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澤連斯基接連警告 中國會不會「致命性援助」俄羅斯?
無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最近都在「警告」中國不要「致命性援助」俄羅斯,布林肯用詞非常霸道,他直接用了「warn」(警告)這個詞,威脅中國說如果發生將會面臨空前嚴重後果,澤連斯基相對比較委婉含蓄,他對中國自開戰以來的立場表示肯定,但是也明確表示希望中國不要援助俄羅斯,否則「可能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
那麼,中國到底會不會「致命性援助」俄羅斯呢?首先需要理解何為「致命性」。
「致命性」不僅是指武器性能與殺傷能力,更是指中國援助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戰爭格局,對烏克蘭及西方具有「致命性」後果。
俄烏戰爭持續至今,俄羅斯的戰場表現可以說非常失準,被烏軍打得丟盔棄甲,只能一路調低戰爭目標,收縮到有限區域憑大河天險固守待援。
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戰爭性質、軍事思想與指揮層面的原因,與雙方在武器與情報獲取能力上的差距也密不可分。
俄烏雙方的武器裝備與訊息戰能力本來處在同一水平,俄羅斯還具有一定程度的優勢,但是美歐的武器與情報援助大大提升了烏克蘭一方的作戰水平,與俄羅斯形成了明顯代差,使烏克蘭不僅成功逆轉戰局,還對俄羅斯形成了持續「放血」壓力。依照俄軍的武器裝備與訊息戰能力,想逆轉戰局幾乎是不可能的,無論普京在戰場上投入再多兵力,只要美歐跟進提升軍事援助水平,俄羅斯就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01影片:五分鐘回顧一年俄烏戰爭
但是,如果中國為俄羅斯提供戰場情報和某些先進作戰武器,比如無人機、遠火武器、坦克戰車等,那結果可就不一定了。中國是一個工業製造業大國,自海灣戰爭以來就在訊息戰及上述軍工領域突飛猛進,按照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無從考證的數據,中國軍工產業現在最多只發揮了15%的產能。如果中國開足馬力生產,源源不斷地為俄羅斯提供武器與情報訊息支持,即便是不能幫助俄羅斯速勝,長期消耗下來,對烏克蘭和美歐也將是「致命性」的噩夢。
其次,對於「會不會」的討論也有兩種不同可能。
如果從一般大眾利益的角度,中國是不會「致命性援助」俄羅斯的。因為援助確實可能導致中國與美歐從分歧走向分裂,加速世界進入新冷戰格局,對中國的經濟民生、科技發展、崛起復興都相當不利。
如果分裂的後果只是中美分裂,中國大概率不會介意。但是考慮到與歐洲及世界多數反對俄羅斯發動戰爭並決意懲罰俄羅斯的國家,考慮到與歐洲關係破裂可能對中國未來與世界格局產生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中國是不會走這一步的。
事實上,去年11月中美領導人在印尼峇里島會面以來,即便是中美關係也在進行一些技術性回暖調整。在疫情防控結束,開始全力拼經濟的情況下,中國確實需要以中美關係為突破,緩和外部不利於發展與重新開放的某些要素,而且一旦中國做出方向性決定,一般都有着強大戰略定力,不會輕易調整,如果不是突然爆發的氣球事件,大概率布林肯已經訪問完中國,中美關係已經得到了某種程度的修復。所以從一般利益的視角,中國應該不會為俄羅斯提供「致命性援助」。
但是,從非一般利益的視角呢?當初抗美援朝,從一般利益的視角,絕大多數人都判斷,中國是不會出兵朝鮮的。當時不光中共黨內有不同意見,美國、蘇聯也都做了中國不會出兵的研判。但是後來中國不僅出兵朝鮮,而且幾乎是賭上了全部家底和國家命運,譜寫了「抗美援朝」的歷史壯舉。
現在回過頭看,毛澤東等這場戰爭的決策者,就沒有受一般利益的視角困擾,而是超脱一般利益判斷,從國家長遠利益和戰略層面考慮,做出了出兵決定。而包括美蘇在內的當時的大多數人,則受困於一般利益視角,做出了中國不會出兵的錯誤判斷。
所以,今天存不存在一個超脱了一般利益的「非一般利益」視角呢?是不是到了哪怕與整個西方決裂,也要「致命性援助」俄羅斯的地步呢?中共最高決策層對這兩個問題的研判就不是外界所知了。
但是當美國和烏克蘭都在那樣「警告」的時候,以美國無孔不入的情報能力和俄羅斯漏洞百出的國家安全能力,一般人還是傾向於相信美國應該是從克里姆林宮的牆角偷到了某些東西。中國到底會不會「致命性援助」俄羅斯可能很快揭蠱,也可能還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