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在東盟提20多項新倡議:被隱藏的政治路線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中國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11月4日晚在泰國曼谷出席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當日下午他還出席第14屆東亞峰會,11月3日他出席第22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並就中國政策進行了演講。

李克強在演講中提出20多項新的合作倡議。「中國願」、「中國將」、「中國和東盟國家應該」等詞彙遍布整個演講。這並不是李克強第一次在中國東盟系列峰會上發表演講,2013年以來李克強發表了七份相關演講。

縱觀李克強的這七份演講不難發現,目前中國的東盟政策,走過了一段彎路之後,開始繞過彎路,直抵坦途。

李克強此次演講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顧中國與東盟政治互信、利益融合、人文互動方面的合作成績,第二部分是就中國東盟共同體提出六個部分的意見,第三是就南海問題提出四點意見。

李克強11月4日在曼谷會晤了美國代表團,美國代表團成員包括國安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以及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路透社)

歷數李克強的20多項新倡議和三個部分的演講,可以看到大多數是經濟發展方面的倡議,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經貿合作、交通運輸、城市合作、人文交流等等方面。政治方面,在第一部分的政治互信中,李克強稱,「中國和東盟國家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秉持睦鄰友好、求同存異,都主張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爭議。中國在對話夥伴中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公開表示願同東盟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我們簽署並致力於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並不斷取得新進展。今天,東亞能成為一片遠離戰亂紛擾的和平綠洲和世界經濟三大板塊之一,離不開中國和東盟的共同努力」。

在第二部分的六大板塊建議中,第一是深入對接發展規劃。指的是「應根據《2030年願景》設立的目標,儘早啟動制定第四份行動計劃(2021-2025)」,「中方願同東盟加快推進現有經濟走廊和中泰鐵路、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運輸通道建設,加強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電力和通訊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第五才是堅持互尊互信,不斷深化安全合作。而安全合作方面提到的則是聯合軍演、防務部門直通電話等。

李克強全篇演講大談特談的是發展,是經濟規劃,是具體合作事宜。政治色彩非常淡。

當地時間11月2日晚,李克強(右)乘專機抵達曼谷素萬那普機場,泰國副總理頌奇(左)率政府高級官員到機場迎接。(新華社)

這和以往李克強的演講並不相同。2013年李克強第一次在東盟發表演講時曾提出兩條政治共識和七個領域的合作設想,也就是「2+7合作框架」,當時七個領域合作中第一條就是積極探討簽署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2014年李克強在當年的演講中提出六大建議,第一條是協力規劃中國—東盟關係發展大戰略,包括中方願與東盟商談簽署「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

2015年李克強提出六個方面的建議,第一條是進一步加強中國—東盟合作發展機制化建設。包括中方將進一步加大對東盟欠發達國家無償援助力度,中方也願與東盟繼續就商籤「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保持溝通。

2016年,李克強在當年的演講中五個方面的建議,其中第二條是構建政治安全合作新平台。中方願儘早同東盟國家商籤「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雙方長期友好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中國支持東盟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的努力,如東盟方願與各有核國分別簽訂《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中方願首先簽署。

當地時間11月3日上午,李克強在泰國曼谷出席第22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新華社)

2017年,李克強在演講中提出五大建議,第一是共同規劃中國—東盟關係發展願景,將「2+7合作框架」升級為「3+X合作框架」,構建以政治安全、經貿、人文交流三大支柱為主線、多領域合作為支撐的合作新框架。第二是促進「一帶一路」倡議同東盟發展規劃對接,第三是穩步加強雙方政治安全合作,這個層次提到的政治安全合作僅僅是司法和打擊跨國犯罪、反恐、網絡安全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反腐敗合作、海上聯合演習桌面推演等。

2018年李克強演講提出五點建議,其中拓展安全合作放在了最後,提到的是海上聯合演習、防務部門直通熱線、探討在東盟建立救災物資儲備庫。

通過回顧李克強過去的演講內容可以看出,政治安全合作在演講中被提及的次數和比重有所下降,李克強更多提到的是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簽訂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以及簽訂《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這些事近年來並未再重點提及過。

中國在2013年至2017年非常重視政治安全合作,而到了2017年至2019年中國的東盟外交政策明顯有了調整。配合「一帶一路」的推進,經濟外交佔據最重要的位置。

當地時間11月3日,李克強同東盟各國領導人合影,左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右為泰國總理巴育。 (路透社)

中國倡議的中國東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面臨諸多問題,短期內很難簽署,中國和東盟的政治關係絕非想象中那麼容易向前推進。中國和東盟雖然是鄰國,更多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另外一個地區巨頭之間的合作。中國曾經與俄羅斯、巴基斯坦簽訂睦鄰友好合作,後者同中國的關係幾近盟友。隨着中美矛盾日益成為當今世界最主要的矛盾,以及東盟作為一個整體經濟體量越來越居於世界前列,東盟很難僅僅以中國鄰國的身份立足。它必須考慮中美關係的複雜性的問題。東盟在政治上很難向中國靠太近,最起碼在姿態上是拒絕站隊中國的。

北京強調同東盟的政治安全合作,但一段時間內收效甚微。以往東盟在政治上依靠美國在經濟上依靠中國,根據過去幾年的經驗發現,東盟迅速調整了自己的角色,放棄了在政治和軍事上仰賴美國支持在南海挑戰中國的策略,迅速轉為在中美之間中立。中國和東盟的關係本質上在過去幾年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美關係的格局不變,東盟很難在短時間內調整同中國的政治距離。

北京在2017年後隱藏了呼籲同東盟進行政治合作的倡議,強調進一步加強經濟合作。這是繼續以經濟利益共同體向前邁進的方法。

北京雖然早就是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但是現在這種經濟合作不僅僅是進行貿易,通過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人工智能領域等諸多領域的合作,北京意在打造中國和東盟真正的經濟共同體。

真正的命運共同體不僅僅包括政治安全合作,更為重要的是有經濟利益共同體作為基礎。北京並不是要放棄同東盟的政治合作,而是重新規劃了抵達政治合作目標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