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揚言接管加沙 不止一場國際政治鬧劇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提出「美國將接管並長期擁有加沙地帶」,並建議將180萬巴勒斯坦人強制遷移至埃及、約旦等鄰國。這一言論在國際社會掀起軒然大波。
巴勒斯坦各派別哈馬斯、法塔赫及巴解組織罕見一致發聲,強調加沙是「巴勒斯坦不可分割的領土」,任何驅逐計劃都將引發「地區混亂與緊張」。沙特、埃及、約旦等關鍵阿拉伯國家明確拒絕配合特朗普的遷移計劃。英法德歐盟都強調兩國方案,沒有呼應特朗普的提議。
其中英國首相施紀賢強調必須允許巴勒斯坦人返回加沙重建家園。法國外交部指出強制遷移加沙巴勒斯坦人嚴重違反國際法,加沙未來不應被第三國控制。德外長也強調加沙屬於巴勒斯坦人,驅逐行為不可接受。
不少聲音直接指出特朗普的提議違反多項國際法。首先是領土主權原則:加沙地帶被聯合國視為巴勒斯坦領土,美國無權通過軍事或經濟手段「接管」。其次是禁止強迫遷移原則根據《日內瓦公約》,佔領方不得強制遷移被佔領土居民,否則構成戰爭罪。第三是自決權。巴勒斯坦人有權決定自身命運,而非被外部強權「安排」。
更為重要的是,自1993年《奧斯陸協議》簽署以來,「兩國方案」始終是國際共識,而特朗普的「接管」計劃徹底背離這一框架,試圖以單邊行動替代多邊協商,完全是逆潮流而動。
即便拋開道德與法律爭議,特朗普的計劃在操作層面近乎天方夜譚,這是一場註定失敗的政治豪賭。
資金方面,沙重建需上千億美元,特朗普幻想由「富國出資」,但沙特、阿聯酋等國已明確拒絕為驅逐計劃買單。 安全上來看,美軍若進駐加沙,將直接捲入以巴衝突漩渦,重蹈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的覆轍。 且不說美國國內民主黨力主收縮在中東的軍事投入,共和黨內部對派兵加沙的質疑聲也不斷。特朗普一方面聲稱要和平不要戰爭,一方面又推出可能將美國拖入戰爭泥潭的爭議政策。本身是自相矛盾的。
為什麼這樣一個違背特朗普自身政策信條,引發美國國內爭議國際非議,對美國國際形象和信譽造成沉重打擊的政策會被宣佈?
特朗普聲稱要將加沙打造成「中東的里維埃拉(Riviera)」,甚至提議通過美軍介入「清理」土地並開發房地產項目。這是將地緣政治問題簡化為房地產交易帶來的結果嗎?這只是對巴勒斯坦人歷史與生存權的漠視這麼簡單嗎?
將購買格陵蘭、吞併加拿大、收回巴拿馬運河這些事件作為背景下審視接管加沙,這並非特朗普的信口開河。特朗普對殖民主義的復興不容小覷。這才將是真正的國際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