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美聯儲激進加息75基點拖累全球經濟,但中國沒被牽着鼻子走
「加息75個基點。」
伴隨着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公布最新利率決議,美元「非暴力加息」再度夢碎。
當地時間9月21日,美國聯邦儲備局(FED)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75個基點到3%至3.25%之間。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第五次加息,也是連續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美聯儲此次加息已經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至2008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面對通脹問題,聯儲局此前已經加息4次,加息幅度也從最初的25個基點躍升到75個基點,加息力度幾乎是空前的。即便祭出了激進加息的「猛藥」,但距離通脹「退燒」美國仍需更多時間。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本周三在發言中強調,美聯儲將繼續堅持將通脹率降至2%的目標,這也暗示着美聯儲明年不太可能降息。
可痛苦的是,美國內外已經傷痕累累。
在美國國內,激進加息導致消費和投資受到打擊,股市下跌,經濟衰退風險難以避免;在世界各地,美元一家獨大,匯率高歌猛進,多國債務和金融風險抬升,不僅僅是新興市場,日本和歐洲等主要經濟體也都在遭受巨大的痛苦。
不過,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政策顯然是更加獨立的,我們也更有定力。目前中國真實利率略低於潛在實際經濟增速,處於較為合理水平,中國的經濟增長、物價水平、就業狀況、國際收支平衡等貨幣政策調控目標也均運行在合理區間。
美國通脹為何如此頑固?聯儲局加息為何讓全世界都感受到了劇痛?為何中國可以在逆風中顯示出自己的獨立性、韌性和定力?通過與專家們的對話,觀察者網試圖提供一些解讀此次美國利率決議的角度。
連續三次加息75個基點 美聯儲正在瘋狂「補作業」
聯儲局此輪加息75個基點,基本符合市場之前的預判。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利率觀察工具FedWatch顯示,市場完全排除了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交易員們預計:本周美聯儲會議結束時,加息0.75個百分點的可能性為82%,加息1個百分點的可能性為18%。
在市場看來,美國聯儲局持續激進加息,早已是不言自明的事實。
癥結還是在通脹身上。
9月13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通脹數據顯示,8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經季調後按月上漲0.1%,預期值為下降0.1%;按年上漲8.3%,高於預期值8.0%。
惠譽評級首席經濟師布萊恩·庫爾頓(Brian Coulton)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表示:核心通脹,尤其是服務通脹和住房通脹繼續高位運行,令美聯儲感到擔憂,後者意識到通脹根深蒂固、深入系統的風險真實存在,需要採取激進的措施。
美國通脹如此頑固,難道是「加息」工具失靈了?
21日下午,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對觀察者網表示,美國當前通脹和加息問題涉及兩方面:其一,從「緊縮、加息」到「通脹率下行」,有一個必然的「時滯」;其二,就美國自身而言,美聯儲去年對通脹形勢進行的錯誤判斷和今年初的遲緩行動,這也給美聯儲帶來了決策壓力。
滕泰指出,中國自2000年以來遭遇了三輪通脹,從中國經驗來看,控制一輪通脹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應對通脹的手段要比歐美豐富很多。除了收緊貨幣、加息等貨幣政策,還可以通過審慎土地審批,控制投資過熱等一系列工具「多管齊下」,科學、有序地引導通貨膨脹走向合理區間。
與中國相比,美國控制通脹的手段比較單一,基本只有縮表和加息。所以見效沒有那麼快。
第二個癥結在於,即使現在美聯儲加息的貨幣手段有用,它也有一個滯後期。美聯儲採取加息這一應對措施是在今年3月,但是美國CPI去年4月份就突破了4%。在應對通脹問題上,美聯儲的決策失誤和行動延誤,導致通脹問題更加頑劣。
在滕泰看來,在通脹面前,美國聯儲局不僅僅是判斷失誤的問題。
去年11月美聯儲調整了自己的判斷,但是行動遲緩。判斷失誤加上行動遲緩,美聯儲控制通脹的實際措施不但沒有任何前瞻性,反而滯後了差不多一年時間。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拖欠作業的美國開始急了。
今年3月加息25個基點,5月加息50個基點,6月和7月加息75個基點。在本月之前,美國年內已經累計加息達到225個基點。美國《華爾街日報》稱,這是美聯儲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加息步伐,年內四次加息的幅度已與其2015年至2018年間的加息幅度相當。
本月加息75個基點,美聯儲無疑是繼續瘋狂「補作業」。在滕泰看來,本次大幅度加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現在通脹依然很高,需要大力度的貨幣緊縮。以前的錯誤判斷和行動滯後導致美聯儲不得不「矯枉過正」,給經濟下猛藥。
美聯儲激進加息,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通脹正在傷害美國的企業和消費者。
考慮到社會輿論壓力和國內政治正確,美國不得不鐵着頭去抑制通脹,甚至不惜忍受一定程度上的經濟衰退為代價。激進加息,利率上行,最終可以說必然造成股市下跌,打擊消費和投資,為明年帶來更多的經濟衰退風險。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只要通脹不降溫,美國貨幣政策就難以掉頭。
美國的通脹還會持續多久?
