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正圍繞印度建立「去中國化」的印太產業鏈|專家有話說
2022年4月2日,經過十多年斷斷續續的談判,印度和澳洲簽署了一項臨時自由貿易協議,允許對若干項目進行零關稅貿易。4月15日,法國駐印度大使盧力捷(Emmanuel Lenain)表示,法國將在其擔任歐盟理事會主席期間推動歐盟和印度儘快達成一項自由貿易協定。4月21日,英國首相約翰遜訪問印度期間英印兩國就2022年底前完成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在全球新冠疫情趨向平緩之際,西方國家開始發力印太地區,加速發展與印度的經貿關係,試圖圍繞印度建立一套「去中國化」的印太產業鏈。
作者:杜志遠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基地余南平工作室基地研究員
(一)印度是西方國家建立「去中國化」印太產業鏈的核心支點
西方選擇印度作為建立印太產業鏈的考慮主要有三點。第一,屬性條件。印度是全球唯一一個可在人口和市場方面替代中國的國家。印度這樣具有龐大市場規模的國家可與西方國家在產業匹配、資源交換等方面形成良性互通關係。印度的官方語言英語、低廉的勞工成本、大量的土地資源以及親西方的文化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就指出,印度擁有的三個主要資產(巨大的國內需求潛力、印度政府鼓勵製造業的動力,以及明顯的人口優勢)可幫助印度重塑供應鏈並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
第二,地理條件。印度處於印太地區的中樞場域和靠近中國的鄰近區域,有利於產業的近地承接以及連通印太經濟網絡。
第三,地緣條件。西方要想取得相對於中國的巨大優勢,既要尋找一個不會過度依賴中國亞洲大國,又需要這個大國同時調和跨大西洋關係、印太關係、東西關係以及南北方關係,而印度特殊的身份和文化具備這一條件,成為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和妥協點。
(二)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影響「去中國化」印太產業鏈的構建
經濟因素方面,資本強度、規模經濟、貿易強度、價值鏈區域化等要求行業或企業在經濟增長率較高和人力成本更低的地區重新配置生產,以便更有效地服務於這些市場。比如,由於中國持續的勞動力成本增加,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業)開始從中國的東南沿岸省份轉移到東南亞國家。
非經濟因素方面,國家安全、國家競爭力和自給自足能力的要求迫使西方各國在經濟發展戰略中優先考慮某些重點領域和行業的安全佈局,並尋求增加本地生產。尤其是在持續的地緣動盪和新冠疫情反覆催生下,利潤和效率的最大化不再是跨國公司的唯一考慮因素。這些公司希望分散風險,以確保其供應鏈和生產鏈在危機期間能夠保持連續運轉,並規避之前依賴單一供應商或生產商的情況。
經濟要素和非經濟因素的共同疊加,促使政府基於地緣政治利益,企業基於平衡利潤和風險的考慮,共同引導實現「中國+1」戰略,構建「去中國化」的印太產業鏈。
(三)西方國家圍繞印度建立印太產業鏈會導致中國和西方世界的「脱鈎」
國家之間要想建立穩定的產業鏈關係,就必須實現國家產業之間的優勢互補關係或良性競爭關係。隨着中國產業的升級,中國和西方國家產業的互補關係逐漸朝競爭關係發展,體制的差異性加劇了這種競爭關係的對抗性。這種邏輯下,西方需要既可以承接產業鏈轉移,同時又隸屬西方國家的國家。
印度的國家屬性和市場規模具備這一條件。通過將印度納入替代中國位置的西方聯盟中,西方可解決「經濟與安全二元分離」的老大難問題,逐漸降低對華的經濟依賴,最終導致中國和西方世界的「脱鈎」。以中澳印關係為例,中國在藥品、紡織品、塑料、玩具、鞋類和皮革製品等領域主導着澳洲市場,印澳經濟合作可使印度成為中國的替代者。這樣就會促使澳洲在中澳關係更加敢於採取激進的外交政策。
西方圍繞印度建立的「去中國化」的印太產業鏈對於中國而言危害巨大,不僅會稀釋中國與西方世界的關係,甚是會割裂中國與世界的聯繫,迫使中國只能在非洲、拉美、部分亞洲地區發展關係,難以深入西方國家居多的主要世界。西方與中國戰略競爭的加劇、鄰國與中國關係的緊張,以及兩者勢力的聯合都會加劇這一局勢,中國需要加強戰略警惕並採取及時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