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終歸要直面阿富汗問題分歧
阿富汗問題「莫斯科模式」會議將於10月20日在莫斯科舉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10月8日在會見俄羅斯歐洲商會代表時說:「我們正在莫斯科籌備被稱作『莫斯科模式』的會議,包括所有中亞國家,伊朗、中國、巴基斯坦、印度、美國、俄羅斯和阿富汗人。」
粉墨登場
阿富汗黎明新聞電視台(Tolo news)引述塔利班發言人報道稱,阿富汗臨時政府副總理哈納菲(Abdul Salam Hanafi)將率領代表團參加莫斯科舉行的會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0月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中方已收到俄方關於出席 「莫斯科模式」 阿富汗問題磋商會議的邀請。
但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巴奇(Arindam Bagchi)10月8日表示,暫未掌握10月20日「莫斯科模式」阿富汗問題會談的情況。他稱:「我們在媒體上看到了這條消息,但我未掌握邀請已發出或者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會談的任何訊息。」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Ned Price)18日表示,美國將不參加1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阿富汗問題三方擴大會談,會談方還包括中國與巴基斯坦。普賴斯稱,美國期待將來有機會參與此會談,但是本周將無法參與。有報道說,五角大樓本月將在烏茲別克討論部署美國反恐部隊的問題。對此,俄羅斯表示,美國正在給俄羅斯的中亞國家盟友施壓,想在該地區建立「反恐基地」。這對中亞國家、俄羅斯、中國和伊朗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
莫斯科模式是俄羅斯主張的解決阿富汗問題的方式。這一提法由來已久。2015年前後,塔利班向莫斯科保證,它將在對俄羅斯來說特別敏感的阿富汗北部打擊「伊斯蘭國」(ISIS),俄羅斯也為這一任務向塔利班提供支持,包括情報。此後俄羅斯開始積極地扮演阿富汗問題調停者的角色。
2017年4月,俄羅斯曾在莫斯科舉辦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2018年,俄羅斯利用第二次莫斯科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的機會,促成了塔利班與阿富汗高級和平委員會的首次對話(所謂的「莫斯科模式」),那也是塔利班第一次受邀參加國際論壇。
此次組織莫斯科模式峰會是俄羅斯試圖發揮阿富汗問題關鍵控局者作用的一次有力嘗試。
隱於幕後
而如果一切順利,在俄羅斯舉辦完「莫斯科模式」阿富汗問題會談後,另外一場事關阿富汗局勢的國際會議即將舉行。
伊朗將於10月27日舉行阿富汗鄰國外長會。此前9月8日巴基斯坦外長主持召開了首次阿富汗問題鄰國外長會。該機制第一次、第二次會議雖然由巴基斯坦、伊朗主導,但是背後的核心角色是中國。阿富汗鄰國當中最具援助實力的是中國。對阿富汗塔利班影響最為深遠的巴基斯坦對中國言聽計從。
2010年1月時任中國外長的楊潔篪在倫敦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上就曾指出,阿富汗鄰國在協助阿富汗重建中具有地緣優勢,應發揮獨特作用。
8月19日,中國外長王毅和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Shah Mahmood Qureshi)通話時,王毅稱,各方應「有序推進涉阿國際合作,各類機制應形成互補,擴大共識,尤其應發揮鄰國獨特作用,推動阿富汗形勢逐步進入良性循環」。庫雷希即席表示願「儘快搭建涵蓋阿鄰國的多邊協作機制」,隨後9月8日首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就應運而生。
阿富汗局勢首先關係到鄰國的和平穩定,從某種程度上講,阿富汗和鄰國是利益共同體。在美國撤離之後,中國動員鄰國行動起來,是為了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損害的積極之舉。說明對局勢有清醒的認識。
目前中國還沒有明確的走上前台主導局勢的意向,傾向於發揮幕後角色。
不甘敗北
在上述兩次會議之前,10月12日二十國集團(G20)舉辦阿富汗問題領導人特別峰會。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等不少國家領導人出席了會議。
歐盟委員會宣佈向阿富汗撥款12億美元。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重申了他們的集體承諾,即通過獨立的國際組織直接向阿富汗人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並促進該國包括女性和少數民族在內的基本人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未出席會議,王毅作為習近平特別代表通過視頻方式參與了會議。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早前8月份在訪問意大利時就對二十國集團討論阿富汗問題提出了質疑。
二十國集團機制是當今世界經濟實力最強大的20個國家組成的商討國際經濟問題的機制。美歐等國力主二十國集團召開特別峰會聚焦阿富汗局勢,是美歐為核心的北約撤軍後,不甘心就此敗走阿富汗而展開的繼續尋找國際空間的舉動。
誰主沉浮?
二十國集團討論阿富汗問題的本質是美歐未來對阿富汗局勢持何種立場的宣示。美歐有繼續在阿富汗存在的需要,也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更願意付出更多重建資金換空間。對美歐來說拿什麼來交換他們的付出和支持才是關鍵的。美歐最大的問題在於一廂情願,以自身的既定視野和立場來處理問題。
俄羅斯所倡導的莫斯科模式,囊括了中亞國家、中俄印巴伊,相對來說是非常全面的,但是排除了歐洲人以及其他的中東國家的參與。
中亞國家中有一些是阿富汗的鄰國,有一些並不是,而俄羅斯則將所有的中亞國家都納入了進來,有自己的地緣政治私利在。印度非常關切阿富汗局勢,但是印巴的關係敵對,且印度和阿富汗塔利班的關係不睦。不少因素都決定了這一討論問題的平台雖然較為全面,但是也難以高效。
鄰國機制是鄰國發力採取行動的機制,並沒有美俄印等國家的參與,主要靠這些國家對塔利班政權的潛在影響力發揮作用。有利的一面是可以從穩定阿富汗局勢的切實需要出發,不利的一面是各大國環視,對阿富汗局勢的遙控難以排除,塔利班自身能否同恐怖主義切割,是否能夠有強大的執政能力,都有待觀察。
中國的核心關切是阿富汗反恐,中國需要一個穩定的鄰國阿富汗。面對當前的複雜局面,中國多次稱阿富汗鄰國外長會也要同其他各類涉阿多邊機制加強溝通協調,形成更大合力。但是目前各種機制能否形成合力未可知。
美歐是否真的大勢已去,對阿富汗局勢的干預力度會到什麼程度?俄羅斯填補美國真空的意願越來越明顯之際,俄羅斯未來是否會成為影響阿富汗局勢穩定的新障礙?
面對美國時,中俄聯手的立場是鮮明的,但中俄在阿富汗問題上的主張並不完全一致。在俄羅斯試圖大展拳腳之際,中國的訴求和利益如何得到確保?
在美國撤軍之後,塔利班承諾反恐,阿富汗不至於陷入嚴重的動盪,中俄能夠聯手維持局面的基本穩定。但這並非長久之計。這種低水平的穩定,並不是長治久安。中國周邊的和平穩定環境構建,需要進入有序可控的進程。既需要時間空間的抉擇和平衡,也需要出手的勇氣和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