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過招兩回合 白宮傾向「袋住先」
先北京,後華盛頓,中美貿易談判兩回合後,中國副總理劉鶴和美國財長姆努欽各自宣布,貿易戰不會開打。從共同聲明和與會代表的言論來看,雖然部份結構問題懸而未決,但白宮已經有意「袋住先」。
雖然美國4月公布對華關稅清單,但白宮早已表明最快也要到6月才實施,換言之有機會透過談判而鳴金收兵。財金五大官員先在5月3日訪問中國北京,兩星期後中國副總理、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劉鶴訪問美國華盛頓,一來一回已經兩個回合。
對於談判進展,中美均顯得低調,外界只得從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社交媒體的一幀照片一窺中美碰頭場面。劉鶴星期六(5月19日)啟程回國前,高調公布中美同意不打貿易戰,市場初步只半信半疑,加上總統特朗普不哼半句,無從得知白宮態度如何。
美國財長:暫擱開徵關稅
叫市場放心——但同時叫部份人擔憂——的是,姆努欽在星期日(5月20日)接受霍士電視台訪問,確認中美談判已經取得成果,特別是中國增購美國貨,商務部部長羅斯(Wilbur Ross)將會到北京跟進安排。
我們會即刻跟進此事,羅斯會出發,決心推動農業,期望今年可增加出口35%至40%。能源方面,他們會加倍增購。我猜,未來三至五年能源買賣可達500億、600億美元一年。以策略來說,這對我們、對他們都非常重要。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日前向傳媒提及的2000億美元增購額,既不見於中美共同聲明,姆努欽亦三緘其口。「我們有具體數字,但我不打算公開。每個產業的數字不同。」
至於劉鶴搶先宣布的貿易戰鳴金收兵,姆努欽亦大致確認。
我們會暫擱貿易戰。現在,我們同意將關稅暫擱,嘗試落實共識框架。
美國貿易代表:結構必須改變
姆努欽的語調之所以引起憂慮,因為部份人認為兩輪談判後,中國讓步未見多。例如《華盛頓郵報》經濟記者希瑟朗(Heather Long)指出,中國本來就有理由要增購美國貨品,聯合聲明中亦沒有承諾具體數字,白宮僅此而鳴金收兵、擱置關稅生效,總統特朗普儼如打敗仗。
誰勝誰負之說,固然沾上情緒色彩,視中美貿易如你死我亡的博弈。但美國疑華派點出的憂慮,亦非沒有道理,在姆努欽接受訪問的同一天,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發表聲明,展示出截然不同的態度。
萊特希澤同樣有份與劉鶴會面,而且正是他的部門完成301調查,指控中國以不當手段侵犯美國知識產權。這名財金大將指出,在落實中美談判共識的同時,亦必須保障科技產業。「美國可以用所有法律途徑,透過關稅、投資限制和出口規定,保障我們的科技產業。切實的結構改變是必須的。這關乎美國未來數以千萬計的就業機會。」
要中國開放市場、讓美國出口更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得多的是解決強制技術轉移、網絡竊盜,和保障我們的創新科技。
對於知識產權,中美聯合聲明只提及中國加強推動《專利法》等法律修訂,似乎對於萊特希澤而言說服力未足。有美國貿易官員向《華爾街日報》解畫,貿易代表與財長其實站在同一陣線,萊特希澤發表聲明之前,亦有通知財長姆努欽和總統特朗普。
克林頓年代曾在貿易代表工作的約翰遜(C. Donald Johnson)坦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副總理劉鶴的立場清晰,反倒是美國一方混亂,不利於貿易談判。
貿易壁壘與科技產業仍未談
不論如何,白宮雖然採取了「袋住先」立場,宣布暫擱開徵關稅,但要真正消弭中美分歧,接下來最少還有三大工作。
首先,是中國增購美貨的詳情。商務部部長羅斯會再度訪華,預料他將會主力談判哪些貨品、購額多少等問題。若能成事,相信可在中期選舉前穩定特朗普和共和黨的票倉。但羅斯之行仍未公布日期,會否有其他財金官員同行亦屬未知。
其次,是中國貿易壁壘。除了數字上的貿易逆差之外,真正影響中美關係的還有總統特朗普口中的「不公平」貿易,包括中國所有貨品的加權關稅是3.5%,高於美國、英國和歐盟的1.6%。白宮顧問庫德洛在訪問中聲稱,中國提出結構改革,降低關稅和其他壁壘。到底會如何成事,相信要看白宮怎樣爭取。
最後,是萊特希澤最關心的知識產權。白宮一方面希望美國科技企業在中國做生意不用再五五合資,保留自主權及商業機密。另一方面,財長姆努欽在星期一(5月21日)會向總統特朗普匯報,要否限制中資企業併購美國科技公司,確保美國科技產權不會外流到中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要斟酌的包括如何定義中國企業,還有哪種併購才要限制等。
除了羅斯訪美,中國外長王毅據報亦會訪問美國,商討如何放寬白宮對中興通訊的制裁。由此可推斷,雖然兩個回合之後大有和勢,但未談妥的暗湧亦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