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臨將震撼歐洲 德國「交通燈」政府倒台來得合時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11月6日,德國最大的政治新聞當然不是德國政治而是美國政治,陽光剛出來不久,大西洋彼岸就傳來了特朗普(Donald Trump)贏得總統選舉的消息,無論是其全球大加關稅的政策、施壓烏克蘭求和的路向,以至對北約的質疑,都將會對歐洲、德國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然而,正在等着德國人的是德國國內的另一場政治地震。

當天早上,執政聯盟政府三巨頭--社民黨(SPD)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綠黨副總理哈貝克(Robert Habeck)和自民黨(FDP)財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舉行危機會議。談的不是特朗普當選,而是如何調和這分別以紅、綠、黃三色為代表的聯盟政黨在下周即將要通過的預算上的分歧。如果三方不能談成預算,倒台機會極大。

原本,人們預期如果11月5日的美國大選由特朗普勝出,為了確保歐洲政局不會出現不確定性,朔爾茨還是會努力維持「交通燈」三黨聯盟政府,直至原來於來年9月舉行的大選為止。

11月6日,執政聯盟政府三巨頭--社民黨(SPD)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中)、綠黨副總理哈貝克(Robert Habeck,左)和自民黨(FDP)財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背着鏡頭)--舉行危機會議。(Reuters)

可是,到6日晚上,平日滿口官腔的朔爾茨卻公開炒掉了林德納,並大罵他「是個完全不能理解的自利主義者」「不負責任」「只顧他自己政黨的短暫生存」。朔爾茨政府由此就失去了執政所需的國會多數。

在德國的體制中,朔爾茨還能以少數派政府的方式執政,但下周必需通過的預算案大概通過無望。朔爾茨似乎還想「謀定而後動」,將國會不信任投票的時間訂於來年1月,並等到3月才進行大選。

由於目前社民黨、綠黨、自民黨都民望低落,三黨加起來都及不上在野基民盟-基社盟聯盟(CDU-CSU),朔爾茨恐怕是想給自己多一兩個月時間去嘗試挽回民望。

苟且殘存的聯盟

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本來就不是執政的天作之合。社民黨着重社會福利保障,綠黨注重氣候政策,自民黨傾向支持保留燃油車且反對政府舉債增加開支;相反,社民黨和綠黨都希望透過政府補助來推動新能源、半導體等產業的發展。

11月7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向原財長林德納送交其免職證明。(Reuters)

本來,經過16年非常謹慎的默克爾(Angela Merkel)執政,人民眼見德國鐵路等公共服務因長期欠缺投資而變成歷久不衰的笑話主題,對於這個「交通燈」聯盟政府頗具期待。然而,2022年2月,新政府上台還不足3個月,俄烏戰爭爆發,通去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德國馬上陷入能源危機之中,而加大德國軍事開支也變成了另一重要政策項目,打亂了原來朔爾茨的計劃。

俄烏戰爭的成本和產業政策的開支,本來就將揭穿聯盟政府的內部矛盾,特別是自民黨對於德國憲法2009年以來所謂「黑色零」(schwarze Null)的堅持。該條款規定德國政府的結構性赤字不能超過GDP的0.35%,大大局限了德國政府的財政空間(按:不少分析都認為,默克爾任期緊從「黑色零」導致德國錯過了在低息環境借貸投資未來的機會)。

幸運的是,「黑色零」的規限可以緊急狀態繞過,德國在新冠疫情來臨之際就以緊急狀態的方式加大開支。為了一方面滿足社民黨和綠黨的投資計劃,另一方面又滿足自民黨的「守財」傾向,朔爾茨的聯盟政府其後就將疫情留下來的600萬歐元資金改作其他用途。

可是,德國憲法法院2023年11月卻判決這種改用途的預算違反憲法中的「黑色零」條款。自始,「交通燈」聯盟政府就爭吵不斷。社民黨和綠黨希望暫停「黑色零」的限制來加大國防投資、援助烏克蘭,並加大氣候、產業和基建投資;自民黨卻堅決不從。

默克爾出版回憶錄,英文版2024年11月26日上市。(Amazon)

