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協議】從毛時代到習時代 中美如何相互妥協

撰文:房暢宜
出版:更新:

歷時近兩年的中美貿易戰,在經過13輪高級別官員對話、兩次「習特會」和數次談崩之後,終於定於1月15日簽署第一階段協議。
這份協議包含怎樣的內容?中英文各自表述的措辭差異,透露着怎樣的訊號?兩國高調官宣一個月後方才簽署的這份協議究竟有着怎樣的政治意義?尚未開始的「第二階段」談判,又將以怎樣的方式和風格展開?聚焦貿易問題之餘,談判過程和結果又折射出兩國關係怎樣的歷史轉變?昭示着怎樣的前景?
此次中美談判的範疇僅僅是一份貿易協議,但其意義卻又絕不僅止於此。站在今天的節點,《香港01》將嘗試對以上問題,以11篇文章予以評述。此為第八篇。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系列

第一篇:習近平為什麼拒絕同特朗普簽協議

第二篇:劉鶴訪美簽協議 特朗普何以破例訪華

第三篇:魔鬼在細節:兩國表述與宣傳的差異

第四篇:歷時22月終簽署 中國的「小輸」就是「大贏」

第五篇:雄鷹沉醉 睡獅覺醒

第六篇:北京觀察:這不是中國的「城下之盟」

第七篇:中國放開金融「國門」 保衛陣地仍需堅守初心

第八篇:從毛時代到習時代 中美如何相互妥協

第九篇:30年今非昔比:中美談判對峙史

第十篇:第二階段協議怎麼談?

第十一篇:罵得不好 中國完全可以不聽

隨着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簽署,中美貿易戰進入階段性休戰。這份協議是中美雙方都能接受,而非單邊勝利的妥協方案。歷史是一面鏡子,近半個世紀以來,中美關係糾紛不斷,來之不易,最重要的原則便是中美雙方的妥協。

中共建政後被迫選邊蘇聯,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後來又與蘇聯反目,同時與「美帝」與「蘇修」為敵。1960年代末中蘇對抗走到戰爭邊緣,而在這時,美國在美蘇爭霸中開始落後,美國也嗅到了與中國緩和關係的契機。尼克遜(Richard Nixon)總統力主拋開意識形態,「聯中制蘇」。1971年,毛澤東審時度勢,發起乒乓外交,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訪華,中國在一眾亞非拉國家以及美國的默許下重返聯合國。1972年尼克遜訪華,中美乃結束敵對關係,實現和解。

又過了數年,美國接受毛澤東提出的「撤軍、斷交、廢約」的建交條件,中美於1979年元旦建交。在建交談判過程中,中美在台灣問題上分歧嚴重,鄧小平的務實給談判帶來最後突破:同意建交時美國單方面發表「希望台灣問題和平解決」的聲明而不予反駁;同意建交後美台保持經濟、文化關係;同意《美台共同防禦條約》根據條約中的條款「終止」,而不是「廢除」;同意建交後再談美國對台軍售問題。

中美建交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啟動和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而改革開放也為中美關係提供了重要保障和發展動力。中美建交後不到一個月鄧小平訪美,中美進入蜜月期。

1989年六四事件後,中美關係急轉直下,瀕臨破裂。在危機時刻,鄧小平指導和幫助江澤民處理中美關係,使之轉危為安。而與鄧有私交的美國總統老布殊(George Bush)也不斷對中國釋出極大善意並展現耐心,幫助鄧小平渡過難關。

江澤民堅持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戰略,即便在中國遭遇「四大恨」(銀河號、台海危機、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南海撞機事件)時,克制處理,鬥而不破,既堅持原則,又不失靈活。

2001年「9·11」事件後,江澤民頂住保守派的「反美」壓力,全力支持美國反恐戰爭。中美關係迅速走出南海撞機的陰影,中國被美國長期視為朋友,贏得戰略機遇期。也就在這時,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贏得更加良好的國際環境,有力促進對外開放。

胡錦濤的十年基本上是江澤民時代的延續。入世後,中國以年均超過10%的高增長,迅速在經濟上大步趕超西方列強,GDP總量在2008年超過德國,2011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如何相處,不僅關乎雙邊,更關乎全人類。傳統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猜疑、對抗、衝突的關係模式顯然不適合中美。因此,中國提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設想,主張中美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但美國一直沒有接受這一設想。

2019年元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互致賀信慶祝兩國建交40周年時指出,中美雙方應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與原先表述「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相比,「新型大國」四個字沒有了。國際關係學者倪世雄教授認為,不提「新型大國」這一調整是積極的,有利於緩和中美兩國關係的緊張狀態,回到合作共贏的正常軌道。

梳理這段歷史不難發現,近半個世紀以來,中美關係從和解合作走向競爭共處。從毛澤東到習近平,中國歷任領導人在處理中美關係時,都是既堅持原則,又在解決糾紛中採取靈活策略;既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又努力改善中美關係。

在另一方,美國領導人處理中美糾紛時也是如此,美國對中國也有妥協與需求。比如中美關係正常化和建交時期的「聯中制蘇」,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美國請求中國支持美債。這次貿易戰期間,美國由漫天開價變為最終接受中國按自身步伐推進改革,這更是一種妥協。

鄧小平曾說:「凡是與美國搞好關係的國家都富了。」習近平也說:「有一千個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由於中美兩國在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核心利益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再加上「老二與老大」的結構性矛盾,可以預料,中美關係今後仍將面臨不少糾紛。外交是妥協的藝術,中美都輸不起,雙方應像過去一樣,糾紛發生時妥善處理,避免走向對抗,這對中美關係的發展來說是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