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 (04/24)
作者|釋仁
張岱年,字季同,別名宇同,原籍河北省獻縣,是中國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他長期從事哲學和哲學史的教學和學術研究,特別在中國哲學和中國哲學史研究有廣泛和深遠影響。1909年5月,張岱年生於一個北京的書香之家,父親張濂是清朝癸卯年(1903)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民國初年任眾議院議員。張岱年父親好黃老之學,對傳統醫學如《內經》也有研究。張岱年幼年時在獻縣鄉間入讀私塾,十歲時又回到北京上小學。
1928年,張岱年考入清華大學,不過當時清華大學規定學生必須接受軍事訓練,他對此非常反感,於是改考北平師範大學。1928年10月,張岱年順利考入北平師範大學的教育系學習。在大學期間,他發現自己原來對教育學興趣不大,反而對哲學有濃厚興趣。
在哲學研究方面,張岱年頗受其兄張申府影響。張申府也是中國著名的哲學家,畢業於北大數學系,後在北京大學的圖書館工作,與另一位學者李大釗是同事。在五四時間,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曾到訪中國,張申府把握機會譯介羅素的著作。張岱年受其兄影響,先後讀過羅素、摩爾(G. E. Moore)、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和博若德(C. D. Broad)的著作。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和列寧的著作在中國開始有了中譯本,張岱年對此也有研究過。1933年5月,在《大公報》的《世界思潮》副刊出現了一篇名為《論外界的實在》的哲學論文,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張岱年在此一時期的研究成果。編者在文章的後尾部分評論道「此篇析事論理,精闢絕倫」。據說熊十力在讀過這篇文章後,對張申府說張岱年的文章寫得不錯,希望能夠和他見面談談。其他著名學者金岳霖和馮友蘭對這篇文章亦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伯特蘭.羅素:積極介入政治的哲學家 (05/18)
1933年,他在師大畢業後,即受聘到清華大學哲學系任助教。1936年,他寫成了《中國哲學大綱》一書。抗日戰爭後爆發後,張岱年因為與學校的領導人失去聯繫,未能隨多數大學教職人員遷往南方躲避戰亂。張岱年因而選擇在家讀書,決不與日本人合作。抗戰勝利後,馮友蘭自雲南昆明寫信給張岱年,表示清華大學將回到北京復校,希望張岱年回到清華大學任教。1946年,他回到了清華大學哲學系任副教授,教授「哲學概論」、「中國哲學史」、「孔孟哲學」。1946年以後,投身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他甚至在1950年到人民大學聽由蘇聯學者講授的馬克思主義哲學。1952年,政府對全國高校作出調整,張岱年被調至北京大學任哲學系教授。1954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在1949年後首次重開「中國哲學史」一課,教授由漢至清的中國哲學。
張岱年於1936寫成的《中國哲學大綱》是中國哲學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影響。這部著作與一般哲學史書以人物或年代作中心的研究進路不同,這部著作以問題為中心,整理出中國哲學討論的主要問題,繼而分門別類地對不同的哲學問題作出闡釋。張岱年在書中指出,中國哲學有自己獨特的體系,層次和結構,中國哲學的主幹是宇宙論、致知論和人生論。宇宙論又可以分為本根論和大化論;人生論又可以分為天人關係論、人生理想論、人生問題論等等。張岱年指出中國哲學有自己一套的思想範疇,例如「氣」、「天」、「道」、「神」、「理」,亦有自己一套的問題要解決,例如性善性惡說和天人合一等問題。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