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幕正在降下」 烏克蘭在哪一邊?
在西班牙馬德里的北約峰會重新認定俄羅斯是北約的「最重要且直接威脅」之際,同一時間訪問白羅斯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聲言,新的鐵幕實際上已正在降下。此前一天,正在訪問土庫曼的普京,一方面稱瑞典、芬蘭「想加入什麼都可以」,另一方面則指北約正在推進其「帝國主義雄心」,以烏克蘭人作為守衛其利益的工具,試圖將烏克蘭變成「反俄羅斯」。
回顧2010年的北約戰略概念(strategic concept),當時各國都認為「今天,歐洲-大西洋地區正在和平之中,而對北約領土的傳統攻擊威脅甚低」,更稱「北約-俄羅斯合作有着戰略重要性」。當年曾已外長身份列席的現任挪威首相斯特勒(Jonas Gahr Store)指當年各國的確有與俄建立夥伴關係的宏願。
北約的焦點仍在歐洲
反觀今天的最新戰略概念,各國開宗明義承認「歐洲-大西洋地區不在和平之中」,指責俄國「違反對穩定和可預測歐洲安全秩序有貢獻的規範和原則」,將俄國認定為北約安全「最重要且直接的威脅」,批評俄國企圖建立勢力範圍。
雖然戰略概念首次加入中國內容,峰會更首次邀來日韓澳新四國領袖參與,不過其對中國威脅的內容並無新意,所用的「系統性挑戰」一語更源自歐盟對中國早已有之的「系統性對手」定位;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也表明中國不是北約的「敵手」(adversary);戰略概念中更多是以中國與俄羅斯的「不斷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維度來看待中國。
由此可見,美國即使是北約的領頭國,但北約的核心依然是歐洲,中國是美國在全球層面的對手,卻不是歐洲的關注重點。因此,歐洲各國固然給予美國面子,讓日韓澳新等國與會,營造出歐洲與美國印太戰略聯動的場面,又同意在其戰略概念中加入中國內容,但始終沒有將北約整體重心往歐洲以外轉移。
而在實際的北約政策中,中國因素也明顯缺席。經過華盛頓以支持增購F-16戰機的條件遊說,在與瑞典、芬蘭兩國與土耳其達成有關兩國放棄支持庫爾德族不同組織的備忘錄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已有條件地同意瑞、芬兩國加入北約的申請——即使埃爾多安在峰會後仍指要先看看兩國會否如實執行備忘錄內容,才會讓其加入案通過土耳其國會。
瑞、芬兩國的加入使波羅的海變成北約內海,在因氣候暖化而變得愈來愈重要的北極航道孤立俄國,而芬蘭更直逼俄國西北科拉半島的核軍事基地。
同時,北約也將把現有為數4萬的快速應變部隊,大幅增加至30萬。美國也將在波蘭建立其陸軍第五軍的基地,成為美軍在北約東緣的首個常駐部署,亦將多派5,000士兵駐守直臨黑海的羅馬尼亞,派出兩個F-35中隊到英國駐紮,向西班牙增派兩艘驅逐艦,在意大利和德國佈置空防系統。總體而言,美國在歐駐隊將增加至10萬到12萬。
行動往往比言詞更為響亮。北約的行動說明中國威脅對歐洲而言尚停留於紙張之上。
新冷戰的界線
在6月26日至30日一連五日接連的G7和北約峰會之後,各方的態度的確顯示出一道新的鐵幕正重新降落在歐洲大陸。烏克蘭領土上的熱戰將決定這道鐵幕將落在何方。
北約在其東緣的新軍事部署計劃,一改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之後的「絆腳線」(tripwire)策略,不再以少量駐軍避免觸發俄國反彈的考慮為念。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就稱這是個「根本性的轉向」。
2019年曾稱北約「腦死亡」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北約峰會上改指北約是「必需的」。以往曾表示俄國或普京不能被「羞辱」的他,在其G7峰會發言上也表明俄國不能也不應獲勝,批評俄國犯下戰爭罪行,並聲言支持烏克蘭「對我們而言是必需的」。
在G7的援烏聲明之中,七國領袖聲言「不管需要多長時間」(as long as it takes)也會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財政、人道、軍事和外交上支援;他們更統一口徑對俄國提出了嚴格的撤軍要求,指出俄國需要無條件將其軍隊和軍事裝備撤出國際承認的整個烏克蘭地區——這不只包括本年開戰以後俄國所奪之地,還包括了克里米亞等從2014年以來已在俄國控制之中的土地。
一直被指援烏不力的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也指責俄國的行為是帝國主義,聲言歐俄關係已不可能回到戰前一般。
然而,G7和北約峰會的種種表態和政策轉向,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烏克蘭領土上的熱戰戰勢。
雖然烏克蘭在西方軍備支援的幫助下,成功將俄軍趕離了其開戰首日即奪得的蛇島,但這並沒有扭轉烏克蘭方面在烏東頓巴頓地區被緩緩擊退的戰局。
在峰會之上,美國、法國等多個國家都宣布了更多的對烏軍援,可是北約作為一個軍事聯盟依然將自己定位在烏克蘭戰爭之外,各國只持續了峰會前以國與國雙邊模式的對烏支持,並沒有加強整個軍事聯盟與烏克蘭的軍事關係。
這就說明了,跟2月24日俄軍開戰前一般,北約此刻即便已進入了新冷戰的軍事部署,它的前緣最多只在芬蘭一方推至俄國邊境,對於烏克蘭到底是歸於鐵幕的西方還是東方,並沒有有力的解答。最終,烏克蘭人的血汗、苦難和生命也未必能換得他們所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