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高舉「人權外交」 捷克恐變成下一個立陶宛

撰文:許輝
出版:更新:

捷克新任外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稱,恢復捷克的名聲和地位是他擔任外長的首要目標,未來他將推動人權外交,並檢討捷克與中俄之間的關係。未來,捷克新政府很可能與美國保持一致,抵制北京冬奧。而在台灣問題上,利帕夫斯基的親台和對華鷹派立場,則預示着未來中捷關係可能面臨變局,捷克很可能變成下一個立陶宛。

最近,由五黨聯合組閣的捷克新政府宣誓就職。根據五黨黨魁簽署的聯合執政協議,由總理費亞拉(Petr Fiala)領導的新政府打算扭轉左派總統齊曼(Milos Zeman)和前總理巴比斯(Andrej Babis)親中俄、反美、反歐盟統合深化的路線,強化與美國和德國的關係,重拾捷克前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以人權價值為導向的外交政策,帶領捷克重新轉向西方。

有政治分析人士認為,費亞拉戰勝前總理巴比斯是捷克政治的分水嶺,標誌着捷克共產主義時代的完全結束。1989年爆發的天鵝絨革命(Velvet Revolution)是捷克政治轉型的開始。此後,捷克社會分為後共產主義者和西方民主人士兩大派,前者通常年齡較大,而後者往往更年輕,受教育程度更高。但隨着人口結構的變化,在最近的選舉中捷克共產黨的支持率沒有超過5%門檻,已經失去了捷克議會中的席次。

捷克新任外長利帕夫斯基在記者會上表示,恢復捷克的名聲和地位是他擔任外長的首要目標,未來他將推動人權外交,並檢討捷克與中俄之間的關係。

利帕夫斯基稱,捷克近期與中俄交往時放棄了一些原則,而當前捷克與俄國的關係是無用的。此外,他還打算推動《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Magnitsky Act)在捷克的相關工作。該法源於美國,旨在對侵犯人權的外國人實施凍結財產、拒絕入境、禁止交易等制裁。

現年36歲的利帕夫斯基來自年輕政治人物為主力、立場中間偏左的海盜黨,他在擔任捷克眾議院外委會副主席時,曾是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成員,IPAC以對中國立場強硬聞名。

利帕夫斯基對中國大陸一直持敵對立場,而對台灣卻很友好。今年10月,利帕夫斯基與到訪捷克的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共進了晚餐。他還曾稱台灣是捷克重要的經濟夥伴,比中國大陸要「多好幾倍」。利帕夫斯基主張捷克要外交抵制北京冬奧。去年夏天,捷克核電站準備建造反應堆時,利帕夫斯基也是主張將中俄排除在競標之列的人士之一。此外,曾多次批評中國大陸,展現友台立場的布拉格市長賀瑞普(Zdeněk Hřib)也是海盜黨黨員。

未來,捷克費亞拉新政府很可能與美國保持一致,抵制北京冬奧。而在台灣問題上,去年8月底至9月初,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曾高調訪問台灣,似乎預示着捷克政府對台政策的變化。而利帕夫斯基的親台和對華鷹派立場,則預示着未來中捷關係可能面臨變局,捷克很可能變成下一個立陶宛。

11月18日,立陶宛不顧中方抗議,允許台灣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台灣代表處在維爾紐斯成立數天後,中國降格了同立陶宛的外交級別,將其駐華大使館降為代辦處。最近,中國和立陶宛的關係繼續惡化,立陶宛已經召駐華臨時代辦回國述職,19名立陶宛外交人員及家屬已離開北京,曾經的立陶宛駐華大使館已經人去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