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希澤回應中國白皮書 坐實美國不平等施壓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中國政府6月2日發佈《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之後的第2天,也就是北京時間6月3日,美國貿易辦公室專門就此發表聲明,再次強調了美國之前的立場。與其說這是美國回應中國白皮書的一篇聲明,還不如說是美國對自己立場的自圓其說,間接證實中國政府對美國的指控。聲明也有很多邏輯上的問題,這些問題一直伴隨中美貿易談判始終。

相比中國8,000多字的白皮書內容,美國聲明(以下簡稱「聲明」)很簡短,只有5小段。中國白皮書引述很多數據和案例,駁斥美國立場的同時,也表明的自己的立場,並再次強調了開放對話的初衷。但是,美方聲明完全處於辯護性的說明,更沒有提到通過「公平」談判解決問題。

聲明把美國再次包裝為「受害者」,再次攻擊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但對自己在貿易談判中的「不公平」隻字不提。

聲明「越描越黑」

聲明第一段說,中國白皮書就是一種「指責遊戲」(blame game),歪曲了兩國貿易談判的性質和歷史。

而事實上,是美國事先通過各種輿論公關,把反水的帽子扣給中國。從特朗普一條威脅加關稅的推文開始,伴隨而來的則是白宮幕僚通過媒體釋放的各種攻擊中國的信息,再加上媒體的拱火,特朗普政府單方面將貿易談判崩潰的責任推給了中國政府。

萊特希澤在貿易談判中的強硬、不妥協姿態是雙方談判破裂的原因之一(視覺中國)

聲明第二段開始講貿易戰的「歷史」,其時就是特朗普根據國內調查和相關法律,單方面發起貿易戰的「緣由」以及「借口」。比如,聲明提到,中國的強制性技術轉讓、中國未能保護美國知識產權、對美國企業的網絡攻擊和竊取商業及貿易機密等,這些不公平的貿易行為讓美國每年損失數十億美元。

但這些問題並不是中國白皮書迴避的問題,也不是中國拒絕談判的議題。所以,美國從己方角度強調這些貿易戰的「借口」,絲毫沒有新意。

聲明第三段又出現了美國的一個霸道邏輯,即中國不應該反制美國。原句是:「作為回應,中國並沒有選擇合作,和美國建設性解決我們的關切,而是變本加厲,對美國對華出口商品施以不公正的關稅報復,美國隨後以追加關稅作為回應」。

這等於承認美國一直堅持打一場不公平的貿易戰,開展不公平的貿易談判。

聲明第四段才提到2018年12月阿根廷「習特會」啟動的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分別牽頭負責的貿易談判,說:「在談判圍繞重要議題即將收尾時,中國背棄了之前已經達成一致條款。作為對中國反悔的回應,美國才重啟了對中國的關稅懲罰」。

該段提到的90天寬限期和推遲對華加征關稅,聽上去似乎是美國夠「寬容」,非常「重視談判」,但實際上這都是美國施壓和勒索中國的手段。

最後一段第一句再次強調「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歷史」,然後說:「美國的談判立場一直沒變,而是中國打了退堂鼓。問題之一就是執行機制的問題,說基於中國過去未能兌現承諾的記錄,美國有必要堅持協議執行力的立場。但這並不對中國主權構成威脅。相反,這類議題的討論是任何一種貿易協議常見的內容,也是為了解決長期造成貿易赤字的系統性問題」。

以上可以看出,美國聲明存在三個方面的邏輯問題或認識誤區。

第一,中國是問題的起源。

邏輯起點是錯誤的,其得出的結論自然也不能成立。在這一聲明中,美國又把中國定為是貿易威脅,或貿易爭端的「始作俑者」,本身就是不恰當的。這一起點的錯誤,自然會導致它之後的說法很難自圓其說。聲明不但把貿易戰起因單方面指向中國,而且還把貿易談判失敗的問題根源歸因於中國。

發佈白皮書是中國開始輿論及贸易反擊的其中一步(新華社)

第二,認為中國不會兌現承諾。

這是貿易談判中執行機制的問題,完全源於美國一廂情願的理解。聲明最後一段第一句再次強調「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歷史」,然後說美國的談判立場一直「沒變」,而是中國打了「退堂鼓」。問題之一就是執行機制的問題。聲明給出的理由是:基於中國過去未能兌現承諾的記錄,美國有必要堅持協議執行力的立場。

聲明強調這一點,再次證明美國始終是以一種狐疑的態度和中國談判。

聲明最後一段提到的可執行承諾,的確是任何貿易談判常見的內容,但聲明避而不談的是,美國的這種協議談判是一種不公平的貿易談判。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已經明確表示,只希望達成一個有利於美國的貿易協議。既然是不公平的,中國有何理由相信美國並兌現強加給中國的不公正條款呢?

第三,否認威脅中國主權。

最後一段是典型的美方自說自話。既然特朗普想要的是一個對中國不公平的貿易協議,那麼這還是美國在聲明中所強調的「任何貿易談判」嗎?事實上,美國整個聲明都在強調中國貿易行為或政策何等「不公平」,但對美國在談判中所堅持的「不公正」和「不公平」則隻字不提。

從把貿易戰和華為禁令捆綁來看,特朗普及其幕僚一直借國家安全勒索中國,目的就是為了和中國展開經濟及科技博弈。而且,貿易戰伊始,特朗普通過聯合國大會等場合,多次強調了美國外交、軍事及經濟主權的重要性。打貿易戰並贏得貿易戰,對於特朗普來說,不光是贏回尊嚴,更重要也是贏回經濟主權或貿易主導權。至少這是一些極端保守派的訴求。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又將中國定為成美國戰略對手、甚至國安威脅,就是把中國視為經濟和科技威脅。其身邊的鷹派幕僚之前的有些提議,就是讓中國改變經濟制度,甚至強壓中國改變法律。他們甚至「干涉」盟邦決策,希望盟邦也放棄和封堵中國企業華為。這實際上都是美國干涉別國內政的行為。美國已經習慣於這種行為,自然不會承認它也在威脅中國的經濟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