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西方完全錯誤的北京是否正在犯錯?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7月19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了英國廣播公司(BBC)訪談節目「安德魯・馬爾訪談」(The Andrew Marr Show)的現場直播專訪。作為一檔知名清談節目,由BBC前政治編輯安德魯・馬爾(Andrew Marr)主持,劉曉明曾多次接受節目採訪。在這次採訪中,馬爾問及香港、華為、新疆等話題。

此次採訪和以往不同的是,劉曉明在採訪中使用了非常多的否定用語,通篇採訪幾乎都在否定馬爾的提問。

譬如,當馬爾表示,「我想提醒觀眾國家安全法的實際內容。它寫到:什麼行為屬於違法將由北京而不是香港決定,抗議者僅因使用標語牌就可能被捕,警方無需搜查令即可進入建築物進行搜查,審判可以在沒有陪審團的情況下秘密進行。這些法律條款顯然違反了中國『一國兩制』的承諾」。對此劉曉明回應道:這些信息是完全錯誤的。

馬爾稱,「一個根本性的事實是,現在的中國政府更具民族主義傾向,更加咄咄逼人。中國還能否與全世界的自由市場國家建立一種完全開放的關係,這是真正的問題所在,而香港是問題的『震中』」。劉曉明說:我認為,你們對中國真實情況的認識是非常錯誤的。

劉曉明曾數次在BBC接受馬爾採訪,向世界展示中國態度。(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

馬爾提問:「下周,英國政府將就香港問題做出反應,據報道,英國政府很可能會採取類似『馬格尼茨基法案』(Magnitsky Act)的措施,禁止中國某些個人入境英國,也可能廢除英國和香港之間的引渡條約。如果真是那樣,中國將如何回應?」劉曉明答:那將是完全錯誤的。

註:英國政府於7月20日宣布即時並無限期暫緩執行與香港之間的引渡協議,並將香港納入武器禁運適用範圍。外相藍韜文(Dominic Raab)指北京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及國際義務,除非有明確及有力的保障措施,防止引渡協議因《港區國安法》被濫用,否則英方不會考慮重啟有關安排。

馬爾問:「在有關華為的決定宣布後,中國外交部稱此舉將嚴重削弱互信,要付出代價。請問是什麼代價?」劉曉明說,英方的決定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

馬爾稱,「西方民眾收看這個採訪,看到人們被蒙上眼睛押解到火車上、送往『再教育營』的視頻,就會想起1930至1940年代的德國。」劉曉明說,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馬爾問:「對於西方國家來說,跟一個篤信民族主義、由共產黨領導的國家,還有沒有可能與之打交道?」

劉曉明的原話是:你對中國的描述是不對的,中國並沒有變得「更具侵略性」,這種說法大錯特錯。

劉曉明是中國體制內善於同西方媒體打交道的官員,英文極為流利,善於辯論。而劉大使口中「完全錯誤」、「非常錯誤」、「大錯特錯」等詞彙傳遞出的則是中方堅決的立場,表達了北京在諸多問題上和西方世界的尖鋭對立。

作為中國大使,劉曉明有義務傳達中國官方立場,這無可厚非。在這裏筆者並非要討論具體問題上誰對誰錯,而是在這種本可以中西方交流溝通的重要機會中,強調對方「完全錯誤」,或許並不會收穫良好的溝通效果,或許反而會因凸顯對立,而讓局面進一步惡化。

在一些具體問題上,英美等西方國家確實有誤解或曲解。但僅以「完全錯誤」等方式定性具體問題對錯,不足以解決矛盾衝突頻發的局面。中西矛盾的核心顯然並非一句話點出對方錯誤便可以概括。

伴隨着中國崛起,中美矛盾、中西矛盾頻發的狀況短期內都不會改善。對中國來說,這不是一個判定對錯的選題,而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即便英美是錯的,中國也需要與對方打交道。這就是政治現實。如何應對美國的打壓,如何分散英美的打壓,如何避免一些無法調和的矛盾發展到對中國不利的局面,非常關鍵。

或許,劉大使強硬的姿態只是中國整體對外表態的一面,在中國解決問題的全套方案中,自然並不只有外交官口中的否定、否定再否定,正如中國外長王毅近日在一次研討會上所說,「只有交流才能阻止謊言,只有對話才能避免誤判」,「一味指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們也期待看到中國外交官及官媒在「否定」以外,更多力挽狂瀾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