壁,十幾秒後用側腹再次撞擊池壁。
公開資料顯示,長隆宇宙飛船總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共建有67個淡水與海水水池,展示超過400多種、近15萬尾各類海洋珍稀動物。
1月12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服務局一工作人員回應稱,根據園區獸醫團隊出示的體檢記錄,片中的虎鯨各項身體指標都正常,皮膚表面也沒有發現所謂撞擊造成的明顯傷痕。
該工作人員引述專家說法稱,虎鯨是攻擊性較強的海洋生物,遊動速度很快,在捕獵時常用身體或尾巴去破冰或擊打獵物,而片中虎鯨遊動速度緩慢,碰到飼養池壁的行為並不屬於撞擊的範疇,也不是激烈的行為,而是一種自然行為;當局將繼續關注此事,也會定期檢查園區。
《新京報》報道,山東大學海洋學院教授、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漁業分會副秘書長王亞民表示,片中虎鯨的行為不屬於撞擊的範疇,更像是摩擦皮膚,「適度摩擦有助於去掉虎鯨身體上的寄生蟲和藤壺」。
他介紹,虎鯨作為一種在南北極附近海域生活的豚類,在捕食海豹時,有撞擊浮動冰塊、讓冰塊上的海豹掉進水中的習慣,即便是在撞擊,也是在合理範圍。
他還解釋,豚類動物玩耍行為比較多,比如追逐、摩擦等;至於情緒,比如壓抑、憤怒,屬於動物心理學範疇,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缺乏證據與結論,不能憑空想象。
不過,網民對專家的說法並不賣帳,更質疑「圈養的哪來的藤壺?」、「虎鯨皮膚沒有藤壺」;有人認為是水池空間對虎鯨來說過於狹窄,「別說虎鯨,人待在狹小的空間也會抑郁」,並呼籲園方將虎鯨放回大海,「不要再唯利是圖了」、「我從不帶小孩去海洋館或海洋公園看這些,小孩看了會問為什麽不把它們放回大海?覺得它們很可憐!反過來想想如果是把人這樣圈養在不屬於自己歸屬的地方,會不會精神出問題!?應該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