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戴德梁行:未來10年建12.9萬私樓單位仍供不應求
特首李家超今(19日)發表其上任以來首份《施政報告》,涉及不少土地及房屋政策,當中提及,未來十年私營房屋需求為12.9萬個單位,並在未來五年準備好可興建不少於7.2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
戴德梁行環球董事、大中華區行政總裁趙錦權認為,該數字或低於市場實際需求。由2016年至2020年本港一手私人樓宇成交量由1.5萬至2.1萬個單位不等,加上政府將推出多項措施吸納外來人才,住屋需求將有增無減、或會供不應求。
考慮房屋「先租後買」助年輕人上車
對於政府利用短期內未有發展計劃的政府和私人土地,以標準簡約設計和「組裝合成」快速建成「簡約公屋」,趙錦權認為可解基層市民燃眉之急,對此表示歡迎。然而,政府更應以「拆牆鬆綁」的思維興建公屋或資助房屋,長遠將更有效增加房屋供應。
該行又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討公屋政策,設定日後居屋的轉售安排,例如要求業主只能將單位售予合資格家庭,並交由房委會負責安排。另外,政府亦應考慮透過資助房屋協助青年人上車,尤其是專業人士,如重建或將部份公營或資助房屋撥作可負擔的房屋,以低於市價或以「先租後買」的形式,以供年輕專業人士購買。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陶汝鴻表示,贊同北部都會區是未來的策略發展據點,亦是驅動香港再創高峰的新引擎,高興看到今次的《施政報告》中,就北部都會區有更長遠和具體的政策,從不同產業、人才、交通基建以至各部門的配合,並將位處核心商業區而沒有特定地域要求的政府辦公室,如金鐘道政府合署近四成辦公室樓面面積,將遷往「北部都會區」,帶動該區發展並騰出核心商業區土地,亦是一個正面訊息。
對於政府將分別成立「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及「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該行期望日後會有跨境管理委員會,進一步協調香港大灣區的土地規劃及長遠發展。
放寬工廈強拍門檻 助釋放舊工廈價值
另外, 戴德梁行香港資本市場部執行董事高偉雄稱,歡迎政府於施政報告提出恆常化工廈重建的標準金額補地價安排,由目前只適用於工廈重建和新發展區的原址換地申請,擴展至新發展區以外的新界農地。另外,位於非工業地帶的工廈,如樓齡達30年或以上,強拍門檻降至七成業權,現時部分舊區如油塘一帶亦有該類工廈,料有助釋放舊式工廈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