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峰會︱莫迪能否對華 「去風險化」? 印度局面內外尷尬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金磚峰會將於明日起(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羅斯喀山召開,中、印兩國相繼確定了最高領導人將訪問俄羅斯並出席峰會。自實控線問題以來,中印之間這幾年的高層互動非常有限,輿論非常關注中印領導人在峰會期間舉行會晤的可能性。
如果看印度媒體的輿論傾向可以看到,印度這邊十分期待,莫迪能在金磚峰會上見到中方領導人,而且還不能和去年一樣,只是舉行了簡短的場邊會晤,而是一次正式的雙邊會談,這樣討論問題才能更深入,釋放的外交信號也足夠有分量。

很多跡象表明,從莫迪的第三個任期開始,印度的對華政策開始出現微妙的調整。過去,印度在安全問題上對中國過度防範,已經對印度的經濟發展戰略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事實上,莫迪政府的「印度製造」願景,光靠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只能與中國加強相關合作,才有擁抱全球供應鏈的可能性。

習近平、普京與莫迪都會參與2023年7月4日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圖為2019年6月28日,3人出席日本大阪G20峰會時的合照(Reuters)

只不過莫迪政府不可能對現行的對華政策作出大幅度的回調,因為這存在一定的政治風險。這麼多年下來,不光是執政的印人黨,就連反對派國大黨,也對炒作中印實控線爭端形成了強烈的路徑依賴。而且渲染中印對抗,不僅是討好國內民粹情緒的最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印度與美國外交關係的「粘合劑」。無論美印關係有什麼齟齬,只要能搬出中國這尊「假想敵」,那麼雙方就能暫且把分歧拋在腦後。

此外,莫迪政府此前以安全關切為由,採取了各種措施,試圖削弱中國在印度的經濟影響力,思路和歐洲的「去風險化」是一致的。印度財政部去年的經濟報告曾建議,如果吸引到足夠的中國投資,能很大程度地提振印度製造業,最後通過出口提高其在國際供應鏈中的參與度,這一提議最後被莫迪政府否決。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莫迪政府現在即便想對中印關係釋放有限的積極信號。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題,究竟是務實地與中國開展合作,有效推動經濟發展,還是說繼續敵視中國,作為自己在安全問題上與西方討價還價的籌碼,這兩者究竟哪個是「魚」,哪個是「熊掌」,需要印度進行仔細的權衡。最理想的情況,自然是兩者兼顧,與中國既對立又合作,但這個平衡點,對於已經把賣弄強硬當成習慣的莫迪政府而言,不見得有多好找。

QUAD峰會: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和印度總理莫迪於2024年9月21日出席在美國特拉華州克萊蒙特舉行的四方安全會談(QUAD)領導人峰會。(Reuters)

印度過去的政治實踐已經充分表明,莫迪政府敵視中國的主要方式,除了拿實控線問題做文章,同時還在中印合作這塊施加了諸多不合理的限制。但印度在經貿上對中國的剛需又是客觀存在的,這也造就了現在對中印經濟安全關係「再平衡」聲音的抬頭,也推動莫迪政府在對華姿態上進行必要的調整。這就需要莫迪政府重新調整對中印經濟關係的立場,至少釋放出一些積極的務實信號。

無論是對立還是合作,對莫迪政府都有利可圖。而這種局面,看似很適合印度搞投機,實際上卻是不折不扣的地緣政治陷阱,如今莫迪政府反而是讓自己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局面。

但事實上,印度其實越來越明白自己的制肘。就在日前,上海合作組織(下稱上合)政府首腦理事會已經落幕,在最新發表的聯合公報中,提及「一帶一路」的部分,不出所料沒有出現印度的名字。在其他地方,文本開頭都是「各國代表團團長認為」,只有在「一帶一路」這邊,才列出了上合具體成員國的名字,唯獨沒有印度。

印巴衝突: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關係長期因克什米爾的主權爭議而變得緊張,不時發生衝突。圖為2013年8月7日,一名印度士兵在克什米爾本傑的印巴控制線附近站崗。(Reuters/file)

印度之所以一直與「一帶一路」保持距離,一個慣用的藉口,就是渲染中巴經濟走廊穿過巴控克什米爾,對印度構成了所謂的「地緣政治擔憂」。但我們也能看到,上合九國都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慣着印度,印度對「一帶一路」的消極態度,也不能阻止上合其他成員把支持「一帶一路」、加強地區合作的文本寫進聯合聲明中。

印度其實也清楚,自己要是在這個問題上固執己見,壞了上合的合作進程,那就不只是被上合集體孤立這麼簡單了。所以莫迪政府能做的,也只有讓自己的名字不出現在聯合公報裏,印度不願加入「一帶一路」,但卻不可能阻撓其他國家參與「一帶一路」。中方主導的「一帶一路」,已是上合多邊合作的重心與戰略方向,這一既定事實,印度同樣無力改變。

2020年11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在位於印巴邊境的隆瓦拉哨所與士兵共度排燈筤,並發表講話。(X@Narendra Modi)

這已經不是印度第一次對「一帶一路」合作表示抵觸態度,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之前我們「一帶一路」峰會開完,印度還是要出來彰顯存在感,說什麼「一帶一路不尊重印度」。但印度的矯情莫要說影響上合,也改變不了周邊的南亞小國的想法,現在它們都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與中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印度對「一帶一路」的消極抵制,最後反而是讓自己落入了中國的「環印度包圍圈」,這何嘗不是一種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