民望插水、經濟跑輸G7

三黨聯盟內部不和已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三黨民望持續插水,無論是在本年的歐洲議會選舉,還是德國幾個州的地方選舉中,三黨表現都強差人意。相較之下,極右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以及2024年才成立的左翼、反移民、反美、親俄「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Bündnis Sahra Wagenknecht,BSW)卻驚人崛起。最近的一個民調就顯示,只有14%人對「交通燈」聯盟政府還有信心。

德國本來是援助烏克蘭的大戶,其援烏金額只少於美國、歐盟,但在預算爭執之中,朔爾茨政府已經把來年援烏金額減半。朔爾茨本來在歐洲層面已沒有主動擔當起領導者的角色,這種為了國內政治問題而向烏克蘭開刀的做法更使其他歐洲國家對德國愈加離心離德。

更為嚴重的是,俄烏戰爭推高德國能源價格暴露了德國產業對廉價能源的依賴,如今其倚重能源消耗的製造業生產量已比戰前大減15%。同一時間,以往德國的出口優勢商品已逐漸失去優勢,特別是在汽車和機械方面。德國車廠更是追不上電動車的潮流。大眾汽車(Volkswagen)正在考慮史上首次關停其中一家德國工廠。

11月6日, 大眾汽車工人上街示威要求加薪。(Reuters)

德國在疫情之後已經成為了G7國家中增長最慢的國家,亦低於歐元區水平。根據最新的預估,德國本年經濟前景由增長0.3%變成收縮0.2%。德國將陷入20多年來未見的持續兩年衰退之中。

這也影響到德國政府對來年政府收入的估算,導致財政空洞增大,加劇三聯就預算問題的爭執。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聯盟政府當然難以維持。特別是,自民黨的支持度長期跌至進入國會的5%門檻之下,林德納為了鞏固其選民基本盤,只能不斷和他的社民黨、綠黨聯政同盟唱反調。他的公開發言幾乎都是以在野反對派的方角出發去批評政府的。10月底,朔爾茨、哈貝克等人主持產業峰會,林德納就在同一天自行搞一個商業會議來打對台。對於社民黨和綠黨的增加開支主張,林德納更是擺出了毫不退讓的姿態,直接要求一邊減開支、一邊減稅,甚至要求押後德國的減排目標。

以往喜歡「以和為貴」的朔爾茨最終都忍不住,決定與林德納割席,直接拉倒政府。

此刻德國政府倒台,其實來得合時,不過最好是能夠加速推進。

德國亟需一個新開始

特朗普來年1月20日上台,無論如何都會對歐洲的經濟、地緣政治、安全框架構成未知的衝擊。歐洲必需有一個有力的回應。朔爾茨的「交通燈」政府無論倒台與否,其實早已變成了跛腳鴨,也早已失去了執政的大方向,只是在苟且殘存。

2024年11月6日,美國佛羅里達州,圖為特朗普在西棕櫚灘出席晚會,他當晚宣布自己在2024年美國大選中獲勝。(Reuters)

與其等到來年3月再從容選舉,不如就像今天的基民盟主席默茨(Friedrich Merz)所要求的一般,在未來幾天馬上發動國會不信任票,趕在1月下旬大選。新政府有了民意授權,才能代表德國、歐洲同特朗普交手。

根據此刻的民調,基民盟-基社盟聯盟民望超過三成,將會成為第一大黨,下任總理很可能就是默茨。

在烏克蘭問題上,默茨雖然也是「援烏派」,卻顯示出有談判的空間。他支持德國向烏克蘭輸出射程較遠的金牛座(Taurus)空射巡航導彈,卻認為只要俄羅斯停止攻擊烏克蘭平民目標,德國也可繼續不向烏克蘭輸出此等武器。

基民盟主席默茨(Friedrich Merz),曾是默克爾的黨內政敵,如今卻幾乎是等着上台的下任德國總理。(Reuters)

在反對援烏的另類選擇黨和左翼BSW崛起之時,進行一場國會選舉,也能幫助德國政界尋找新的民意共識--到底德國以至歐洲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之下要如何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自處?

新的基民盟政府不一定能擺脫此刻朔爾茨三黨政府內部爭鬥不斷的尷尬局面。但從今天德國的形勢來看,任何一個新的開始也將會比現況為佳--特別是在大西洋彼岸的特朗普陰霾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