滕泰曾在《全球通脹與衰退》一書中談論了這個問題。在此前接受觀察者網採訪時他也指出,據預測這是一輪持續三年的通脹,樂觀預計要到2024年上半年,美國通脹才能恢復正常水平。
滕泰21日下午對觀察者網表示,這輪通脹除了需求過剩的原因,還有供給側衝擊的原因——長期因素是雙碳排放,短期因素是俄烏戰爭。此外新冠疫情以來的勞動力缺口,工資-物價的螺旋式上升,集裝箱運輸成本上升等供應鏈壓力,行業壟斷和頭部化趨勢加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都讓此輪通脹變得棘手。
激進加息固然是一劑猛藥,但是對於現在的美國而言,幾乎是不可能藥到病除的。
「現在來看,美聯儲加息是可以讓需求降温。但是對於能源供給衝擊、工資-物價螺旋式上漲、供應鏈成本上升,壟斷格局和貿易保護主義等問題,加息是沒有用的。」
美元高歌猛進「坑」了全世界 日本等多國痛入骨髓
通過加息平抑通脹,美國的未來可期「還在路上」。可美聯儲加息推動利率上升,推動美元高歌猛進,引起匯率波動。在美元一家獨大的格局下,疊加美元單方面走強,全球多國的「苦日子」已在眼前。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很多經濟體被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操作「坑慘了」。
美元強勢上行,年內升值幅度超14%,連美國《華爾街日報》自己都忍不住發出警告:作為全球貿易和金融的主導貨幣,美元的波動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廣泛影響。儘管美元走強有利於緩解本國通脹,但同時也將削弱美國商品在海外競爭。
對更廣泛的全球經濟而言,其飆升態勢不僅可能進一步壓制全球經濟增長,還將加劇全球央行面臨的通脹難題,特別是給新興市場乃至發展中經濟體造成持久傷害……在歐洲創紀錄的通脹水平、日本爆炸性的貿易赤字以及斯里蘭卡的食品、燃料短缺中,我們都能感受到美元的強勢。
美元對其他貨幣走強,美國人的相對購買力提升,但是歐元、英鎊、日元等貨幣大幅度貶值,這些國家的民眾苦不堪言。與此同時,埃及鎊、匈牙利福林、南非蘭特也對美元呈現跌勢,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正在美元走強過程中度日為艱。
更深一層的影響在於:美聯儲激進加息,意味着從固定收益角度上來看,美債會變得越來越划算。以前投資者們會在全球配置資產,現在流動性難免要集體掉頭湧向美國。對於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而言,金融和債務壓力驟增,本就不堪一擊的經濟體系將更加脆弱,最終還是苦了普通百姓和企業。
不久前,巴基斯坦遭受了歷史性洪災,外匯儲備也已降至僅能維持一個月進口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8月29日宣佈批准向巴基斯坦提供約11.7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塞爾維亞近期也就財政援助與IMF展開談判。這些跡象都顯示,美聯儲加息,美元上漲,全球各國正在遭受劇痛。
在路透社等媒體看來,美元升值大潮中,日元可以說是「最大的輸家」。日本長期拒絕在「零利率」政策上讓步,這使得日元在美元走強的過程中「首當其衝」。1980年代資產泡沫破裂後,日本經濟陷入長期停滯狀態,如今日本更是雪上加霜。
《日本經濟新聞》文章指出,以美元計價的日本GDP正倒退回30年前——若按1美元兑140日元匯率計算,預計2022年日本的名義GDP將時隔約30年首次低於4萬億美元(約560萬億日元),基本與第4位的德國持平。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21日下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美國聯儲局計劃加息抑制通脹的背景下,日本央行仍舊選擇維持當前的金融寬鬆政策,這就導致日本央行與美聯儲之間的利率差不斷擴大,由此造成日元兑美元的不斷貶值。日本如今正面對貿易逆差、海外投資萎縮、收支盈餘減少等情況,美元持續加息,會加大日元拋售壓力。
