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年會|學者建言北京多做少說 遵循毛澤東的戰略思想

撰文:蕭予 戴侖
出版:更新:

被美國媒體形容為「跛腳鴨」總統的拜登(Joe Biden)將於明年1月20日接管白宮,他面臨着美國社會前所未有的分裂局面,且兩個陣營勢均力敵。在政治極化、社會撕裂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輿論普遍認為,拜登在對華關係上的空間將很大程度受限於特朗普反華政治。這意味着,即便拜登上台,美國的對華戰略很難有大的轉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12月5日的《環球時報》年會上發言稱,拜登上台之後,中美關係的氣氛會有所好轉,但戰略上,過去的挑戰仍然存在,不會有太大改變。美國兩黨都將中國定義為「主要對手」,而且是「長期唯一對手」。

不過金燦榮特別指出,拜登是弱勢總統,他的執政將面臨最高法院、州議會乃至參議院的制約。更關鍵的是,他需要面對特朗普逾7,400萬的支持者,他眼前是一個分裂的美國社會。

金燦榮認為中美可以在疫苗和氣候變化兩個領域展開合作。(環球時報供圖)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原所長、海軍少將楊毅同樣在本場討論中發言,他認同中美關係在拜登上台之後,不可預測性降低,美國對華政策的極端性、無底線性和突然襲擊性的風險下降。但是,美國對華戰略的根本軌道不會變化,不應該低估特朗普政策遺產的影響。

楊毅說,中美關係已經風寒入骨,結構性矛盾在短時間內很難通過技術性手段緩和,這裏的技術性手段指的是購買美國產品等貿易行為。

楊毅認為,中美都應相互適應對方的戰略目標。(環球時報供圖)

持相同觀點的還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他認為拜登上台之後,中美關係會贏得一個緩和的機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用「不確定的穩定期」形容拜登上台之後的中美關係,其中的不確定性源於兩個技術性原因,首先是美國國務院、國安會等正局以上的官員要全部更換;其次拜登組閣後需要政策重申,這需要半年的過渡期。

楊希雨認為,美國的外交政策由兩個「車輪」組成,一個是國家利益,另一個是美國價值觀,特朗普時代只重視國家利益而不重視美國的價值觀,拜登上台意味着美國在對華政策上,美國價值觀開始復甦。

魏建國認為,中美關係將在拜登之後迎來一個緩和期。(環球時報供圖)

面對風寒入骨的中美關係,中美都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戰略目標。楊毅認為,中美應該先穩定關係,再尋求改善,在能夠合作的領域去冰,不應急於求成作出過多讓步以換取關係升温。

金燦榮認為,中美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氣候變化等領域有合作的空間。在疫苗的問題上,儘管美國科研能力很強,但是需要中國的(生物製劑)生產能力;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美合作的機會更大。不過他特別指出,中美雙方如果開展對話,中國方面應該要注重讓對話取得成果,而不是表面熱鬧,實質上的東西什麼也沒達成。

楊希雨認為,中國做好自己的事,才是迫使西方世界調整對華定位的關鍵。(環球時報供圖)

「關鍵是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不要四面出擊。」楊希雨指出,面對不斷惡化的外部環境,做好自己的事情是迫使西方世界調整對華戰略的關鍵。「我們現在需要破除『反制思維』,就是一定要等別人做出什麼舉動,然後中國做出反應。事實上中國應該遵循毛澤東的戰略思想——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他舉例說,六四事件之後,中國曾面臨西方國家的嚴厲封鎖,但中國在擴大改革開放之後,通過自身的發展,最終解除了封鎖,重新為自身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中國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只要能利用、發展好自己龐大的消費市場,美國就不得不調整對華政策,因為中國的市場就放在那兒,想要合作就必須有所改變。」

環球時報年會現場,學者討論拜登上台之後的中美關係。(環球時報供圖)

楊希雨表示,中美很多結構性矛盾與中國的改革日程表有關,不要在經貿關係上把拜登想象地過於美好。下一步中國如果能完成與歐洲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BIT談判),甚至成功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那麼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自然會開始化解。

談到中國如何應對與美國的關係,楊毅說了三組關鍵詞「不示強,不示弱,要示理」。考慮到中美關係的敏感性,中國更應該低調務實,做到官方少說、民間多做,「不過於渲染制度優勢。」

楊希雨同樣強調,中國要和美國爭的是一個公平的國際秩序,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而不是要和美國爭國際社會的領導權。「『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包含兩句話:第一句是『中國不接受任何國家的領導』,大家一般都很熟悉;但常常忘了還有第二句話——『中國也不會試圖去領導任何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