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伊朗對美國|球場上敗陣 球場外還有機會破冰嗎?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世界盃球場上的「伊朗對美國」,本來應該跟從「國際政治新仇舊恨/球場上決一日之雌雄」之類的劇本發展。然而,在伊朗國內反頭巾令、反政府示威持續兩個多月未止的背景之下,部分伊朗人早將國家球隊視為「教士隊」,甚至希望他們落敗,有親自到場的伊朗球迷更表明「很想支持國家隊,卻不能」。最終,美國以1比0淘汰伊朗,晉級16強——對於這個結果,伊朗國內也許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相較於球場上決勝於90分鐘(或許再多一些)的格局,伊朗示威此刻已陷入伊斯蘭政權與支持示威民眾之間的持久戰。在11月29日國家隊敗於美國腳下之後,伊朗多個省都有零星的「慶祝」聚集。在因疑被道德警察虐打致死而引爆示戚的22歲女子阿米尼(Mahsa Amini)所屬的庫爾德省,更有人放煙花「贈興」。

根據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的每日形勢更新,當日伊朗有7個省共8個城市出現9場示威,規模當然不及9月爆發之初,卻可見民眾不滿依舊。剛好在一個月前,伊朗革命衛隊(IRGC)早已對示威者發布「最後通牒」,但一個月後部份示威者卻依然敢走上街頭。根據伊朗非政府組織統計,示威至今已有超過430位示威者被殺,並有1.7萬人被捕。

不過,這一場示威依然難以在短期內撼動伊朗現有政權。其中一大原因是示威勢力一直發動不起像1978年底般的大罷工。當時,石油工人的罷工使伊朗石油產出大減三分之二,直接撼動經濟,使王權不穩,翌年即被推翻。如今,即便示威當中有零星行業參與罷工,卻未能形成風潮——分析普遍認為,不少伊朗勞工如今正處於「手停口停」之困,就算支持示威,也愛莫能助。

強硬派政府已感危機

雖然以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為首的宗教政府,以至革命衛隊和官方媒體至今依然對示威擺出強硬姿態,又將示威矛頭指向「外部勢力」,包括美國、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並向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族武裝發動攻擊,但他們也意識到,如果支持示威的民情不變,長此下去,政權不穩的危險依然存在——特別是在哈梅內伊已年屆83歲,且經常傳出健康問題的關鍵時間節點。

為了制止工人罷工,政府一方面向僱主施壓,要求他們管理好有意罷工的僱員,另一方面也透過提升工務員工資、退休金等方式去大派幅利,實行「蘿蔔加大棒」的政策。但在通脹高企之際(50%左右的水平),派錢並非長遠之策。

同一時間,在哈梅內伊力主強硬打壓之際,政府內部卻有高層向有影響力的溫和派人物伸出橄欖枝的跡象,希望以溫和改革換取他們出面擺平示威。

《華爾街日報》11月23日就曾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道,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沙姆哈尼(Ali Shamkhani)10月底曾向前最高精神領袖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及其伊斯蘭革命盟友、前總統拉夫桑賈尼(Akbar Hashemi Rafsanjani)的溫和派後人和家族成員招手,要求他們出面安撫示威者,並以推行一些自由化政策作交換條件。該報道亦指,他們更曾與由哈梅內伊親手揀選的現任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見面。不過,雙方會面最終未能達至任何成果。

在伊朗對美國的賽事進行期間,觀眾席上有人身穿印有示威中遇害人士名字的T恤抗議。(AP)

其後,伊朗反政府黑客組織「黑色回報」(Black Reward)透過入侵與革命衛隊相連的媒體網站,而取得一段2.5小時錄音,其中內容間接證明了《華爾街日報》報道的情勢屬實。

由此可見,持續的示威雖然未能威脅伊朗政權,但政權內部卻有了一定程度的危機感。

在此,美國的角色可能是一大關鍵。

核協議回天乏術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其中一位與強硬派政府中人會面的拉夫桑賈尼家族成員,就曾建議萊希當局與美國達成重返伊朗核協議的共識,以解除對伊朗的國際制裁。重返核協議,除了能救助伊朗經濟之餘,也能在2020年來兩次選舉改革派被大舉排除在政權之外的情勢下,重新回應民眾對改革的要求。

然而,目前伊朗核協議的談判可算是到了回天乏術的地步。自拜登上台以來,伊朗一直透過歐洲國家作中介與美國談判重返核協議,最後的難關一直困於伊朗革命衛隊的恐怖組織定性問題。

美國隊擊敗伊朗晉級16強後,正在訪問密歇根州一家工廠的拜登回到台上宣布球隊勝利。(AP)

隨着時間流逝,伊朗不斷強化其核計劃,其拒絕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合作調查三處未公布核活動地點的決定,也使本來居中調解的歐洲國家站到了美方一邊——核協議的英、法、德三國11月中就曾與美方合作為此通過譴責伊朗的IAEA決議。而伊朗方面,則以擴大核活動回應。

而在政治現實的層面上,伊朗對國內示威的強硬打壓,以至其以無人機支援俄羅斯在烏戰事的行為,也使歐美國家難以推進重返核協議的談判。

可是,核協議其實已未必是美伊破冰的唯一出路。

核協議外的外交空間

首先,2015年簽訂的伊朗核協議當中不少條款,在2024年、2025年開始已逐步過期,因此就算各方重返核協議也不能長期對伊朗核活動加以較長遠的限制。重返核協議,某程度上已變成了一種單純的外交訊號。

而更重要的是,中東區內形勢的微妙轉變,正為美伊破冰創造動力。一方面,美國傳統盟友沙特最近不理美國遊說在中期選舉之前減產石油的行為,已明顯動搖了美沙盟友關係的根本邏輯。對拜登當局而言,透過跟伊朗改善關係與沙特作拉扯是其中一個可行的回應策略。

11月26日,哈梅內伊對負責壓制示威的伊朗安全部隊成員發表講話。(AP)

另一方面,從伊朗在鄰國佈置的力量最近的形勢看來,伊朗也似乎有另覓核協議外破冰途徑的意圖。受伊朗長期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早前就在美國調解下,間接同意與以色列達成兩國的海上邊界協議;同樣受伊朗援助的加沙地區哈馬斯(Hamas)最近也沒有對以色列發動較大的攻擊;上月由伊拉克親伊朗勢力捧上台的伊拉克新總理蘇丹尼(Mohammed Shia al-Sudani),上任後也似乎有效安撫了美國對於其政府中有親伊朗武裝組織成員的擔憂——美國媒體Axios就引述多個消息報道指美國駐伊大使與蘇丹尼五次會面之後,拜登當局暫時滿意雙方的建設性交流。

這些事態發展包含了雙重意義:一是伊朗在區內不同國家依然有可作為對美交手籌碼的影響力,二是強硬派的萊希政府也並非沒有務實地與美國改善關係的空間。

由此可見,即使核協議路斷,美伊之間其實還有關係破冰的可能——最近拜登當局低調地緩減對委內瑞拉制裁的行動,似乎是美伊關係改善的其中一個可參考的藍本。

不過,即使外交空間仍在,但畢竟伊朗問題早已不是拜登當局的優先事務,恐怕球場外的破冰依然難以在短期內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