「我注意到,當前日元兑美元一度達到1美元兑144日元的高值,但也有日本媒體和經濟學家預測,在今年年底之間很有可能出現1美元兑150日元的高值。結合當前日美兩國央行的金融政策來看,這樣的結果是很有可能出現的——當然,日元貶值是否會一直持續,日本央行的政策在未來是否會出現調整,我認為還有待觀察。」
陳洋指出,美元持續加息帶來的日元壓力、日元貶值,確實助推了日本企業的出口,但也帶來原材料和食品價格高漲等問題。日本民眾對生活成本和生活壓力的不滿情緒提升,並轉化為對岸田文雄內閣的「反對」。出於維護政權穩定運轉的考慮,不排除岸田政府通過某種方式「干預」日元貶值的可能,比如通過國家補貼、對特定領域進行減稅降費等等。
中國貨幣政策更加獨立,面對外部變局也更有定力
美聯儲激進加息,美元一路走強,中國需要擔心嗎?
不難發現,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更加獨立,也更有韌性和定力。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冶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斌此前對觀察者網表示,美國聯儲局當前進入加息周期,非美元貨幣在不同程度上兑美元都有一些貶值,不過相對而言人民幣貶值幅度不算大。
張斌指出,中國貿易順差很大,國際收支基本面是健康的,即使遭遇衝擊也不會大幅度貶值;同時,人民幣匯率也不存在被高估的問題,因此中國不會出現貨幣的過度貶值。「破了7也沒什麼大不了」。面對匯率的雙向波動,中國的適應力已經有所提高。「長遠來看,對人民幣我們應該保持信心。」
滕泰也表示,中國會根據自身情況來制定政策,而不是像某些國家那樣,過多地受到海外市場的影響。美國高通脹,所以它要加息;中國的壓力是經濟增速下行,那我們當然可以「對症下藥」,選擇降息,提振需求和消費,不必被人牽着鼻子走。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政策顯然是更加獨立的,我們也更有定力。
「一個大國要平衡內部經濟指標和外部經濟指標的關係。對於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開放經濟體來說,匯率的影響要大於利率;但是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開放經濟體,利率影響幾乎所有的經濟主體,而匯率隻影響一部分。所以中國、美國這樣的大國決策,肯定是把國內經濟放在第一位,在利率目標和匯率變化之間,中國肯定以面向所有經濟主體的變量(利率)為主。」
微信公眾號「中國人民銀行」20日曾發布《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一文。文章稱,目前中國定期存款利率約為1%至2%,貸款利率約為4%至5%,真實利率略低於潛在實際經濟增速,處於較為合理水平,是留有空間的最優策略。當前中國的經濟增長、物價水平、就業狀況、國際收支平衡等貨幣政策調控目標均運行在合理區間,從實際效果上也充分驗證了中國當前的利率水平總體上處於合理區間。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
美國聯儲局(FED)9月21日宣布加息75個基點,是連續第幾次會議加息?
第五次,並且是第三次連續加息75個基點。
美國八月通脹率是多少?
美國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報8.3%,較前值8.5% 小幅回落,但高於市場預期的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