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新政「亂中有序」? 班農的「槍口速度」戰略

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不足三週,美國國內、國外的觀察家幾乎每日都處於震驚的心理狀態之中。在這段時間內隨便找一個日子,特朗普自己又或者獲他支持放手大幹一場的馬斯克(Elon Musk)都會做出一些離經叛道,甚至是被質疑違法的言行,然後過兩天後,原本提出的政策又可能會出現180度的扭轉或被攔阻下來的情況。
內外政策大亂局
例如,在2月4日特朗普才剛說過要讓加沙人「永久」搬離加沙並由美國接管當地之後,5日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就稱特朗普只是想埃及和約旦「暫時」收容加沙人,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也將特朗普的提議包裝成一個重建計劃,重建之後會讓巴勒斯坦人回去。
又例如,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OMB)上周突然發布指示凍結每年總額高達3萬億美元的聯邦政府資助,其適用範圍不明一時引起大亂,更迅速被法院叫停,兩天後OMB就轉軚收回指示,但萊維特卻似乎是想為特朗普挽回面子,稱「指示」是收回了,但「凍結資助」依然有效,讓外界不明所以。
再例如,在剛剛過去的周末,負責對外援助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突然被關閉,其網站也下架了,馬斯克稱該署為「犯罪組織」、特朗普己同意廢除該署,但魯比奧隨後卻突然變成了國際開發署的代理署長,而全球的開際開發署僱員也被勒令停工--雖然特朗普已簽署行政命令叫停對外援助90天,但國際開發署由國會立法創立,並不能由總統一聲令下廢除。
另一個明顯例子,則是特朗普的關稅轉軚。
本來他威脅要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實施25%關稅,聲言兩國在關稅來臨的日子之前沒有任何行動能阻止他落實關稅的決定,然而關稅的命令發布之後,特朗普2月3日(關稅實施前一天)眼見股市下挫,就同墨西哥總統欣鮑姆(Claudia Sheinbaum)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接連通電話,然後暫緩關稅暫施30天,換來的只是加拿大早已通過的13億加元邊境安全撥款、任命一個「芬太尼沙皇」的虛職,以至墨西哥向美墨邊境派出一萬名國民警衛隊阻止移民和毒品流出(以及美國槍支流入)--類似的做法2019年、2021年都實施過。
其他震驚觀察者的特朗普/馬斯克行動多不勝數: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FBI)的官員被清掃(特別針對處理過2021年1月6日國會暴亂案的人),《華爾街日報》2月5日就報道指類似行動已造成FBI大亂;
馬斯克及其體制外的下屬得到了財政部管控聯邦政府近九成支出(超過5萬億美元)的系統存取權,不止得到了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個人資料,還讓馬斯克取得了聯邦政府採購的資訊(按:其屬下企業有非常多的政府生意);
白宮聯邦人事管理局(OPM)也由馬斯克入主操控,上周該局就用馬斯克購買Twitter(今稱X)後大炒僱員的同一電郵標題向200萬聯邦政府人員發出自願提前離職電郵,承諾如果他們選擇離職將發薪至本年9月,但國會並沒有為此通過撥款……
特朗普「踩法律界線」的行動也同樣多不勝數:他一上任暫緩TikTok禁令75天的行政命令本質上就是拒絕執行法律;他暫緩對外援助的決定則有可能違反《控制扣押法》(Impoundment Control Act,用以限制總統扣起國會撥款不用);他一舉抄了聯邦政府各部門負責內部調查的17名監察長(inspector general),完全沒有理會要提前30天通知國會並向國會解釋的法律;他剛上任以行政命令方式推翻在美出生公民權的憲法保障,被共和黨前總統列根任命的聯邦法官批為「公然違憲」而叫停……
特朗普上任不單三周的行政命令數目,已經超過拜登上任100日的總數。其造成的混亂和驚嚇程度比2017年首屆任期有過之而無不及。
混亂是故意的?
而媒體的監督也趕不上特朗普的施政迅速。例如,馬斯克獲得財政部支付系統存取權的爭議剛剛爆出不久,媒體的焦點已被迫轉投美國國際發展署被非法關停的事情上。而特朗普加墨關稅轉軚、對華加徵10%關稅本來應該是本周的美國最大外交新聞,但他隨後針對加沙的疑似「種族清洗」主張,一下子就讓整個國際社會轉移了視線。
今天特朗普2.0新政各種政策亂出、不斷以言行製造爭議的趨向,也許是特朗普2016年競選軍師、前總統高級顧問班農(Steve Bannon)的政治戰略實踐。
班農一早就留意到,媒體和人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要成功落實具爭議性的政策,最好就是不斷製造新的混亂和新的爭議,使人們失去焦點。
在2019年的一場訪問(以下)中,班農已把這套戰略說得清楚:「在野黨就是媒體。而媒體只能——因為他們既愚蠢又懶惰——一次專注在一件事。他們主要只會聚焦在『賽馬式報導』:誰進誰出、權力版圖變動,就像高中飯堂裏誰是風雲人物一樣,懂嗎?
我說,我們只需發動『信息淹沒戰術』(flood the zone)。每天搞出三件事給他們,他們只能咬住其中一件,而我們就能趁機完成所有事情,一舉搞定。這幫人永遠——永遠無法招架。但關鍵在於『槍口速度』(muzzle velocity)——攻勢必須同時發動、持續重擊、毫不間斷......」
今日特朗普正在採行的,很可能就是這種「槍口速度」戰略。無論是美國民主黨、自由派媒體,還是全球各國、國際組織和外交觀察者,對此暫時也無所適從。
箇中關鍵在於,在特朗普政府搞起的各種混亂和爭議之中,到底哪些是他們認真想要實施的政策、哪些是掩眼法?要看清楚非常困難。從機會主義的角度來看,甚至有可能連特朗普本人也沒有預先想清楚,一切決定皆是在故意製造的混亂之中的投機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